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父与子     
监狱。白发苍苍的他被领进一间房。房有两个门,院内有哨兵游弋,靠山墙亦有一小门,铁的,色很冷,锁很大。他知道,铁门通往牢房,他的独生儿子就关在隔壁的号子里。儿子原在省委工作,后来下海任了经理,没几年,就贪了几百万,原想潜逃出境,连证件都已办好,只可惜有人告密,没来得及,就束手就擒。死罪已定,马上就要执行了。他来和儿子见最后一面。他现在已离休。他是在离休前将儿子推上副处级的,为儿子日后荣升经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离休前是正厅级,老伴是副厅,两口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可惜儿子很现代,30岁了也不结婚,如此…  相似文献   

2.
(四)孩子三岁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这期间一直叫李大官。在给儿子起名字上他俩一直争个不休,李骆驼执意要给儿子起名叫李大官。他说没别的希望,就希望儿子将来能当大官,只要当个村长就行,他的理由很简单,也极其充分,官就是神,就是皇帝,就是享福之人。他说,你看哪个村长一年不搂个一两万,甚至五六万,村子再穷,老百姓再穷,他们也不会穷……咱就叫李大官吧,我 (接上期)这辈子是穷怕了,祖上冒的尽是浓烟,以后让他沾点官香吧。李骆驼对官的理解最直接最实际。他曾亲身体会过官的妙处。那年夏天,他刚买了一车烤烟…  相似文献   

3.
吴亮  赵东辉 《半月谈》2005,(4):6-37
孙海涛是四川广安市来福建晋江市打工的农民,去年他的儿子孙成旭到了上学年龄。按照晋江市的政策,孙海涛带着他的三证(暂住证、计生审核证、务工证)到教育部门给儿子办理了入学手续,儿子孙成旭被他打工单位附近的青阳街道晓聪小学招收。令孙海涛感到高兴的是,儿子要交的学杂费和本地户籍的孩子一样,这减轻了他的一个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4.
红湖 《民主与法制》2013,(29):53-55
旅居日本的易解放只有一个儿子,可13年前,这个唯一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了,弥留之际,他告诉妈妈一个遗愿:去内蒙古种树。儿子走后,易解放卖掉日本的房产,带着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和丈夫一起来到内蒙古库伦旗。在这里,易解放结识了牧民巴达尔一家,巴达尔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把家安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曾经长满了野山杏树。  相似文献   

5.
闻涛 《文明大观》2001,(8):23-25
2001年6月1日,在这个全世界儿童欢乐的节日里,记者却走进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不惑之年的张安子夫妇回忆起为救同学丧生水下的儿子,禁不住悲泪长流:“我的儿啊,他拿命救人,换来的却是冤仇呵!”而说起自家的房屋被法院判给了救人者的父母,张来万夫妇亦是泪水涟涟:“纵是张安子的儿子救了我的儿子,法院也不该把我的房屋判给他呀!”  相似文献   

6.
便衣警察     
村里绝大多数人姓牛,论辈份牛二也比较高,加上他长得老相,人们大多称呼他牛二爷。牛二爷说他儿子是警察,村里人都不信,有人甚至还以嘲笑的口气问他:“你说你儿子是警察,咋从没见他穿过警服?”十二爷一听这话就气,反问:“你说不是警察,那是什么?难道他还会骗人?”因为警察吃香,社会上也确有冒充警察行骗的人。但十二爷相信儿子阿兵不是那种人。阿兵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好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品学兼优,留在了京城。参加工作五年了,也只回过两次家,都是匆匆忙忙的。阿兵说是…  相似文献   

7.
八年前,他曾因抢劫脱逃被警方追捕;八年中,他组成了一个盗窃集团,在与警方苦苦周旋中,他和他的盗窃集团顶风作案 230起,盗窃总价值近百万元;他给他的犯罪集团成员配备了机械化作案工具,他自称“智能大盗”,自吹警察永远也抓不到他;在同伙归案后,他曾向警察叫嚣:“有能耐你们来抓我 !”在警方的追捕中,他始终没有间断地在警方的眼皮底下作案;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不断改变自己的住处,甚至不让同伙知道他的住址;他甚至让妻子与他假离婚,不让儿子当外人面叫他爸爸。   这天是 2000年 2月 28日,星期天,一个北方初春以来最…  相似文献   

8.
朋友,你是否相信读书可以丰富人生,改变人生呢?记得金庸说,他儿子当时在美国留学,在一次电话中与女友争吵起来,一时冲动就选择了自杀。后来金庸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如果请您给今天的年轻人一句期待,您说什么?”金庸说:“希望年轻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只要会读书,人生中遇上点挫折、不如意,都不会放在眼里了。”如果当年他儿子多读书的话,他就不会选择自杀了。在金庸的眼里,读书可以救儿子的命。  相似文献   

9.
“太好了!”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一句话。它太简单了,不是豪言壮语,也并非出自名人之口。而这普普通通的三个字却道出了人生的哲理。“大好了!”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曾看到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父亲因儿子成绩不好,整日家中“战火不断”。在他的打骂声中,儿子的成绩越来越差,最终落到了班里倒数第一名。父亲一想,反正打骂也没用,干脆换一种心态试试。于是他看着儿子的最后一名的卷子,笑着说:“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儿子大吃一惊,而父亲告诉他:“你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二) (接上期)时代可以造就英雄,也可以彻底把一个人毁掉,李骆驼不是英雄却是一个彻底被时代毁掉的人。二十一岁那年他结了婚,老婆也来自家庭成分不好的人家,算是门户相当。他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动物界中雌雄各负其责一样,处于夫妻间的责任和义务,他每天去劳动干活挣钱,养家糊口,她为他做饭洗衣生孩子,晚上共同睡到一铺炕上,然后隔三差五地增加人丁,这就是夫妻、家庭和生活。李骆驼万万没想到,想要个儿子竟是这么难。头两个孩子生出来的时候,他根本没往坏了想,因为路还长着呢,有的是时间,孩…  相似文献   

11.
那年,儿子刚满16岁,考到了驾车执照,我就给他买了部新车。可是过了没几天,我家收到了一张违规驾车罚款通知单,是我儿子拿的。我一开始并不担心,心里还想,孩子也会干大人的事儿了。我只字没提,偷偷地写一张支票寄给AAA,以为事情从此可以摆平了。事实上并不如此,在不到一个星期之内,我家又收到两张罚单,又是儿子闯的祸。我忍不住心中怒气,告诉儿子说,开车千万不可以再超速,要小心,安全第一。儿子点头称是。想也想不到,他又拿了一张,屈指一算先后他一共拿了4张了。这还了得,车管处不吊销他的执照才怪。我告诉儿子说这…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人大月刊》2006,(7):10-10
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王守田,在20多年前考上大学,当初学的是建筑专业,作为一个公民,他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就可以了,可以与法律不搭界。但后来事与愿违,普法让他与法律沾亲带故,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一发不可收,不仅法律学得很好,而且非常出色,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成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的一名副教授。他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普法,是普法让我改变了人生道路,改变了对法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当了30年的清洁工,年迈时乡领导要他帮忙找个人“接班”,他就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叫了回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有这么一个老清洁工,他就是保安村独山屯77岁的谭启庆。  相似文献   

14.
朱建华 《今日广西》2012,(12):14-15
儿子从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考入华中师大一附中读高中,他每天发手机短信与儿子交流。3年里,他累计发短信10万字,平均每大发送近70字;儿子今秋上大学后,他整理出这些短信发到了网上。他就是云梦县网友“黑皮蔓”,是当地一位郑姓公务员。他的“拇指上的父爱”感动了众多网友。  相似文献   

15.
《半月谈》2005,(8):64-64
我的儿子5年前抢劫时被人认出后外逃.今年打算投案自首.以争取宽大处理.但他不知道自己潜逃这么久了.回来还算不算自首,便委托我到公安机关询问,在得到公安机关的肯定答复后.他便决定自首.并向公安机关打了一个电话.详细说明了自己回家的时间及所乘国次,没想到他在途中被邻县警方抓获,现已被逮捕,我很想知道像我儿子这种情况还算不算自首?  相似文献   

16.
情绪ABC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在他们的生日这天,父亲给儿子甲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玩具放在他的房间里,满以为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当父亲去看他的时候,他却在伤心地哭泣;父亲在儿子乙的房间里放了许多马粪,满以为他会不高兴地吵闹起来,但是当父亲去看他的时候,他却兴奋得满脸是笑。儿子甲哭泣的原因是,有太多的玩具,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玩;儿子乙高兴的原因是:房间里有这么多马粪,一定有一匹可爱的小马藏在什么地方!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再好的事情也会有缺憾,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就像儿子甲…  相似文献   

17.
老午 《民主与法制》2010,(16):58-60
12年前,他在煤矿打工时,一岁多的儿子被抢走。为了找到孩子。他寻遍大半个中国。花光了40多万钱财,即便骨折了也要拄着双拐前行,为此他一贫如洗,靠救济生存……  相似文献   

18.
一位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在忍受了丈夫27年的摧残虐待后,郁积在胸中的愤怒和屈辱终于在6年前的一个夜晚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在儿子的协助下,她用一条绳子勒死了丈夫,而后将他悄悄地埋在菜窖里。这位不知犯罪为何物的法盲,被从轻判决六年,她的儿子也被从轻判三缓五。这一被认为,“充满人性化的判决”是如何作出的?效果如何?它在社会上产生了怎样的反响?本组文章试图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19.
情法抉择     
正在上大学、前途无量的儿子突患白血病。为给儿子治病,父亲竭尽全力。没有钱,儿子就会丧失治疗的机会,年轻的生命也会随风而逝,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掌管着单位公费医疗报销大权的父亲做出了一个痛苦的抉择:通过造假手段,数次从单位的医疗报销费用中贪污公款26万余元。案发后,他被法院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身陷囹圄的他在法庭上痛苦地忏悔说:“经过了血泪的洗礼,我儿子终于赶走了死神,迎来了新的生命,但我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即将退休的时候成为了阶下囚。我将认真服罪,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想尽办法把贪污的欠款还上………  相似文献   

20.
一场意外车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前途。这个人是巴沙尔·阿萨德,这个国家就是叙利亚。如果没有那场车祸,医学界可能会多一位外科专家,叙利亚就少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青年总统,或许,整个国家的发展轨道是另一种走向。巴沙尔是阿萨德四个儿子中的老二,青年时蛰伏在哥哥巴希尔的影子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