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 《廉政瞭望》2010,(9):29-29
一切都似曾相识, 一切将永志难忘。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大地颤动,7.1级地震凶猛袭来,顷刻之间,家园成废墟。灾情是最大的政治,行动是悲悯的表达!从“5·12”到“4·14”,从汶川到玉树,危难时刻,彰显执政党坚强的领导和指挥,凸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和团结。  相似文献   

2.
<正>每天早晨,昂旺扎西从结古镇闽南小区的家里出来,沿着宽敞的结古大道,驾车不到10分钟就到了一座富有藏族风格的崭新建筑。这里是昂旺扎西工作的地方——邮储银行玉树州支行。昂旺扎西是地道的玉树人,亲身经历了4·14玉树地震和灾后玉树的变化。谈到七年前的那场大地震,他依然难掩悲痛。每一次灾难总会带给人们难以磨灭的痛苦,同时也会让人们的灵魂和精神接受一次洗礼。多难兴邦,靠的是自强不息、砥砺奋进  相似文献   

3.
正时光的指针回到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的青海玉树,家园、亲人、学校……一切的一切在顷刻间被无情的地震夺走了。留下的只有绝望,泪水和悲切……玉树同胞在朦胧中只能看见漫天的粉尘和断垣残壁。此时,衣衫褴褛的人们只能用呼唤,嚎叫,泪水去证明痛苦。灾后重建的那段日子。对于玉树来说,是涅槃重生,是希望的开始。而对于时任青海省玉树州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支队长的王成元,则是病痛缠  相似文献   

4.
4月14日上午,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召开“青海玉树4·14地震三周年纪念暨绿色玉树建设活动新闻发布会”,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匡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玉树重建工作今年将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9月底完成所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镇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5.
正时光荏苒,岁月峥嵘。距玉树"4·14"强烈地震已过去了十年,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思绪良多,感慨万千。这个十年,我们与灾难斗争,经历了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这个十年,我们与时代同行,探索新玉树的管理运营和转型发展之路;这个十年,我们与人民同心,践行"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的誓言,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如今的玉树,  相似文献   

6.
4月14日.那个黑色的清晨,草原深处,大地在震颤中呻吟!玉树草原.璀璨圣洁如宝石般的三江之源.刹那间改变了模样。巨大的悲怆扼住了中国。8时许.震后10多分钟。告急的电波从玉树到西宁到北京!从这一刻起,青海省委、省政府高效的工作节奏被骤然打断.迅疾转向.一切为救灾让路!面对巨大的灾难.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决策部署。应急响应全面启动。总书记来了,总理来了,贾庆林、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同志来了。  相似文献   

7.
8天前,青海玉树,地震3周年。20天后,四川汶川,地震5周年。一切都还历历在目,4月20日,四川芦山,一场7.0级地震,在13亿中国人心中再添一道深创剧痛。同样是地动山摇、生命危殆,同样是万众一心、千里驰援。从汶川到芦山",救人第一"的国家理念没有变,举国动员的灾难应对没有变,同心协力的守望相助4月21日,武警四川总队第一支队七中队的战士在宝盛乡抢救一名村民。"4·20"芦山地震发生后,芦山县宝盛乡受灾严重。新华社  相似文献   

8.
马宝祥,是青海省湟中县大才回族乡前沟村的村民。14日他正从格尔木返乡途中,玉树地震消息传来。马宝祥与青海省红十字会取得联系,提出由他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无偿提供自己的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带着家人到玉树救灾。  相似文献   

9.
正初见薛舒栋,只见他头顶藏式小毡帽,戴着耳麦,腰挎小音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大家介绍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的概况……我加了他的微信,翻看他的"朋友圈"发现,从2016年8月到玉树后,他的朋友圈所发的工作动态、风土人情都与玉树相关,可以看出,玉树早已和他休戚相关……第二次见到他时,已是熟人,我们不禁攀谈了起来。我问他在玉树两年多,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摘下毡帽,我这才发现,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薛舒  相似文献   

10.
詹晟  平悦 《廉政瞭望》2010,(10):32-33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这几天,举国上下都心系地震灾区。同时,人们也满怀悲痛地默念着一个香港义工的名字:黄福荣。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距离省会西宁814公里.公路车程大约需要15个小时,不通铁路。玉树巴塘机场于2009年8月1日通航。从西宁乘飞机仅需70分钟便可到达。4月14日07时49分玉树发生7.1级强地震后.玉树的空中交通迅即成为抗震救灾最快速的生命救援通道。  相似文献   

12.
32名玉树特警用双手“刨”出118名群众4月17日,青海省玉树州的一条街道上.几名特警队员在疏导交通。身后的运兵车里,一群浑身泥污的特警队员正在休整。他们是玉树州公安局特警支队的队员,刚刚用手挖出了第118位被埋群众。这支年轻的队伍.曾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4月14日玉树地震刚发生时。29岁的副支队长索文明就立刻从家里冲了出去,一路奔跑。他要带领队员去救人!  相似文献   

13.
<正>毛士兵出生在军人家庭,曾当过兵,当的是"士兵"。他1970年15岁时入伍到青海玉树,1975年退伍后安排在一个企业工作,1999年下岗,2000年通过竞争上岗,到解放西街文艺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是个"芝麻官",什么事情都管,比如家里没有煤气了、下水管堵了、房门打不开了、宠物狗把人咬  相似文献   

14.
五月的玉树,春天的脚步显得有点蹒跚。晴朗的天空即刻飘来大块的乌云,冷雨骤降还夹着片片雪花。此时西宁正是春花烂漫的时节,玉树还看不到树上有一丝绿意,近处的山上草色遥看近却无,远处山顶还是皑皑白雪。与两年前相比,结古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路变得宽阔了,已看不到震后的废墟,呈现眼前是塔吊、机械、彩旗和建设者的身影.还有已建好的具有浓郁藏式风格的民居和学校。今年是全面实现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攻坚之年、决战之年。4·14玉树地震两周年,省委省政府在结古镇召开了“决战2012玉树灾后重建誓师动员大会”。大会提出今年的目标是:到年底,全面完成玉树地震灾后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实现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竣工投运,基本完成市政、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商贸、特色产业、生态修复、和谐家园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确保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金珠玛米,我的鼻子一直出血.麻烦你给点药!”4月22日10时许.玉树灾区赛马场灾民安置点.20岁的藏族青年洛桑捂着用餐巾纸塞住的鼻子.拦住正要返回临时住地的武警水电二总队医院抗震救灾小分队的医生。洛桑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白扎乡森达村村民,10年前搬迁到玉树居住。“4.14”玉埘地震后.幸免于难的洛桑在帮助家人自救的同时。又不分昼夜救助其他村民.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8,(5)
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发生后,一切有良知的人们不禁要问:在西藏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暴力犯罪,究竟是谁在煽动这一暴力事件?连日来,经过公安等部门的初步查证,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3·14"事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与达赖集团策划组织指挥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密不可分,是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津婉 《求贤》2010,(5):1-1
两年前5·12震殇尚未平复,地震波又撕裂了俯瞰天府之地的玉树高原。截至4月21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2183人,失踪84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相似文献   

18.
玉树“4·14”地震灾害发生后,省民政厅先后派出2批共计25人组成的工作组奔赴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4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玉树的宁静.空军、民航班机紧急驰援玉树。从第一架飞机起飞时起,中国航油集团艰巨的供油保障攻坚战打响了。  相似文献   

20.
"5·12"地震前,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和睦,儿子聪明.但是,5月12日14点28分,这一切被彻底改变了. 地震发生时,我正走在从县委去民政局的路上.突然,地面晃了两下,然后越晃越厉害,我被重重摔倒在地.糟了!大地震了!我挣扎着站起来,天昏地暗,烟雾迷漫,熟悉的街道不复存在,6层高的医院转眼变成一堆砖石瓦砾.我想赶快到民政局看看,但道路被堵得死死的.我马上掉头,向县委那边跑.可是,县委大楼也倒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