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文明由人类共同来创造和分享,同样需要人类共同去守护和捍卫,丰富和发展。坚持规范治网、文明办网、健康上网、积极督网、技术立网相结合,建立起网络管理和网络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构建网络文明的一个理智而必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明是现代科技和网络时代的产物。当人类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而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文明就成为大家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着眼于互联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开发,立足于网络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文明进步,高度重视网络文明,积极应对网络时代各种挑战,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网络文明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匡广姿 《湖湘论坛》2002,15(2):58-59
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正以神奇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考察,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对道德的发展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引发出一系列的道德负效应,因此,加强“网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当务之急。最近,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促进道德的进步1网上交往对人们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计算机网络有力地打破了“这里”与“那里”的界…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3,(12):47-47
为贯彻落实11月5日北京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市领导“建设首都强大网军…壮大网上正面力量:主动适应网上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更好地传播主流声音、弘扬先进文化”的要求,占领互联网这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培育网络文明力量,加强网络文明传播队伍建设,首都文明办于11月7日组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骨干培训。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4000余支网络文明传播队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达到一万余人。此次培训旨在强化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对网上舆论引导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熟悉了解网络传播规律、熟练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切实提高网络文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人类信息化变革,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网络强国建设全过程,通过深化网络空间精神文明建设、系统构建网络文明建设体系、深入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实践,取得网络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人民网络生活日益美好、中国网络文明日益引领世界等主要成就。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握正确的创建方向,坚持系统推进、不断完善协同化创建机制,坚持人民主体、不断激发群众性创建活力,坚持创新导向、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等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曹婕  梁胜初 《前沿》2005,(5):129-131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网络治理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依法治网是保证网络社会文明、健康、有序的重要手段, 实现依法治网必须网络立法、普法和执法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为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联合发起倡议:共同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创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为广大网民和青少年提供一个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现提出倡议如下: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社会的网络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文明是人类网络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其功能和目的在于向网络主体提供一套文明的网络行为模式、方向和标准,建构一个合理有序的网络社会秩序。研究网络文明的特点,把握网络文明的规律,对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网络文明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普世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文明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综合性。网络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有技术防范、行政监管、法律控制、道德约束、行业自律、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7,(9):63-63
7月12日.由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指导.中央电视台、中国文明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主办,央视国际网络承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有关商业网站协办的征集《手机短信文明公约》活动在北京启动。这次活动是为进一步净化手机语言环境,抵制不良信息,弘扬文明新风.使手机短信成为承载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新载体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明传播工作是中央文明办根据全球信息化发展新要求提出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新任务。齐齐哈尔市按照中央、省文明办关于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当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实际,以省文明办开展的“文明寄语微博展播”为契机,借助黑龙江文明网工作平台,以“庆新春、树新风”为主题扎实有效安全地组织开展了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活动自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开始至3月13日(农历二月初二)结束,该市共组织发布微博112,071条(全省同时点网上统计总量为150,000条),获得全省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光荣称号,另有12名市县区文明办工作人员获全省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1.
何哲 《电子政务》2023,(8):48-60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正在进入新的社会阶段并催生出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数智文明。一个文明由技术、制度、文化三个显性维度和道德隐性维度共同构成和标度,数智文明的技术基础是以网络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人类科技体系的普遍数智化,从而支撑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数智化。数智文明的制度架构是依托于充分数智化改造的制度体系,以消减传统时代人类科层官僚治理体系的种种弊病。数智文明的文化是建立在打破地域界限而形成的充分交流基础上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重组,形成主体认同、尊重个性多元化的文化共同体。数智文明的道德体现为个人道德发展与社会道德发展的趋同,形成合理的利己和积极利他的共同发展。数智文明的治理则要充分结合数智时代的技术、制度与文化变革,形成基于普遍个体参与和泛在智能辅助的多元平等高效民主法治的新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5月起,海淀区文明办在全区开展家庭文明微行动大赛,积极推动开展十类家庭文明微行动。本次活动面向所有工作,学习、生活在海淀区,并积极参与文明活动的市民。十类积极鼓励居民身体力行的微行动包括:低碳环保、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文明教育、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互助、诚信敬业、爱心奉献、网络公益。居民可通过海淀文明网、新浪“文明海淀”官方微博、“文明海淀”微信公众平台三种方式参与大赛,将自己的微行动用心记录,分享文明成果,传播网络正能量,以此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树立文明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全球文明倡议在中国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明价值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互鉴、包容,既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关注不同文明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作为文明友好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间友好相对与和平共处,为全球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与价值遵循。作为文明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蕴含创新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享发展等众多文明发展新理念。总的来说,全球文明倡议表达了不同文明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人类文明的整体高度与根本利益出发对不同文明提出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文明问题的时代产物,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产物。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系统阐发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往新理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问题,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和平共处”的“文明之问”。面向新的百年历史,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指导下,激发文明自觉,坚定文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筑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以推进人类文明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合作以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大》2013,(8):7-7
暴力恐怖犯罪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充分暴露了其反社会、反人类、反文明的本质,是对宪法和基本人权的严重践踏,是对文明秩序的严重破坏,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是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暴力恐怖分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敌人。  相似文献   

16.
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市商务委、市妇联和首都互联网协会共同开展“变废炫宝网络秀——北京生活创意作品征集大赛”。参赛作品都是用废弃物品作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或艺术欣赏性。首都文明网、新浪网、搜狐网、百度网、千龙网、中国环卫网、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官网、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网等十余家网站全程展示宣传参赛作品。参赛者不用向主办方送交实物,减少了参赛者与组织者在包装、投递、收集、保管等环节上的诸多不便,既简化了程序,又节约了资源。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利用废弃物品进行设计创作,进一步增强垃圾减量、变废为宝的意识,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环保理念,构建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明作为网络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不仅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求。网民既是网络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也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因此,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网民素养,更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60年代,一本《寂静的春天》,今世人坐立不安。 人类如果不想随工业文明的消失而消灭,就必须从工业文明的理念、理论、发展模式乃至思维习惯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上世纪80年代中期,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呱呱坠地,人类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找准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邢强  刘昕 《青年论坛》2005,(3):88-90
要对各种网络不文明现象进行整治,需要健全的法律进行保障.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进行防范.依法治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充分认识依法治网的必要性,采取措施,通过完善法律、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开展网络文明工程等途径,切实实现依法治网.  相似文献   

20.
刘泾  刘振泽 《前沿》2010,(17):143-147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适应自然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是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和表现形式。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内在联系,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