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提高社区公民的素质,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推动城市民主政治的发展。社区公民教育是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城市社区公民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推动城市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经济的近期发展为以自觉、自律、自治为核心精神的公民社会的进步构筑了客观环境,城市社区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鲜活例证和重要研究样本。这一研究命题的真实性和现实价值不仅既存于中国大陆的诸多城市,甚至可以涵涉香港和台湾地区。为此,本刊特邀沪、港、台、京四地学者对"城市社区和公民社会"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一次多种视野、基于实证、总结现状、瞻望未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城市社区治理绩效决定着城市治理的效果。社区居民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不仅意味着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更意味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调整。公民参与是城市社区治理绩效的源动力,完善公民参与,将有利于改进城市社区治理绩效、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和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未来应该通过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完善公民参与的渠道、培育公民参与意识、提升公民参与的能力、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等途径,促进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绩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经济的近期发展为以自觉、自律、自治为核心精神的公民社会的进步构筑了客观环境,城市社区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鲜活例证和重要研究样本。这一研究命题的真实性和现实价值不仅既存于中国大陆的诸多城市,甚至可以涵涉香港和台湾地区。为此,本刊特邀沪、港、台、京四地学者对"城市社区和公民社会"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一次多种视野、基于实证、总结现状、瞻望未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公共理性的发展,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公民社会中的公民对待公共事务的态度由过去的消极被动转变为现在的积极主动,由此推动了我国公民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参与。但总体上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公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频度和效能仍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城市社区治理亟需能够将公民参与的要求纳入秩序轨道的高制度化的参与方式。本文旨在介绍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方式,以期深化人们对参与方式的认识,提高对公民参与的关注度,在促进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方式的多样化的基础上取得社区治理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在内涵上有耦合之处,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某些特质与社会资本相关联,因此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中是一个富有价值的解释性框架。社区社会资本包括规范、信任、居民参与、关系网络等要素。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社会资本决定了社区治理的绩效。从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及现状的分析中发现:资源结构及其配置决定了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而目前社会资本的缺失是制约社区治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当培育公民精神和公共意识,为公民社会提供生长空间;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开拓政府与公民共同运用公共权力的途径,扩大社区治理的合作网络;通过规范政府权力和非政府组织本身,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健康发展等,从而重建社会资本,为社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经济的近期发展为以自觉、自律、自治为核心精神的公民社会的进步构筑了客观环境,城市社区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鲜活例证和重要研究样本。这一研究命题的真实性和现实价值不仅既存于中国大陆的诸多城市,甚至可以涵涉香港和台湾地区。为此,本刊特邀沪、港、台、京四地学者对"城市社区和公民社会"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一次多种视野、基于实证、总结现状、瞻望未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住房商品化后,公民政治参与诉求随房产权益的出现而增加。学界认为商品房业主维权有利于公民性的增长和公民社会的形成,是社区自治水平提高的表现,只是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对城市社区自治干预过多,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会阻挠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使社区自治面临困境。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维权冲突的方式得出公民性的成长或公民社会的形成的结论有待商榷,因为那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状态,并且冲突本身就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增加。因此,社区自治不能忽视常态下群体内部冲突,城市居民能否理性化解社区矛盾与冲突才是社区自治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表明,城市社区自治主要依赖于公民素养,其次是政府的保护性功能。公民素养是社区自治的灵魂,政府保护性功能是社区自治的基础,规范的住房市场秩序即物业公司与业主利益的合理界定是社区自治的物质基础,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形成社区良序。无论如何,社区自治仅靠道德无法持久,只有依赖公民提高素养,依靠政府的保护性功能惩戒违规者,依赖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舆论压力,明确与物业公司的权益分配,才能达到良好的城市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家庭结构的改变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都使得社区养老突破传统家庭,福利养老成为城市养老模式的首要选择.社区养老模式适应了公民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形成社区养老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但是,纵观目前我国社区养老发展现状,从法律制度到微观运行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倡导社区内部支持体系和社区外部支持体系的和谐共建,以促进社区养老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公民参与,指的是社区公民作为社区成员亦即参与主体,对社区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参与社区各种活动的运作或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监督的过程和行为。扩大社区公民的参与程度是适应中国社会民主化、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