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日本老兵东史郎逝世已经10年,日本最高法院终审判决东史郎日记案败诉也已经16年。但时至今日,东史郎日记案仍不时地被中、日、韩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爱好和平的学术团体、民间组织和研究者所提及,中、美、德、韩等多国媒体也时常举例报道,东史郎日记案对今天的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乃至未来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较为详细的论述东史郎日记案的缘起和过程,从日本人和中国人对该案的评价,以及对东亚的历史认知及和平走向影响等角度,试图从中日关系的个案出发,分析历史问题对国际关系特别是对中日关系的重大影响,理应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大国”战略目标更加明确。1992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波多野敬雄明确提出,日本“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果这一目标实现,“等于日本被承认为政治大国”。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深度调整了对非洲的战略,明显加大援助力度,并藉此争取非洲国家对其“政治大国”战略诉求的支持。目前,援助已经成为日本拉近同非洲战略关系的重要外交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一个具有较强情报意识的国家,素以“情报立国”闻名于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日本都十分重视情报工作。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在提出建立“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加快了迈向“情报大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70年代初,日本领导人就提出了“向政治大国过渡”的口号。进入80年代,日本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使日本成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等等,从而明确提出了日本走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进一步巩固,日本充当“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迅速膨胀。受此影响,日本对非外交也由冷战时期单纯强调经贸利益转向全面介入,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渗透力度,以求全面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日本对非外交的“新重商主义”特征有所淡化,而“大国外交”意识则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随着保革对立的“1955年体制”的终结,以小泽一郎、桥本龙太郎等为代表的新保守势力迅速崛起。新保守势力主张实行“新保守主义革命”,在历史观、修改宪法等方面持强硬态度,并加快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日本新保守势力的崛起对日本政治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增加了日本政治发展的不可预料性。但由于美国等因素的存在,日本政治不会因而走向极右。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日本领导层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现状,努力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其具体目标:与西欧大国平起平坐,在亚太地区起主导作用,进而最终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主要手段是,以加强经济活动为主,辅之以“创造性外交”。日本国内出现的一些倾向和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害的国家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和严重警惕。  相似文献   

8.
经济大国的实力和“政治大国”的目标,使日本对它在联合国中的现有地位和作用不满。日本外交转为大国外交,并同美欧一起建立国际新秩序是90年代日本外交的新构图,也是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的核心。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的主要做法是:为出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造舆论;删除“敌国”条款;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活动;加强联合国的人员合作。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为谋求“正常国家”待遇、实现向政治大国的转变而努力。然而,日本要想真正成为“政治大国”,就必须注重软权力的巩固,尤其是国家形象的塑造。而要做到这一点,日本应该首先在二战侵略罪行上反省。  相似文献   

10.
项昊宇 《和平与发展》2023,(1):97-112+156+159-162
日本岸田内阁通过发布“安保三文件”,对国家安全战略和防卫政策作出大幅调整,标志着二战后日本国家发展路线的重大转向。日本重拾激进强军扩武路线,尤其是引入“反击能力”和大幅增加防卫开支,使其“专守防卫”等战后军事约束进一步名存实亡,和平主义发展路线出现动摇。日本国家安全观和对外战略思维突出阵营对抗和大国竞争指向,强化与美西方阵营的意识形态和军事安全捆绑,凸显“冷战回归”色彩,将深刻影响亚太安全环境和全球战略稳定,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构成新的挑战。同时也要看到,日本施行“安保三文件”、落实强军举措仍面临诸多内外制约和掣肘,在其国力衰退的大背景下本质上属“以攻为守”之举,根本诉求是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进而谋求在国际秩序变革期中提升大国影响力,未来日本军事大国化仍将是有限度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大国”战略是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确立、推行的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其战略目标主要有三,提出了形成以“美日欧”三级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以重点推行“大国外交”和欧亚大陆外交。推行政治改革、向军事大国迈进、巩固经济大国地位、向世界推行“文化输出”战略等为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手段。日本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并非易事,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外交 ,必须联系该国的政治传统、价值观念 ,以至于广义上的文化来进行考察。日本文化模式的价值精神赋予了日本特定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 ,他们共同影响着日本的外交 ,其“无常观”、“求新”精神、重视等级与依附强权、对外意识、“皇国史观”等因素是日本迈向“国际化”症结。  相似文献   

13.
小泉执政后向“政治大国”全面推进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 0世纪80年代日本大国主义意识抬头以来,“政治大国”已成为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为历代内阁所追求。2 0 0 1年4月2 6日,高喊“无禁区改革”的日本新生代政治家代表小泉纯一郎当选首相后,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大大加快。2 0 0 3年11月结束的4 3届众议院选举中,执政三党①获得多数席位,确保继续执政地位。这预示着日本将继续在国内、地区、全球三个层次上追求政治大国化。一、摆脱特殊国家所受的束缚状态日本走政治大国道路的第一步必是先力图摆脱战败国的特殊性。作为战后受教育和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与其前辈相比,小泉在推进日本政…  相似文献   

14.
曾强 《亚非纵横》2008,(3):32-37
二战以来,日本对非战略诉求经历了从“重视经济”到“经政并重”,再到“政治为主、经济为辅”的调整。目前,非洲成为日本争做“政治大国”战略的“外交支点”之一,其对非战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5.
日本战后防卫政策的演变及走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后日本在有计划地发展自己的防卫力量的同时 ,也逐步背离“专守防卫”的原则 ,走上了一条政治军事大国化的道路。本文认为 :和平宪法和日美安保法这两个内含矛盾的法律体系之间的张力形成了战后日本防卫政策演变的内在原动力 ;日本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军事大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日本善于抓住有利的历史时机也是日本防卫政策得以转变的重要原因。在对日本战后的防卫政策作了上述思考的基础上 ,本文最后对日本防卫政策的今后走向作了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由时事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著名学者兼黄兴基金会董事长薛君度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陆忠伟主编的《颠簸的日本》一书问世后 ,受到关心和研究国际问题特别是日本问题的人们的重视。该书回答了读者最关心的一些问题 ,堪称是对当前日本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的把脉之作。几年前 ,日本曾被称为金融大国、债权大国和资产大国 ,并正向政治大国迈进 ,日本人牛气十足 ,几乎有取美国而代之之势。但随着其泡沫经济破灭 ,整个 90年代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政府又走马灯般更迭 ,日本领导人也像不懂事的小孩子一般频频“失言” ,颇令人迷惑不解。《颠簸…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政治走向是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新保守主义左右了日本政坛,日本政治日益右倾并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周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和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从“战后政治总决算”到“有事法制”的出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寻求与之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逐渐成了自民党的普遍认知。中曾根康弘当政时期,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口号,主张清算战后以来的经济主义政治,确立向政治大国迈进的目标。在其任上,日本展开了一系列政策行动以实现“战后政治总决算”确立的目标,如大力扩张…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世界经济军事强国,冷战结束后,在政治大国化的推动下,日本的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作为防卫政策支柱之一的“无核三原则”在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突破。对日本而言,其核潜力巨大,制造核武器并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核武装”只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日本的发展方向。日本无核化政策存在内在的矛盾性,同时,日本国情及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日本的核国家道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日本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取得了很大进展。日本为争做“政治大国”和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90年代将进一步拓展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关系,贸易额还会继续增长。但由于日本对第三世界不同地区政策有别,第三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坚持“西方一员”的同时,开始执行“脱美入亚”的战略。其着眼点是: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亚洲经济迅猛发展,日本回归亚洲,才能在全球站稳脚根;在同美欧经济争夺战中占据有利地位。 日本回归亚洲的主要对策有,对美国既联合又争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经济技术手段主导亚洲;借助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日本“脱美入亚”的战略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邻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