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成熟的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面对中国社会信用制度严重缺失的状况,必须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全面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2.
朱攀峰 《学习论坛》2004,20(6):33-34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 ;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信用制度的缺失不利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发展虚拟经济必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5,(2):49-5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那么,究竟什么是信用?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样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回答。  相似文献   

4.
赵文娟 《世纪桥》2011,(19):67-68
近年来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媒介的银行业把大量分散的可供支配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从而使得信用制度成为实现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而这正属于资本社会化的研究范畴。文章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的信用思想及其与资本社会化的联系,指出信用制度对资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以及消极影响。以期在资本社会化过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13):17
■马克思:信用制度加速生产力发展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使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信用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作出的给付承诺。信用制度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区域信用是指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区域根据本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估本区域的信用层次和信用机制。区域信用发展呈现三个阶段。区域信用制度变迁也经历了三个相应的层次性阶段。并导出我国区域信用制度的三类构建模式。三元区域信用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并存的层次结构是我国区域信用构建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信用体系建设中,道德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支撑;明晰的产权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础;在建设中国信用制度的同时,必须建立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交易成本的含义及银行交易成本的确定1·交易成本的定义。交易成本至今没有确切的定义,而且定义比较抽象,柯斯认为交易成本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阿罗认为是“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诺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巴泽尔认为交易成本是“与交易,资本和产权保护相关的成本。”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张五常提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归纳起来,交易成本可以理解为:…  相似文献   

9.
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最根本的措施之一是要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使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成为真正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或产权主体,并使我国所有产权主体的财产都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市场主体讲信用的能力问题、动力问题和压力问题,才能解决市场主体的长期守信行为,才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10.
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在我国虽然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与竞争机制,但是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社会经济秩序,强化信用管理,塑造“信用中国”形象,建立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七、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如何认识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那么,究竟什么是信用?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样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回答。诚信传统不能丢在我国的传统伦理中,诚实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把诚信摆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站不住脚的。《礼记》中也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  相似文献   

12.
诚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虽然在世界上已存在一个多世纪,但在我国却至今尚未完全建立。信用制度缺失、信用市场低下、信用道德扭曲在我国还比较严重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因此,建立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信用制度,是我国的当务之急。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管理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分析美国的信用制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启示一:全面建设信用社会是信用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在美国,每个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信用的…  相似文献   

13.
诚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虽然在世界上已存在一个多世纪,但在我国却至今尚未完全建立。信用制度缺失、信用市场低下、信用道德扭曲在我国还比较严重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因此,建立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信用制度,是我国的当务之急。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管理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分析美国的信用制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市场中因交易成本过高而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因农业小规模经营造成信息处理能力弱,对价格信号过度反应,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波动,而交易成本过高又无法通过合同交易避免信息不对称;二是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农产品质量检测成本和农产品交易成本过高,农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农产品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过高。而以龙头企业主导的三产融合通过带动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一方面通过扩大企业边界将交易环节内在化规避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农产品质量检测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使农产品交易由无信用的随机交易向有信用的合同交易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农产品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5.
交易成本理论是用来分析政治问题的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框架。在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下,公共政策可以视为政策制定者和公民投票者之间政治交易的产物,其本质是政治契约。由于契约双方的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如有限理性、投机主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等,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成本。分析公共政策契约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设计节省交易成本的治理机制,有助于提高政策效率,实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信用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这次金融危机背后揭示出美国信用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金融危机后给了我们中国信用制度怎样的警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信用制度应该怎样来重构,这是关系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产权、道德、法律——社会信用制度的三大支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正确认识和理解信用与道德、产权、法律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一、产权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基础产权,主要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所谓产权制度,则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  相似文献   

18.
传统社会信用本质是共同体信用或信任网络,这种信用与其赖以运行的基础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是传统社会未出现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摧毁了传统信用运行基础并使之失灵,社会行为主体在逐利动机驱使下不能受到有效约束,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现代信用制度运行基础的重建来推进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成为治理当前信用危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用制度中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的任务,并要求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提出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在社会信用体系支持下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也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和舆论反映.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以强化政府信用意识为基础,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制度和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树立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信用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