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的陈赓大将,是深受人民敬佩和喜爱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他战功卓著,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对同志情同手足。在我军的将领中,有两位将军的命运也与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这都缘于当年陈赓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时,深深地影响和启发了这两位童年的小伙伴,把他们二人从封建绅士和贫苦的家里带出,参加了革命,实现了他们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理想和信念。祖辈世交,四妹夫谭政从容走上革命路陈赓大将与谭政大将都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封建绅士家庭,两家祖辈都是当地的知…  相似文献   

2.
姜猛 《新湘评论》2010,(1):48-50
“无湘不成军”。近代以来,湖南出了一拨又一拨的军事人才。其中,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就有三个: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十名大将中则有六个: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相似文献   

3.
姜猛 《学习导报》2010,(1):48-50
“无湘不成军”。近代以来,湖南出了一拨又一拨的军事人才。其中,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就有三个: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十名大将中则有六个: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相似文献   

4.
刘秉勋 《湘潮》2006,(6):32-34
人们都知道,陈赓与谭政是两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大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位不但是同乡、同学,而且还是郎舅之亲。两人的情谊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5.
朱习文 《湘潮》2011,(7):12-17
在1955年授衔的十位大将中,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都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人。20世纪20年代,革命与反革命、侵略与反侵略、革新与守旧正激烈搏击,他们却面对党旗作出庄严的承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共产党的行列。他们出身各异,参加革命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他们坚定的意志,坚定的信仰,使他们百炼成钢。  相似文献   

6.
一次,陈赓遇到了李聚奎,两人很高兴,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于是天南海北侃起了大山。聊着聊着他们谈起了授衔一事,陈赓对李聚奎说道:"你够到大将的资格了。"李聚奎谦虚地说道:"大将我不够格,你是绰绰有  相似文献   

7.
李霄凌 《湘潮》2006,(1):13-18
在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纪念馆里,有一张放得很大的黑白照片:一位留短发的年轻而俏丽的妇女,蹲在地上,怀里紧搂着一个小男孩。这位妇女就是王根英,中共早期党员、陈赓大将的第一位妻子。照片上的小男孩是陈赓大将的长子陈知非——陈赓大将与王根英烈士唯一的骨肉。最近我采访了  相似文献   

8.
1979年春天,谭政大将外出经过湖南,住在长沙的蓉园宾馆三号楼。谭政是湖南湘乡人,由于一些原因,他有几十年没回家乡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决定回去一趟。临行前,他专门嘱咐道:“告诉县政府的同志,这次来湖南,我只是回去看看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千万不要通知我的亲属,免得他们打我的旗号找政府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湘乡市,有一个名叫羊吉安的小山村,地处湘乡城北15里,村里住着一户三代聚居的陈姓人家。1903年,一个男婴在全家热切的期盼中诞生了,家人为其起名陈庶康,这就是后来的陈庆大将。6年之后,陈家又生下一个女婴,她就是陈赓的四妹陈秋葵。在羊吉安村的东西两面,对峙排列着连锦起伏的小山峦,中间展延着一条狭长谷地,沿着这条谷地上行七八里,便到了湘西乡(今龙洞乡)抽竹村。在这里,聚居着谭姓家族。1906年6月14日,谭润区的妻子生下一子,取名世铭,别号举安、这就是后来的谭政大将。谭政的祖父是当地方圆数十里有名的绅士,父…  相似文献   

10.
龙正才 《湘潮》2011,(6):18-21
陈赓不仅影响妹夫谭政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大将,而且引导他家的放牛娃卢冬生也追随他参加革命,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他和卢冬生的交往与情谊,留下了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11.
尚文 《世纪桥》2010,(16):47-50
<正>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在完善  相似文献   

12.
慧冰 《广东党史》2004,(2):22-25
陈赓大将是一位叱咤风云、战功显赫的将军,同时还是一位情感丰富而真挚的人。他爱兵士,恋妻子,疼儿女,真情流露,从不掩饰。透过他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陈毅曾这样描述陈赓:“他像一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  相似文献   

13.
四、百年一遇的军人——陈赓 陈赓,湖南湘乡人,生于1903年,卒于1961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解放战争时期任第4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领中,有一位大将最有传奇色彩。他13岁就离家从军,第一批进人黄埔军校,学习成绩优异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他曾救了蒋介石的命,当上蒋介石的内卫,面对蒋介石给的高官厚禄,他共产党人的信念不动摇,仍然离开了蒋介石。他多才多艺用兵如神。抗日战争时期,陈赓任129师386旅旅…  相似文献   

14.
慧冰 《广东党史》2004,(2):22-25
陈赓大将是一位叱咤风云、战功显赫的将军,同时还是一位情感丰富而真挚的人。他爱兵士,恋妻子,疼儿女,真情流露,从不掩饰。透过他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陈毅曾这样描述陈赓:“他像一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  相似文献   

15.
拜将之时,多少将军风华正茂 1988年,当贺老总的儿子贺鹏飞作为总参军务装备部部长,44周岁被授予少将时,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然而与曾横戈马上,东拼西杀的老将军授衔时比,已经不年轻了。 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大将许光达只47岁,大将粟裕、谭政也只48岁。  相似文献   

16.
正陈康、陈赓一字之差,而这两个相差的字,字形又极其相似,或许是陈康将军与大将陈赓有缘。自从抗日战场共事,直到解放战争胜利,陈康一直是陈赓部下,并从副团长成长为副军长,军中送他雅号"陈赓司令员的拳头";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头:"赤色中国的丛林战专家。"  相似文献   

17.
渠冉 《党史纵横》2011,(4):53-54
陈赓大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他南征北战、戎马倥偬,无数次浴血沙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陈赓将军为人大气爽朗,英雄气十足,干的也都是革命、征战的大事情,做"红娘"这样的小事,似乎跟他挨不上边儿。  相似文献   

18.
1960年九十月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由于林彪的操纵,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等人受到错误的批判,被诬为“谭政反党宗派集团”。谭政大将此后身处逆境,直到1979年才彻底恢复名誉,但同时也淡出军界政界。谭政在军队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1906年6月14日,谭政出生于湖南湘乡。1927年2  相似文献   

19.
陈赓大将与彭德怀元帅都是功名显赫的传奇人物,只是性格迥异。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而彭德怀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早先有一种说法:陈赓一怕廖仲恺,二怕彭德怀。此话不知从何说起。那么陈赓到底怕不怕彭德怀呢?往事遥遥,让我们从下面这些小事中去品味一二吧。 初识于湘军, 又相继逃出 彭德怀的家乡在湖南湘潭,离陈赓的家湘乡二都柳树铺村只有四五十里路。有一年湘潭大旱,  相似文献   

20.
一位是中国民主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一位是红军著名将领、共和国大将,宋庆龄与陈赓在近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逾越生死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