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晓萍 《奋斗》2006,(3):30-35
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增长,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延续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日益成为中国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卫生管理体制和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身体健康的需求不相适应,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而且十分尖锐和严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日前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3.
陆睿 《当代党员》2010,(8):31-33
五年前,中国医疗制度改革,被宣布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因为没能破解“看病贵、看病难”。催生这一困局的,是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医疗资源,其中的30%在大医院;而在占全国人口70%的广袤农村和社区,群众却依靠“赤脚医生”和小药铺维持健康。“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医改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也郑重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改革理所当然属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大多数老百姓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现状,加上中央高层关注并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公众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关心和参与。一、2005年医改的三大公共事件和一个政策焦点若要记录下2005年医疗领域最有影响的公共事件,必然会入选的至少有三件事:…  相似文献   

5.
曾伟 《当代党员》2010,(8):33-33
中国目前“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在农村。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将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作为十大民生之一,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姚晓英 《当代贵州》2011,(21):37-37
在贵州。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为突出。医疗改革如何做到“强基层”,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安顺西秀区全国首创作出了“点单就医”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今年两会期间,呼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一些与会代表共同的心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坦陈五大矛盾,“看病难、看病贵”位列其中。社会各界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热切关注,其实质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群众呼吁政府为其提供制度保障的诸多诉求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病挺,大病挨,进了医院往外抬!”这是过去铁岭市的一些城乡群众形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编的顺口溜。现在,铁岭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9.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日前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田伟 《奋斗》2005,(6):25-25
近些年来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凸现,一些贫困人口得了病也不敢上医院接受治疗,耽误了治疗。卫生部不久前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百姓看病难、农民看病难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也成为各级政府要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区医疗是在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其对于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方便就医群众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成为某些学者解决医保基金以及医保病人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的良方。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希望社区能够承担起更多的医疗保险工作。为此,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纵深发展亦不能忽略社区医疗的基础作用。因此充分分析哈尔滨市社区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具有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社区服务建设,以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峰涛 《共产党人》2010,(20):40-41
看病贵、看病难是国民呼声强烈的问题之一,能否有效解决,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检验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所谓看病贵,是药品价格贵,医疗耗材贵,检查费用  相似文献   

14.
两会刚刚开始时,雷人的提案就破土而出。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15.
昌文 《支部生活》2008,(11):13-14
“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以来,我省卫生系统紧紧围绕这个问题,破除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禁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作,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贵州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破题,“立柱架梁”构建起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框架,并取得阶段性实效. 9月5日,因突发急性胰腺炎住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贵州患者吴先生通过新农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跨省一站式即时结报,成为全国跨省一站式即时结报的第一人. 贵州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新农合+大病保险”跨省直补即时结报,缓解了群众在省外就医的垫资压力,这是贵州医疗改革惠民便民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贵州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破题,构建起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框架,探索出了“余庆经验” “剑河模式”等备受关注的医改样本.  相似文献   

17.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世界各国在解决国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上有各自的高招,它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党总支开展多种特色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医疗、送健康、送和谐。,  相似文献   

19.
刘策 《共产党人》2005,(19):41-41,43
在广大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相当普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问题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农村的医疗网点不够,医疗服务跟不上,药费高位,这些方面问题委实不少,但是当前还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农民看病难,而是很多农民群众就没有看病的钱。很多家庭采取小病“拖”、大病“扛”的办法,往往造成小病医治不及时,积累酿成大病,因病减少实际收入,甚至返贫、致贫。据调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看病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大医院就诊难,那里经常是人满为患;二是找专家看病难,病人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有的甚至要等上几天十几天;三是农民看病难,尤其是乡村,像样的医院不多。“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大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昂贵,部分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难以承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复杂,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卫生部门的问题,还有社会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