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顺应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凝结着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深沉思考,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才能如期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4,(8)
胡锦涛依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态,是胡锦涛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良性发展之纲,兴国富民之要。  相似文献   

3.
朱聪明 《求实》2014,(8):18-23
胡锦涛依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态,是胡锦涛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良性发展之纲,兴国富民之要。  相似文献   

4.
"四个全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新形势下如何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是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乔翔 《发展论坛》2003,(3):38-40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中心任务。因此,深化对发展问题的研究,能使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当代社会,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规律及其未来走向,从而使我们建立起科学的发展理论,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这对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无疑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嬗变对当代发展理论与实践进程的一般考察,是正确理解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必要前提。从总体上,当代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论,盛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主题是由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就此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将实现现代化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要求,当代中国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问题都紧紧围绕现代化主题而展开。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模式是在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模式的理论依据就是当代中国之所以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和根据;中国模式的实践基础就是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模式形成的标志在于它的特殊性;中国模式有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特征;中国模式有多方面的发展目标,总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是劳动主体自我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科学的理论自觉,具有理论关注的现实性、理论构成的全面性、理论特征的总体性等辩证特征。她之所以能够获得上述辩证品质,就在于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伟大结晶,它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这一发展中的理论,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的结合中,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分别论述了走向人类社会发展更高阶段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探索.论述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当代全新的社会发展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陈明凡 《探索》2013,(3):4-8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解决这个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引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面旗帜。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人类历史上极其伟大艰巨复杂的社会改造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这个工程的科学指南,并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并仍在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复兴,也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实践、制度等各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一是从理论贡献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二是从实践贡献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中流砥柱。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最为重要、最有作为的组成部分,是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伟大事业。三是从制度贡献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展示21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更加完善,其优越性和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独特的制度成果丰富了人类制度文明的宝库,是对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潘勇 《党史文苑》2004,(4):69-70
江泽民经济伦理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具有实现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相互促进, 促进社会公正,坚持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宗礼 《探索》2004,2(6):48-51
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一是吸取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并避免其内在缺陷的需要,二是我国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现状提出了要求,三是中国政治实践的迫切要求。把政治发展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建设过程,符合政治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要求,是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现实起点应当是中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与演进的实践进程。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必须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过程为主要对象和经验基础,必须大力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必须在继承、引进已有的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一,与社会主义不是对立的,应该把它继承下来,使其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及在其指导下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块奠基之石。一、生产、分工、商品交换的辩证运动,使人类社会从野蛮步入文明文明是与蒙昧、野…  相似文献   

17.
要刊精粹     
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政治经济学,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又赋予其丰富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任务,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工作提出了重大任务,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有具体的历史过程,与习近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历史阶段对经济实践的理论探索和深刻思考密不可分。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把握其发展脉络、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和鲜明特征,从而对习近平经济思想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没有发展国家就不会兴旺,社会就不能前进,人类就不能提升。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乃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人类社会前进到今天,世界的格局、时代的变迁、发展的态势,确已今非昔比。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在当代中国就赋予了其全新内涵和价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1.发展目标全局升华性。发展目标是指发展在一定时代所能达到的指标效果。从执政兴国的角度论发展、抓发展、实现发展,其目标应是全面的、全局的、战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