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孙子兵法与指挥员的处置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子兵法》认为,将是伐谋制胜的关键。群体性事件处置中,指挥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左右事件发展的态势,二者关系密切。故学习研究兵法,以孙子“慎战”、“全胜”、“先知”、“善战”、“齐勇若一”和“践墨随敌”的思想,强化指挥员的政治意识、战略意识、情报意识、智谋意识、治警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其代表作《孙子兵法》问世至今,已有25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孙子兵法》不仅为中国历代兵家所尊崇,而且被奉为世界军事宝典。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孙子兵法》英译本序言中指出:“2500多年前中国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核时代的战争是很有帮助的。”事实上,《孙子兵法》这本只有约6000个汉字的小册子中所蕴含的军事指导理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的军事伦理观,尤其值得今人学习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流传到日本 ,为日本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及企业家所推崇 ,被称为“东方兵圣”。《孙子兵法》对日本的军事思想有重大影响 ,构成了日本军事思想的主体结构。孙子的作战原则和“用间”思想 ,被用于历代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人将《孙子兵法》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形成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 ,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提出的“全胜略”思想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赞许,但学者对“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国”则有不同的解释:一作“国都”解,一作“国家”解。作者以为当作“国家”解。“全国为上”乃是军事理想主义之思想;“全旅为上”、“全卒为上”等则为现实主义之谋略。“伐谋”、“伐交”等谋略则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和途径。春秋时代有着产生“全胜略”思想的条件。“全胜略”思想对后世有深刻的启示,反映了孙武的“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希望力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生于春秋晚期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卓越的军事理论著作,在我国唐代中期已传入了日本。日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规模大而卓有成效。日本现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佐藤坚司在所著《日本武学史》中说:日本人研究《孙子兵法》主要是采用孙子的用间。英国谍报史专家理查德·迪肯在所著《日本谍报史》中说:“日本人搜集情报的灵感,是受中国二千四百五十年前的战略家孙子的影响”,“孙子著作中的名言,成了日本情报机构的座右铭”。因此,探讨日本的谍报活动中《孙子兵法》的作用是有意义的。拙文不是对日本谍报活动的全面研究,也不是对日本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由于它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以及在对待战争问题上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军事辩证思想的基本原理尤为世人所推崇。作者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在公元前517年左右,为避战乱而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举荐下,孙武携十三篇《孙子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读后惊叹道:“开宗明义,出语不凡,堪谓治国兴邦之宝。”于是任命孙武为将军,指挥了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著作,具有很强的军事哲理,警察与犯罪嫌疑人的对抗程度在和平年代远远超过军事领域。在全警大练兵活动中,应重视对《孙子兵法》的学习与研究,从其“先计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而避之”、“诡道”等思想中涉取养料,提高全警缉捕犯罪嫌疑人的能力,提高破案率,减少民警不必要的伤亡  相似文献   

8.
<正>《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其中的《计篇》集中地体现了孙武的管理思想.孙武在《计篇》中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条件:即“道”、“天”、“地”、“将”和“法”.“道”,就是使老百姓和君主同心协力,不怕危难;“天”,指气候、时令等条件;“地”’,即地利;“将”,指将帅的智谋才能;  相似文献   

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的一句至理名言,被毛泽东同志称之谓“孙子的规律”,并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隔行如隔山,但隔行却不能隔理。尽管军事领域同企业经营领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规律与规定性,不能把战场与市场、战争与竞争完全等同起来,但也不可否认市场如同战场,竞争酷似战争。市场、战场都被优胜劣汰的规律所支配,竞争、战争都有双方或多方的抗衡因素,就都有一个如何战而胜之问题。因而,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许多军事科学上的术语与规律被企业界广为运用,《孙子兵法》这一中华民族的智慧瑰宝已成为当代国内外企业家们苦心钻研、  相似文献   

10.
论《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囿于时代的限制,孙子的军事经济理论还有不少局限性,但其中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赋改革以及战争与物资奖励思想均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研究《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有益于我们把握古代军事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学著作。作者,孙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一说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即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一生战绩赫然,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孙子兵法》一书对我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在举世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丰富的战争动员思想,主要包括政治动员、经济动员、军队动员三个领域。孙子认为,政治动员是战争动员的灵魂,上下同心是政治动员的先决条件,军队的士气高涨靠的就是政治动员,进行国际动员则只是战争胜利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经济动员是战争动员的物质保障,长期经济动员将使国家经济崩溃,因此经济动员必须考虑国家实际情况,预先规划、精确计算;军队动员是战争动员的核心,军队动员扩编后的编组好坏会直接影响战斗力,装备物资必须着眼平时,而在预定方向实施战略展开是军队动员的最后一环。  相似文献   

13.
人们历来把《孙子兵法&#183;势篇》最后一段“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中的“人”释为“力战”或“兵众”.“指挥员”,把“择”释为“选择”,这是错误的。本文通过训释字义及考察孙子关于“众寡之用”的关系、兵员多寡优劣与力量强弱的关系,提出了“择人而任势”是指撇除兵员数量多寡这个因素去使用“势”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论“刑始于兵而终于礼”——兼论中国军事法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始于兵而终于礼”,是对中国古代法独特发生路径的经典概括。在部族战争中产生的暴力行为方式作为刑罚,规范己方的军事行为,维护己方的军事利益,是为军事刑法。而这种暴力方式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即通过刑罚惩罚犯罪确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是为刑法。西周时期,在“宗法结合封建”的“维新”制度下,“礼”从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发展为国家法度,对违礼而致犯罪行为的惩罚方式有战争与刑罚两种。基于此,战争开始扶单纯的弱肉强食演进为具有政治和道德属性,并形成以礼来规范军事事项的军事法——军礼。同时,中国古代的刑法也开始具有了“明德慎罚”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加强战略思维,就是要加强对全局工作的整体谋划,使我们的事业能够均衡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迈克尔&#183;凯利(Michael Kelly,1957-2003年),美国著名战地记者、编辑、作家。他在殉职前,是美国《大西洋月刊》前主编、记者兼《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战地特约评论员。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4月3日他在战场上不幸发生车祸而身亡,从而成为第一个在伊战中遇难的美国战地记者,同时也是在五角大楼“嵌入报道”计划中第一个遇难的战地记者。凯利曾经写过一本名叫好《殉难日》的著作,而2003年的4月3日竟变成了他自己的“殉难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管理思想的发展,“激励”越来越为人重视。《孙子兵法》中充满了激励思想和高超激励方法,如道义激励、感情激励、环境激励、赏罚激励等,高校班级管理者应从中吸取营养并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为春秋未期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分为十三篇,故又称《孙子十三篇》,共六千余字。其内容博大精深,为历代政治家和军事家所推崇。它不仅在军事方面享有盛誉,而且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地用作“攻玉”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9.
《商君书》在对原初社会“争”的自然状态的认识和西周以降战乱的社会现实的判断中,基于国家安全需要,确立“以战去战”的军事法治规则体系,表达了通过统一战争进行秩序重建的权威性渴望。从《商君书》的军事法治规则构建可获知:国家安全和秩序的需要确定了军事和战争的合法性,以法治手段的优越性可有力地保障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人民警察在当前日益复杂的斗争形势中,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制敌技能,而且也要善运谋略。《孙子兵法》作为举世公认的兵学宝典,其所蕴涵的“庙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奇正相生”等谋略思想是指导警察对敌斗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应加以重视、学习并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