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纪言 《黄埔》2007,(4):28-28
二十九军的早期军官均来自西北军,西北军的创始人是冯玉祥将军。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了首都革命,将所部改组为国民军(因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党名叫国民党,所以冯玉祥的部队也就取名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5日,冯玉祥下令包围紫禁城,逼清废帝宣统出宫,取消帝号。后因北京政权落入段祺瑞之手,  相似文献   

2.
统战月历     
统战史上的11月孙中山动身北上并发表宣言1924年11月12日,应北京政变后急需壮大声势的冯玉祥和垂死维护封建统治、竭力收买人心的段祺瑞、张作霖的邀请,当时已统领南方革命政府的孙中山先生从广州动身,北上北京,并发表了《北上宣言》。孙中山在《北上宣言》...  相似文献   

3.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序幕拉开,孙中山在广东发表(北代宣言),提出了讨伐曹银、吴佩车的号召。冯玉祥当时任曹、吴的第三军总司令,积极准备响应。冯玉祥在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的统治之后,即派马伯援持亲笔信南下广东请孙中山北上,当时段棋瑞、张作霖也先后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对于中国的前途,仍寄希望于革命奋斗,而不是依靠少数人发动的政变。但是为了谋求中国的和平统一,解救民众的苦难,孙中山从不放弃任何努力,毅然决定北上.并于11月12日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解决国内人民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1925年春,段祺瑞勾结张作霖,委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去张家口赴任,将其排挤出北京。经人介绍,冯玉祥认识了鲍罗廷(第三国际代表、苏联驻广东革命政府代表、国民党政治顾问)和加拉罕(苏联第一任驻华大使),经常谈论关于革命、宗教以及取消不平等条约等问题,其思想和政治见解发生了变化。联想  相似文献   

5.
<正>兵败出关随着直、奉冷战的加剧,张作霖、吴佩孚的矛盾和斗争越发尖锐激烈。张作霖深感吴佩孚是他扩张势力、问鼎中原的主要对手。吴佩孚更把张作霖当做他武力统一中国的潜在敌人。张作霖本来就看不上吴佩孚,也没把吴放在眼里。但近来吴佩孚取得两湖巡阅使头衔,手中握有5个师的重兵,并占有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地盘,势力与张作霖不相上下,因而张作霖心中老大不服气。为此,他大骂国务总理靳云鹏偏袒直系,并亲自进京,发动倒阁。12月17日靳内阁宣布辞职。24日张作霖一手扶植梁士诒出任国务总理,控制了中枢。  相似文献   

6.
《春秋》2021,(2)
正在北洋军阀中,他出自直系却非直系首领曹锟、吴佩孚嫡系在北洋军阀后期,他与吴佩孚、张作霖并称"北洋三大军阀"在北伐战争中,他坐山观虎斗,岂料唇亡齿寒,一败涂地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直、皖、奉三大派系,随后又裂变为许多小的派系,孙传芳就是从直系军阀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20世纪20年代中期,孙传芳控制着浙、闽、苏、皖、赣等东南富庶地区,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7.
郑维屏其人     
田荣  张建华 《春秋》2014,(4):20-23
正郑维屏(1887-1954)字幼磐,河北省永年县南仓门街人。6岁读私塾,17岁毕业于永年中学。1915年考入直系军阀创办的北京陆军模范团。1917年毕业后任第五混成旅一团四连排长、连长等。直奉战争后.离开军队。1929年任河南省民政厅视察员兼区长训练所事务主任。9月集体加入国民党。1930年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Z1)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1月,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举行。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全国各地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1,(5):45
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逝世,终年59岁。孙中山于1924年11月应冯玉祥之邀北上讨论国事。12月4日到达天津,受到群众盛大欢迎。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01,(5)
孙中山先生由于长期为中国革命奔波,积劳成疾,身患肝病。冯玉祥北京政变成功后,孙中山先生应邀北上共商大计,途中肝病复发。进京后,病情危重,住进协和医院。1925年2月24日,汪精卫、孔祥熙、孙科等人来到孙中山榻前,面请总理指示数语。孙中山沉默良久,始张目谕曰:“我看你们是很危险的。我如果是死了,敌人是一定要来  相似文献   

11.
扈先梅,字仲卿,出生于1896年6月,现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人。扈先梅幼年在本村念私塾,后就读于安阳县:水冶公立学校,1915年前往保定人读袁世凯创办的模范团,肄习于步科二期,后在吴佩孚军中担任排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远赴关外,考入东北讲武堂步科六期,毕业后即在东北军供职。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四、孙中山任命孙洪伊为广州大元帅府内政总长1917年5月,北京政府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因解散国会问题争持不下之际,段祺瑞通过其心腹徐树铮策动各省督军麇集徐州,拟嗾使张勋领头以武力推翻黎元洪并解散国会。黎元洪得到消息后,于5月23日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段被免职后,通电不承认,并表示该免职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  相似文献   

13.
张斯麟,江苏丹徒县人,1885年生,1903年留学日本,认识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1年起先后任第六旅旅长、江苏第三师参谋长,参加了辛亥光复诸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1918年,段祺瑞派张斯麟为驻俄军事代  相似文献   

14.
风雨人生路     
通州区委书记1912年12月23日,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8岁时我随父亲到了城里,从此离开了农村老家。我的伯父姚介忱曾参加兴中会,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1912年当了参议院议员,但在反袁斗争中差一点掉了脑袋。后来,他又因反对曹锟、吴佩孚、张作霖而被通缉,逃到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的北伐准备工作。他一生追求革命,我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受到了伯父的很大影响。我生长在中国充满民族忧患的苦难时代。1930年6月我在北京潞河中学读书时,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3,(2):9-10
李宗仁(1891—1969),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总指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黄绍宏、白崇禧合组“广西全省绥靖督办署”,任督办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议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  相似文献   

16.
史要回放     
《传承》2004,(5)
9月-10月孙中山莅桂督师1921年,旧桂系军阀陆荣廷部主力被粤军歼灭,陆荣廷通电下野。孙中山决定以广西为北伐基地,讨伐直系军阀。10月15日,孙中山、胡汉民等由广州乘军舰出巡广西,17日抵达梧州,23日抵达南宁,12月4日抵达桂林,设北伐大本营于桂林王城。孙中山在桂林先后作《三民主义是建设新国家之完全方法》、《知难行易》、《军人精神教育》等演讲。23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抵达桂林,孙中山多次与马林会晤,商讨中国革命以及中国与苏俄合作等事宜。后因粤系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等离开梧州返广州。孙中山出巡广西半年,对广西的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1,(2):41
1925年1月31日,黄埔军校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举行第一次东征誓师典礼。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商谈国是。军阀陈炯明便趁机作乱,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于11月15日在汕头召开军事会议,自任"救粤军总司令",继而命其叛军兵分三路,准备进犯广州,推翻广东革命政府。1924年12月2日,  相似文献   

18.
我与邓演达先生虽然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但是到了1923年的夏天,我们才在广西梧州见面认识。1922年,旧桂系军阀沈鸿英趁孙中山讨伐陈炯明之机,带兵混人广州。沈鸿英自1920年在广东失败退回广西,1921年又被粤军逐出广西,流窜湖南、江西边境,与北洋军阀吴佩罕勾结,受其培植,重整旗鼓。他混入广州是奉吴佩军密令的。1923年4月16日,他突然在新街(在粤汉铁路上,离广州数十华里)宣布就北洋任命的广东督军的职务,并通电请孙中山离开广州。一场讨伐陈炯明的战争顿时就变为讨伐沈鸿英的战争,在广州附近进行。沈鸿英在广州附近作战失…  相似文献   

19.
作为和我同龄的北方人,大都听到有关西北军和其领导人冯玉祥将军的故事。长城抗战更使人们知道了这支保卫华北的主力军。冯玉祥将军出身贫寒,从一名伙夫成长为一名将军,统领千军万马,他行事直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24年,他发动“北京政变”,诚恳地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商讨国是。冯玉祥将军生活简朴,一直保持着士兵本色,受到官兵们的爱戴。1945年春天,我从驻守四川万县的青年军二〇四师被调到重庆西郊青年军训练总监部干训团学习美式战术。有一个星期日,我独自在街上漫步,忽见一名穿灰棉军装的老兵,被几名卫兵搀扶着在阴雨泥泞的路上行走,…  相似文献   

20.
正汪精卫27岁时刺杀摄政王载沣,虽然暗杀失利,身陷大狱,却因此闻名天下。张学良也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1921年,为了联合反直,奉粤之间往来频繁,汪精卫作为孙中山的使者,曾6次来奉天,张学良与汪精卫有了初步接触。每次汪精卫到奉,张学良都登门拜访,促膝相谈。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说:"年轻时候我最佩服汪精卫!"客观地说,汪精卫对张学良民主爱国政治思想的形成曾起过积极的影响。此后,张学良一路攀升,最终荣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