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西周时期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立法思想,到孔儒学派提出的"德主刑辅"的法制建设理念,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将道德作为主要的规范手段和标准,弱化了法律的作用。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始终推崇以法治国,从本"法"兴廉、以"术"促廉、因"势"倡廉三个角度构建了自己的廉政思想。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以法治贪;主张用贤,强调吏治监控;主张严刑,强调信赏必罚。其提倡的严刑罚、重权势、因人情等理念,对当代社会的廉政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廉政文化研究》2017,(4):87-90
张謇与张之洞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身处腐败骄奢的晚清时代,不为世风左右,修身养性、选贤任能,秉承"贤臣廉吏"的崇高风范,形成具有共同特点的廉政思想。因个人经历和身份的不同,其廉政思想又各具特色。张之洞作为进士及第的封疆大吏,主张通过奖惩促廉、裁革陋规保廉、以俸养廉等体制内的改良,促使官吏不想腐、不敢腐。而张謇则从官场转投实业并大获成功,再次为官时,他将企业的一套管理制度带到官场,主张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3.
翻开报刊杂志,常常可以看到这类报导:某某君拒吃请多少次,拒贿赂多少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多少元。因此,有的便作为“典型材料”逐级上报;有的受到表彰奖励;有的则受到提拔重用;有的则“廉政”之名传扬遐迩……我们暂且不对这类“先进事迹”综核名实,单就拒贿而言乃是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任何一级的国家公务员无论以何种方式收受贿赂,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这个意义上讲,拒贿乃是每个国家公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内之责,有何奖励、表彰可言?时下有些人所谓的“廉”是存有私心的,他们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廉”…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即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门关于怎样做人的学问。中华民族历来都非 常重视对这一门学问的研究。从孔夫子到现代的许多教育大家,都主张把德育列为学校各科 教育之首。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者在德与才,而且以德为 先。德之将失,才由何来。”他认为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工作上称职的人,而且还应把 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竺可桢先生在抗日战争时就曾告诫他的弟子:“乱世道 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切记:异日逢有作 弊机会,是否能涅…  相似文献   

5.
“德”,就是品德。现在不少人以为,“德”仅仅是指政治思想的好坏,而对于“德”的层次划分,则不够清楚和重视。人才学认为,从“德”的形成过程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是指专注力、事业心、坚韧认真、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等心理特征。有的人做事情能够坚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6)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生来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五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第二种主张人之初性本恶;第三种则是人生来无善无恶;第四种是人生来既善也恶;第五种则认为,有的人生来是善,有的人生来是恶。这些观点直到今天都有很大影响。但无论是他们自身的理论逻辑,还是对人性、良心等核心概念的阐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这五种人性论进行逻辑层面的辨析及在此基础上,对人性、良心等概念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国外清廉国家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主要形成了培育崇廉、尚廉的“以风育廉”、重视道德因素的“以德倡廉”、强调领导层示范作用的“以身率廉”、制订完备法律条例的“以法保廉”、完善制度建设的“以规固廉”的基本经验。这对当前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历来为人称道。曾国藩公牍文书多为忧患之作,辞理兼备、畅达明晰,多以自省和勉励他人为主题,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为官为将的主张和治家为人之道。其为官,敬服清官、抨击贪腐、举荐廉才;其为将,以法束僚、鼓励进谏、务实管理;其为人,勤俭持家、淡泊自省、实干为民。曾国藩公文中的廉政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年关莫败廉     
元旦、春节到来之前,各级党委、政府先后都发出了关于元旦、春节期间严格遵守有关纪律,严禁用公款吃喝玩乐的禁令。此禁令下得好,好就好在它给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敲响了“年关莫败廉”的警钟。 廉不廉,看年关。元旦、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盛大而喜庆的节日,也是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礼尚往来的好时候。应该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0.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不久,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科学化研究学组召开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十一篇论文。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综述如下。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定义是什么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定义,提法较多。有的认为,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的普遍运用和发展;有的认为,按照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力求掌握其规律性;有的认为,它是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任务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大家认为最后这个提法更确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的住房供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廉租屋体系的改革进度却一直不快。两年多来,有几个城市各自新建了一、二百套廉租屋,总算有了“开头”,但对于拥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当前需要调整思路,抓住基本环节,加快廉租屋体系的建设。 廉租屋体系需重新定位   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 23号文),廉租屋体系最初的想法主要是:打算由政府和单位出资,通过建房、购房或腾出旧房用作廉租屋,分给最低收入者居住,收取低租金。两年来,有的城市新建了一、二百套廉租…  相似文献   

12.
儒家廉政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等主张,折射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或多或少地会从儒家廉政思想中挖掘出些许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惩治、预防与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以德治国"思想、"干部自律"观念等分别是儒家"廉为政本"、"廉政为民"、"道德教化"、"为政以德"、"修身正己"等思想的现代转化,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弘扬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加强道德教育,能够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廉政理念;弘扬儒家"修身正己"思想,树立高尚品格,能够培养领导干部优良作风;弘扬儒家"廉政为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增强领导干部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13.
刘灿华 《学理论》2011,(11):291-293
体育教育思想是陈独秀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陈独秀提倡取西洋之法,采用"兽性主义"的教育以改造国民性;主张德、智、体三者并重,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贾士祥 《学理论》2008,(6):90-90
仔细观察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十分有趣。有的文化,具体说来,比如某一种主张、主义、学说、思想等等,虽然是努力地培育、推广、灌输,却难以被人认同,终如过眼烟云,扎不下根;而有的呢,只要一经提出就不胫而走,风行天下,虽饱受打压,仍打而不倒,生生不息。孔子的思想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6,(9)
正中华民族历来都是非常重视德育教育的民族。《左传》中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立德树人因此成为历代教育家和教育界共同遵循的理念。一直以来,高等学校都将对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职能。此外,科学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面对企业文化的兴起,有人把它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甚至主张用企业文化代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人把它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立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否定。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等同的,也不是互相对立的。它们之间有相容的部分,也有各自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企业文化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创立的关于现代管理的新学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同属于管理科学。从指导思想上看,二者都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指导原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从内容上看,二者多有重合之处。如企业精神的培养,企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先决条件。就企业内部而言,笔者认为,先决条件就是企业领导者本身。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只有领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组织上和人员上得到可靠的保证。什么工作都要有人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首先就要有去“加强”的人。如果像前一段有些人主张企业党的工作可以简化、淡化,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只需参照西方的公司制,不必坚持党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要设立党的组织,有的甚至借机构调整,把该设立的机构和人员也“精简”了,这样“加强”就会成为一句  相似文献   

18.
陈坎 《学理论》2012,(32):49-50
"人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这个词所代表的、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人之为人的善恶,往往还会成为整个社会赖以建立的运转的基础。卢梭和马克思分别作为18世纪和19世纪两位重要的思想家,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有着相同的思想脉络。他们都主张将"人性"定义为人的自然"初性",从而与人的"本性"区别开来,形成各自的关于"人性"的思想并由此构建各自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对提高广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提高干部素质一方面是现职干部的学习提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做到“任人唯贤”。 一、“任人唯贤”思想的历史发展 “任人唯贤”,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过不少论述。《论语、子路》中记载了孔子提出“举贤才”的主张。《荀子、王制》篇中讲“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儒家称赞贤人是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概念一直是人们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人统计,对国家已下过150多种不同的定义。西方有的学者甚至主张废弃国家这一概念,以“政治体系”代替国家这一概念,“以避免这个术语所引起的难以解决的词义含混的问题”。笔者认为,国家这一概念是废弃不了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国家,问题在于我们对国家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