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主要通过教育及其它方面的投资而形成。就中国农村经济而言,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积累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甄新武  邵洪波 《前沿》2009,(4):53-55
对中国经济现状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力的转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从数量上增加了劳动投入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是一种短期效应;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则有长期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人力资本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不仅是农民的个体迁移行为,更是农民家庭基于生计资本状况的理性选择,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以及物质资本对农民的非农化转移有着显著的影响,人力资本匮乏、金融资本不稳定、社会资本滞后、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孱弱,农民家庭生计资本呈现一定的脆弱性,这也是农民外出务工最直接的动因。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不仅是家庭生计资本状况变化带来的外延效应,也是提高家庭生计资本存量、增强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孕育于农村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过程之中.源于收入最大化的理性决策,满足一定条件时,农业从业者的人力资本深化,也可以是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部门之间选择性配置的结果.中国的经验事实,能够初步证实前述理论推断结果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积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有利于追加人力资本,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周东辉 《前沿》2007,(8):193-194
目前,我国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由于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整体素质较差,被非农产业吸纳的能力较弱,因而,陷入了转移的困境。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时期人力资本转移变化情况,给我国人力资本管理带来如下启示:应加强人力资本宏观调控;建立健全人力资本合理转移市场;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流动管理法规;注重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并以此更好地掌握中国现有的人力资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8.
雷小兰  李志俊 《求索》2013,(7):29-31
为了验证人力资本及生育率这类内生要素的变化对农业发展和二元结构转变的影响和作用,选取世界38个工业化中、后期国家1960年以来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这些国家的二元结构转变历程,对人力资本、生育率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中等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都能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是现代一元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政策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促进农村部门人力资本积累率提高和生育率下降,实现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生育率和人均人力资本水平的趋同。  相似文献   

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资金严重短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忽视及各级政府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问题,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维度的。建议完善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测算时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确保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政府间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并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从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马健 《重庆行政》2011,(6):102-103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面对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双膨胀的现实,如何实现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重庆市是我国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大量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农民工培训,提升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力资本运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力资本供给非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农业发展要摆脱非持续状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治本之策在于尽快打破目前农村人力资本供给的非均衡状态,奋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本运营战略,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供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吻合。所谓农村人力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生产、积累。开发、占有、配置、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使用)等途径,以实现农村人力资本最大限度保值增值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新型农村发展战略。农村人力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是农村人力资本不断循环往复运动变化的过…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城乡人力资本的差别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制约因素。但劳动力流动同样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重要途径,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幅度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过程。现阶段消除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各种制度因素是加快劳动力乡城流动、缓和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意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7年以来,大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农民税后负担过重。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加快捉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多给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人力资本开发是“长线投资”,“远水解不了近渴”,因而在人力的开发和使用上,往往偏重于人的体力,忽略了人的智力;偏重于空洞教育,忽略了人的素质养成、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是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田静 《求索》2014,(11):110-115
在新古典经济学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成果上,在假设人力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市场转移成本植入到产业空间聚集演化研究框架之中,研究了人力资本流动及企业市场转移成本对产业空间聚集演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产业集聚空间演化受人力资本区域流动的影响,而决定人力资本是否流动的动因在于,人力资本迁入地是否能够为人力资本创造额外利润提供尽可能的制度环境与社会环境;企业的区域转移不仅有利于迁入地的产业集聚,还将提高迁出地的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整个经济系统的社会福利;由于市场转移成本的存在,区域经济贸易自由度将减小,进而弱化区域产业集聚能力。这些研究结论将于我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有益。  相似文献   

16.
景跃军  刘晓红 《求索》2013,(1):218-221
创新型人力资本作为新兴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一般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体制转型的关键,是仅次于资本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经济仍是以资本拉动的粗放型增长为主,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和知识成果转化率不高是制约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原因。所以,开发并利用好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1990-2012年相关数据,对影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显著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城镇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高成本约束以及对城市就业的悲观预期使得农村劳动者即使在面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情况下仍然对选择转移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了长足发展,其积极效果举世公认,不容置疑。许多学者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从转移的过程、原因、经验、问题、特点、规律、速度、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本文拟从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的角度,通过分析现行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双重”效应,揭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动因,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多经验可供学习,本文先阐述了英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再说明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最后分析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关键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农民—农民工—市民过渡的特殊性,市民化不仅是农业转移人口职业、身份、地域的改变,更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能否均等享有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总结了城镇化过程中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从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镇接纳能力、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及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