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冯树梁先生,1932年生于历史悠久、风光秀美,的山东潍坊临历朐县。冯先生是我国知名犯罪学家,先后担任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和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所长,兼具公安司法两个领域之优势,成为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在公安领域,在全国公安机关的共同参与下,他主持实施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犯罪学实证研究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其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  相似文献   

2.
……自从被害人学引入我国之后,被害人的研究便成为我国犯罪学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20世纪90至今出版的犯罪学著作中,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章节对被害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董士昙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18(5):128-128,F0003
发展犯罪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犯罪生涯变化的理论,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国外有一定影响,我国对这一理论的关注还不够。1990年5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同中国国家教委对外交流协会、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湖北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共同在武汉进行同龄群青少年犯罪跟踪调查,开创了我国犯罪发展研究之先河。这项调查,借鉴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塞林犯罪学与刑法研究中心主任马汶·沃尔夫冈教授在美国费城等地进行的同类调查的方法,并得到马汶·沃尔夫冈教授的亲自指导。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发展犯罪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尚未开展。2006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犯罪学学会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暨自治区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青少年犯罪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2012年8月20日至22日在新疆警察学院召开。中国犯罪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牧教授,新疆法学会会长、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肉孜·司马义,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犯罪  相似文献   

5.
中国犯罪学的发展仍然不乐观,存在着专业人才难以培养、持续性科学研究难以维系等诸多问题。湖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率先进行犯罪学专业建设的探索,推进内涵式发展,在犯罪学课程内容建设上逐渐走向综合、融合的知识体系,在专业设置上基于学术传统、国际化与学科分工,进行了5个方向的专业化建设,凸显了自己的特色。其一点一滴的努力与奋进伴随着中国犯罪学学术的发展与进步。在未来发展前景上,它将走向综合性、规模性的研究之路,与实务部门进行深度合作,全面发挥学术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促进科学治理犯罪水平的提升与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犯罪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犯罪学研究走过了极不寻常的道路.目前,中国犯罪学研究在犯罪的概念、犯罪原因、犯罪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中国的犯罪学研究应加强犯罪学性质与地位的研究;理论研究有待深化;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并应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犯罪学者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犯罪学学会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16日至19日在新疆伊宁市伊犁州宾馆召开。中国犯罪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康树华,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赵国玲,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主任、新疆法学会常务理事、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杨征,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14-15日,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学术研讨会。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戴宜生研究员,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赵可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周纪兰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圣佛朗西斯大学教授张乐宁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院吴宗宪教授和赵军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荆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叶希善博士,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主编卜安淳编审、副主编尹瑾编审和金晞副编审,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研究员、王学海秘书长、社会学研究所首席专家潘允康研究员、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研究员、法学研究所所长刘晓梅副研究员、法学研究所丛梅副研究员和王焱、刘行星、于阳、刘志松、罗瑞芳等助理研究员,天津市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刘文成教授,天津市司法局调研室李亚娟主任,天津市监狱局政研室王林平主任,天津市劳教局政研室陈岩主任等出席。会议学术研讨的第一单元讨论"国内外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前沿问题",第二单元介绍"天津犯罪学实证研究",第三单元讨论"当前犯罪学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9.
此次"海河论坛"是继在北京连续召开三次犯罪学高峰论坛之后,首次在京外召开。与前三次论坛的主题相衔接,本次论坛依然瞄准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社会冲突与公共安全问题,将主题定为社会公共安全机制的反思与创新。论坛强调对当前中国社会公共安全机制、社会控制理念、社会控制的绩效评估进行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性建议。本次论坛除邀请了我国犯罪学界有代表性的专家,还特别邀请了社会科学界在此领域有建树的资深学者,一起到津城共商我国公共安全之大计,此次海河论坛为犯罪学领域的研究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犯罪学的价值和功用——兼谈犯罪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是一门有用之学,而不是无用之学。犯罪学是关于犯罪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犯罪观;犯罪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独特视角和有用工具;犯罪学是刑法学的上位学科,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引作用;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犯罪学具有政治献策功能,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引作用;犯罪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通过犯罪学研究来科学地应对和解决犯罪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此外,犯罪学研究还具有综合性的知识训练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赵可先生头发花白、面容较瘦,但精神矍铄、笑容和蔼可亲,走起路来脚下无声,比很多二三十岁年轻小伙子都轻松便捷、闲庭信步。赵先生平时说话并不多,但是,说起中国犯罪学研究及其成立发展的历史来,有说不完的内容,饱含着老先生深深的犯罪学情愫,都是"含金量"很高的"干货"。2015年4月23日和5月22日,主持人依约和赵可先生两次相见、促膝相谈。以下是采访赵可先生内容,与诸君共享。  相似文献   

12.
犯罪学是一门以研究多变的犯罪现象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当它被认识论这个工具重新挖掘的时候,犯罪学的基础理论就会稳定而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犯罪学认识论是可以帮助人们弄清犯罪学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理论和认识方式,并能够极大地促进犯罪学共同学科意识的形成。犯罪学认识论包括犯罪现象的认识论、犯罪原因的认识论和犯罪对策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3.
犯罪测量是犯罪学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西方犯罪学发展缓慢,原因就在于测量量具缺乏标准化。测量量具不标准不利于犯罪学核心概念的精确,不利于实证研究的比较,不利于理论与实证互动,不利于研究成果的累积与转化。对于初学实证的我国犯罪学界,普及量具标准化意识有独特的意义。犯罪学测量量具标准化有利于西方犯罪学理论的中国化和我国本土犯罪学理论的验证。量具标准化不会影响犯罪学的多元比较,它是灵活的、发展的,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量具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定期评估。  相似文献   

14.
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国内,犯罪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2年4月成立的中国犯罪学学会,标志着我国的犯罪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章以犯罪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突破口,深入考察了国内犯罪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概况,认真梳理了国内犯罪学学科分布及研究现状并做一简要评价。最后,在对犯罪学学科热点学术问题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犯罪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犯罪学创立以来先后形成了"罪前—罪中—罪后""绪论—犯罪原因—类型犯罪—犯罪预防"等多种知识体系,呈现的主要特点为:在犯罪学教材体系层面建构与推进,体系多样并有较大差异,坚持中国特色的理论路径。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是:内在的专业槽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内部结构不均衡,理论层次定位不合理,知识体系不完整、不匀称、不自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知识建构路径简单、偏狭,没有形成两者内在的良性互动结合;知识体系封闭,缺乏开放性与融通力。对犯罪学知识体系的重构,应在本体犯罪学、理论犯罪学、实证犯罪学三种成熟形态视角下进行"分层"解构,通过类型化、语境化、个别化模式加以整合,型构出中西融合、具有中国特色、开放性的中国犯罪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实证研究——当代中国犯罪学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有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成果 ,是目前中国犯罪学的症结所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主要是中国犯罪学界长期忽视实证方法的应用 ,研究缺乏实证基础。中国犯罪学的当务之急 ,是统一对犯罪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确立实证研究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急剧转型与强化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犯罪学应该通过自身研究路径的展开来实现犯罪学的学科价值与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具体来说,应该科学借鉴域外与挖掘传统的犯罪学理论成果,创新具有本国特色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树立正确的犯罪学实证研究理念,扎实与系统地开展中国犯罪学本土的实证研究;积极参与刑事立法与司法运作,在社会防卫与公共政策方面体现犯罪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犯罪学诞生至今已有近两个半世纪的历史。对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仍有不同的主张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犯罪学这一学科尚欠成熟。古典派犯罪学、实证派犯罪学和近现代犯罪学都将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对策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所谓狭义犯罪学意义上的研究对象只是一些学者进行研究和著述时的个别选择而已。就犯罪学学科而言,其研究对象始终是广义的。  相似文献   

19.
犯罪学界的贡献,有不同的等级之分。犯罪学的三等贡献是对一定时空、一定类型的犯罪现象的变动机制作出科学的说明,进而提出可行的控制方略。犯罪学的二等贡献是遵循科学规律,影响国家的刑事政策。犯罪学的一等贡献是对犯罪学的基本范畴提出创造性理论,或者是对犯罪学的理论结构提出有利于犯罪学发展的方案。犯罪学的特等贡献也即历史性的贡献,是形成影响力广泛的犯罪学派。  相似文献   

20.
研究犯罪学学科价值对中国犯罪学学科的生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犯罪学学科价值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正确认识,在学科价值关系和价值评价中自觉意识的培养,是中国犯罪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能动地把自己建设成独立的综合性大学科的主体前提。中国犯罪学学者在学科建设中需自觉地把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相协调,使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相辉映,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柏统一,并使三者统一于犯罪学科学研究之中,为中国犯罪学学科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