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奎  刘天 《求索》2012,(1):31-33
通过研究时尚产业发展成熟地区的共性,总结得到发展时尚产业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模式,时尚产业发展要具备地理、人文、经济、产业和政策五大基础,"消费时尚"发展模式、"制造时尚"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和"市场导向"发展模式是时尚产业的四种基本发展模式。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时尚产业的条件决定了我国适宜采取"消费时尚"的发展模式,政府应积极扶持,进一步推进时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其中最根本的是重点把握"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着力发展非公经济,是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三个着力"之一。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也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精神,这对于非公经济  相似文献   

4.
破题     
正"企业发展法制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指出多项关涉企业发展的"痼疾"。委员们要求,要从制度建设和工作实际中破解这些问题,改善和优化企业发展法制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从制度源头上解决"问题条款",杜绝"闭门造车"、"长官意识";严格把关,当好制度建设的"安检员"和"守门员"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意义论,关于三大战略目标的发展目标论,关于"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的发展方法论,关于"农业是根本"的发展重点论,关于"两个大局"的发展规律论,关于"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步骤论,关于人民利益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的发展理念论,对于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是和谐社会发展。产业和教育的链接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体现终身教育、大众教育和能力本位教育的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中的"智力技术产业"和"多维发展"越来越呈现互补关系,形成日益密切和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产业的日益高级化发展对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形成"大产业"与"大职业"的共同发展局面是当前经济与教育共同发展的目标,更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李雪  苏承益 《重庆行政》2013,14(4):65-66
回顾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的30多年,产业和城市的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忽视产城融合,造成产业和城市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比较普遍,形成了所谓的"空城"或者"工业孤岛"等,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从目前对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来看,"产"与"城"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配合的互动关系,而是要互相融入发展,是一项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是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9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重庆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精神编制,旨在阐明"十二五"时期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是指导未来五年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具有"极核"和"放大"效应,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圈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趋势。建设武汉城市圈是国家发展战略,是湖北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龙头,是把湖北建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谋求发展须有战略抓手人民论坛记者: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重大进展。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的双重任务。如何处理好"快发展"和"转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疫情防控催生了"宅经济"业态。"宅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宅经济"产生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抓住"宅经济"发展的机遇,需要继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创新数字平台企业监管,减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宅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正处在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为我省发展"民生GDP"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省进入民生需求大增的新阶段,提出和发展"民生GDP"是顺势而为之举。湖北应在全国率先探索和构建"民生GDP"发展体系:一是牢固树立"民生GDP"发展理念;二是大力推进全省经济"竞进提质";三是建立"民生GDP"发展底线保护机制;四是加强"民生GDP"发展顶层设计;五是统筹推进综合"民生GDP";六是以改革促进"民生GDP"发展;七是探索建立"民生GDP"考核体系;八是形成"民生GDP"共建共享合力。  相似文献   

13.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相辅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每一发展理念在其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解决的是"何为发展"的问题。"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本质上是统筹兼顾的方法,是一种关于从总体上指导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解决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共享发展具有价值论的意蕴,指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解决的是"发展为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社会发展并不具有先验的自明性和自足性,并不自然地导向社会和谐。它必须被"合理性"所规定、所限定,才能实现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因此,社会和谐只能存在并实现于社会的合理发展之中,亦即人的合理实践方式之中。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在改造和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通过"两次提升"的"两个和解"过程来实现,而"整体"性发展、"选择"性发展、"适度"性发展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包容性发展的缘起背景"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缘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演进,亚洲地区各国在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的同时,正日益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趋势加剧的风险。亚洲开发银行在秉持"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提炼出"包容性增长"的全新概念,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和升级内容形成"包容性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模式。"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建构深刻折射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由"物本主义路线"向"人本主义路线"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通过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四个现代化"发展蓝图的批评性改造,形成了"小康社会"的最初模型。"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在实施过程中,分别经历了"温饱型小康"、"总体性小康"和"全面小康"三个阶段,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学说的合理内核。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的"三步走"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也为中国社会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构建了更为长远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片面影响,大学教育过多地从纯技术或"人力"的维度关注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重有形的创新产品,忽视了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尤其是创造性的人性价值和精神过程,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创造性培养失去了"教育性"。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使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成为其完美人性发展的有机构成,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具体体现为:要实现个体对物质世界的创新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的协调统一;必须在"求真"的同时实现真、善、美完整"人性"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新颖能力和新型人格的同步构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赖以产生的基石,后者不仅深刻反映了前者中的"发展之理"、"发展之质"和"发展之本",而且折射了前者中的"发展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蕴含的"消解矛盾"、"超越现实"、"重组要素"、"实践创新"、"和谐共生"、"辩证调控"等"发展之法",正是科学发展观阐发的发展方法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