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文解字》是一部记录古代经济、政治、宗教、民俗等历史文化信息的大百科全书,对历史有着真实的折射和反映。而服饰不仅仅是人类外表的包装,更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可谓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折射,同时也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因此,试图对《说文解字》中116个衣部字进行研究以探寻我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马原 《瞭望》1990,(46)
《中国少数民族文库》是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史筠先生主编的一套反映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面貌及对祖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的大型丛书?《文库》出齐共五十册。 内容涉及历史人物传记,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学、宗教、文物、古迹,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的政治、法律制度,综述国内外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研究情况及关于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管子》不仅是一部反映早期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思想的重要论著,而且是早期中国水文化典籍的重要代表。《管子》从三个方面阐发了丰富而深刻的尚水思想:一是"哲学之水";二是"修身之水";三是"治国之水"。《管子》尚水思想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史记》的语言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秦汉时期语言最真实的反映,它形象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语言风格,在研究秦汉时期的语言的研究领域,《史记》是最好的参考文献,在这部作品中大量地展示了汉代的语言特色、语言习俗。通过《史记》中的熟语,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风土人情、政治背景、社会实况、文化现象等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李杰教授所著的《原始历史意识》利用云南13个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创世神话,从原始历史意识的内涵、认知方式、形成机制与表现、内容构成、认知价值等方面,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始历史哲学。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建构了原始历史意识理论体系,有益于历史意识研究的深入;二是从原始文明的角度关注了认同问题,有助于认同理论研究领域的扩展,从而为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党校报》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51-0834(G),对开八版,半月一期,公开发行,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四川党校报》旨在及时、准确、深入地学习解读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反映领导干部和知名专家的理论思考,宣传党委政府发展战略,交流先进工作经验,为经济社  相似文献   

7.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以国家法律形式为特定流域而制定的法律,是以水资源保护开发为中心的开创性立法。基于环境资源的共同自然属性,借鉴域外流域立法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域外流域立法经验,《长江保护法》立法可以从中获得三个维度的启示:一是树立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理念。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主体参与,综合考量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把长江大保护纳入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中来进行立法。二是为长江大保护引入市场机制。基于"污染者负担"原则,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的使用、污染、补偿、恢复等纳入到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三是扩大长江大保护的公众参与。《长江保护法》的起草、审议、落实等都要丰富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其表达权、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人民的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4)
民国《南陵县志》一书以四十八卷的篇幅,大量征引文献,从不同方面反映南陵地区自唐虞夏到民国时的发展历史,包括建置沿革、社会经济、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今天研究南陵地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4)
《南诏德化碑》是唐代云南地区著名的碑文,也是了解和深入研究南诏历史、文化的重要碑文。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重点放在碑文的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甚至是哲学思想上,但是鲜有对于《南诏德化碑》中地理问题的研究。对《南诏德化碑》碑文中有关地理的名词进行了梳理,并简要分析了各地名古今位置的变化,反推了南诏当时的疆域,从而为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詹子林 《学理论》2010,(3):49-54
本文以《蜀椅杌》、《锦里耆旧传》和《岁华纪丽谱》三本书为例,分析了宋元时期成都文献的历史地理学价值。《蜀祷杌》和《锦里耆旧传》记载了前、后蜀成都历史城市地理,四川历史游乐地理、历史灾害地理(地震,水、旱灾等灾害)、历史军事地理(王建取西川,后唐灭前蜀、宋灭后蜀的进军路线)和历史政区地理。《蜀祷杌》还记载了“芙蓉城”的得名由来。《岁华纪丽谱》记载了成都市历史游乐地理。三本书有一定的历史地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俊文 《理论探讨》2003,2(4):43-44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唯物史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的制高点 ,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条件。唯物史观孕育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形成了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经典表述于185 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而《资本论》无可怀疑地高于这三本书 ,因为它所解剖的对象正处于人类史前史与真正人的历史的交汇点 ,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最复杂的生产组织 ,“因此 ,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 ,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1] (P10 8) 。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特殊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辩证法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语境分析,《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原创性贡献是多方面的。《矛盾论》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就是两种宇宙观”,从而把宇宙观、发展观、认识论统一起来。《矛盾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对客观矛盾和主观矛盾的普遍性及两者关系有创新性揭示。《矛盾论》揭示了矛盾的特殊性与事物本质、与事物的阶段、与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的深层关系。《矛盾论》用中国话语创新性地揭示了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阐述了一个深刻的原理,即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房立洲 《学理论》2012,(16):68-69,8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化和异化是个经常的话题。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物化和异化理论并据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手稿》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秉承马克思的衣钵,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以下简称《意识》)中再次对物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但他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拟从两人对物化概念的理解、对物化产生根源的论证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张霞 《学理论》2009,(26):188-189
《中国历史文选》的课堂,以其工具性为契入点,可以构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这需要教师做到:注重学生心理认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设置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料室藏书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与所学知识进行亲密接触;大方给予学生时间、引导及称赞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6)
《中国文化》是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出版发行。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和文化运动等诸多方面的论著,对于整个延安乃至整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化和文学都具有深远影响。致力于分析当前学术界对于该杂志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很好、很重要的文件。这个《纲要》阐明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两部反映同一历史年代、选择同一历史题材、表现同一历史人物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在同一时间推到观众面前,这就是《汉刘邦》和《吕后传奇》。如果从文化市场的角度看,一片两拍乃至多拍并不罕见,但对待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特别是对两片所再现的历史人物应作何种评价,则观众不免要产生这样的疑问:两片的创作手法都是采用历史资料进行艺术虚构,片中历史人物的活动内容和基本面貌却有的近乎雷同,有的又大相径庭,造成历史人物真假莫辨,使人难以捉摸。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问题又出在哪里呢?是由于选用的历史资料不同,还是在运用虚构…  相似文献   

18.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梁燕 《民主》2006,(1):30-32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大戏剧家孔尚任的呕心沥血之作《桃花扇》问世了。《桃花扇》是一部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悲剧。情节大致如下:商丘才子侯方域在秦淮旧院与名妓李香君相恋,阉党余孽阮大铖为摆脱孤立的处境,欲与侯方域结交,通过名士杨龙友代出妆奁费用,以促成侯、李的结合。李香君得知坚  相似文献   

20.
高宏利 《学理论》2013,(15):262-263
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之一。信息化时代对历史人物认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模式的片面性启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对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互动式、问题式以及专题式教学法是创新历史人物评价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