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形势下职工主人翁地位问题三问苏开源一问:职工现在还能当家作主吗?这个原本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不可漠视的问题。全国总工会组织的调查表明,现在职工对自己主人翁地位的反映是非常强烈的。比如,1993年成都铁路局有个调查,即与1986年相比,...  相似文献   

2.
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于职工主人翁意识的高低,要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不断地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怎样强化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呢? 首先,要使职工正确认识自己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企业的主人是谁?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出资者,即企业的所有者。资本主义企业的主人是资本家或资本家集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不会改变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进而影响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的主人翁权利,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改变职工的主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是实现领导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相统一的前提条件 ;提高领导者与职工的素质是促进领导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相统一的内在动力 ;健全法制是实现领导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相统一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职工主人翁地位实现的多元化。广大职工只有通过参与企业管理 ,才能实现职工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成为不同利益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出契约化的性质。由此可能引起职工主人翁意识弱化的现象,如不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势必造成职工积极性受到压抑,企业的改革发展受到影响。如何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挥职工在企业中的主力军作用,目前已成为国企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职工是国家的主人和企业的主人。《企业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为职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与职工主人翁地位作用”研讨会观点综述刘四辈1994年4月下旬,湖北省机械工业厅职工政研会《强化工人阶级意识》课题组,在武汉召开了“现代企业制度与职工主人翁地位作用”专题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职工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如何保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余信红(一)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得以实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是要在政治上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要在政治上保证职工的主人翁地...  相似文献   

9.
发挥电网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切实保障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坚持对职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引导职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清工人阶级肩负的重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把个人的理想同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地以主人翁姿态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确定劳动标准的法律。《劳动法》的施行,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劳动制度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推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就不再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了,实施《劳动法》,搞劳动合同制,是要让职工回到雇佣劳动者的位置上去,根本就无主人翁地位可言了。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就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和影响下,部分职工的雇佣思想抬头,主人翁意识淡薄,工作积极性不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自然也就有所动摇。我们认为:贯彻《劳动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决不是削弱和损害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反,通过调节劳动关系,确定劳动标准,会更加有力地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一、实行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思考刘锡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而对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权利如何体现关注不够,而后者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根本性。一...  相似文献   

12.
陈进华 《工会论坛》2005,11(4):15-15
在国有企业兼并、破产、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革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对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产生了误解,因此,必须在厘正的基础上加强人本管理,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13.
职工当家作主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对企业中职工是不是处于主人翁地位,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也有人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所以,需要对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一、理论地位和法律地位与实际地位的反差  相似文献   

14.
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应充分享有合法权益。目前,职工合法权益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政治地位方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职工当家作主出现了某种社会范围的弱化,部分单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呈下降趋势。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地位不平等,劳动者处于劣势和弱者的地位,职工主人翁的理论地位与现实生活中的反差,“主人”与“仆人”关系的错位,引发了部分职工的失落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怎样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变,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联系山东黄河系统实际,就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谈几点认识。一、充分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事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工会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 ,在国企改革的新形势下 ,这一方针的实质就是既要维护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权利 ,又要教育引导职工履行主人翁义务职责 ,实现两个结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劳动关系、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职工当家作主出现了某种社会范围的弱化,部分单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呈下降趋势,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地位不平等,劳动者处于劣势和弱者的地位,是在一系列  相似文献   

18.
甲: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职工主人翁地位议论纷纷,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一些职工,认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下降了。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作些分析。丙:根据我手头的资料和记忆,最早、最具权威性提出这个问题的是1986年9月全总的《关于当  相似文献   

19.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方针。正确认识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和作用,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都重视职工主人翁地位作用的发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对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作过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20.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然而由于在政治利益上的冷漠感、经济利益上的泄气感和精神利益上的失落感,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仍很淡薄,因此必须下决心将“依靠”方针落到实处,打好基础,强化公开机制的关键点,下恒心、运用激励手段,找准方向,强化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