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自2010年起,中央规定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这项领导干部每年"必须完成的任务",在管理监督干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然成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仅2015年,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抽查的43.92万副处级以上干部中,因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或处理的就有近4000人,因抽查核实发现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     
《先锋队》2013,(6):32-33
资讯:中央纪委:将抽查核实官员个人事项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分析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的基础上,研究部署了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要"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全会释放的这一信号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叶扬兵 《唯实》2014,(5):42-44
<正>2013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抽查核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的工作部署。随后,根据中纪委的部署,广东省和上海市率先进行试点,抽查干部申报财产情况。2014年,抽查核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的工作将在全国全面展开。抽查核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有力措施。但是,鉴于抽查核实工作尚属首次,经验极其缺乏,故需要深入而全面地研究和制订抽查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5,(8):9
<正>去年1月,中央组织部要求各地全面推开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抽查核实工作。从湖北及北京的实践看,这一制度在管理和监督干部上的威力正在渐次体现,"从严选拔"不再是一句无所依傍的空话。这样的"紧急刹车",既彰显了个人事项申报的制度刚性,也可矫正以往"只报不查"、"报多查少"的弊端。然而,对于官员隐瞒重大事项、  相似文献   

5.
拍案惊奇     
高翔 《廉政瞭望》2013,(9):56-57
●一动真格就露陷浙江武义县纪委日前首次抽查核实"县管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查了5家单位37名领导班子成员,其中11人在核查前补报了此前漏报事项,内容基本为房产,最多者漏报3套。漏报最多的3人均为党政正职。◎默默点评:查漏才有补缺。  相似文献   

6.
被中央和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10个中央巡视组日前已全部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开展巡视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巡视组组长由"职务"变为"任务",组长不再是"铁帽子",而将改为"一次一授权"。除此之外,中央巡视组巡视工作被赋予新的工作手段:抽查领导干部报告的个人有关事项。专家认为,此次力度空前的中央巡视工作是十八大后党中央一系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组织部把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作为2014年加大干部监督力度的3项重点任务之一,直接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单位抽查核实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60170名。因抽查核实发现存在问题,已有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数十名拟提拔厅局级和县处级考察对象被取消提拔资格。  相似文献   

8.
《求贤》2014,(1):I0004-I0004
2013年12月7日,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则》,对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理出从2013年起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尽管官员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制度已实行多年,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达到制度安排的预期目的。究其原因,核查缺位、问责乏力当属重要因素。据媒体报道,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玉清因个人有关事项申报不实等原因被依法罢免县长职务,不失为这种官场怪象当头一击。官员向组织如实申报包括个人及家庭财产在内的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曾因被民众喻为反腐"杀手锏"  相似文献   

10.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3,(17):56-57
一动真格就露陷 浙江武义县纪委目前首次抽查核实“县管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查了5家单位37名领导班子成员,其中11人在核查前补报了此前漏报事项,内容基本为房产,最多者漏报3套。漏报最多的3人均为党政正职。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今年2月25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表示,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 为了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广州市纪委近日决定,2013年将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大监督力度,对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进行比例为15%的抽查核实,虚报、瞒报的将被调岗或免职.  相似文献   

12.
严查党内腐败、监督八项规定落实、严明政治纪律、严格用人制度,对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抽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近日启动的中央最高一级巡视工作所透露出的一系列新动作,显示在反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党中央从严治党、严惩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亲任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  相似文献   

13.
【案例还原】省直某办主任赵某和爱人均爱好炒股,并在股市上小有所成。赵某沉浸在自己炒股"战绩"的时候,却忽视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填写,去年,漏报了其爱人名下的一支总价值近6万元的股票。组织部门在抽查个人事项报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遂将线索提交给派驻纪检监察组。经审查,赵某除了漏报其爱人购买股票情况外,还存在着利用工作时间炒股等问题。最终,赵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     
正中国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经过了一系列变迁,从20世纪90年代的收入申报制度,到现在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以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是明确将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列入违反组织纪律要求中。这说明官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已经打通了"断头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接受媒体采访,在谈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时表示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并不是工业增速减缓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纪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3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当地已制定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不当处理办法,对虚假申报、隐瞒申报的一律先停职再作进一步调查处理。今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明确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开展抽查核实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辽宁省出台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日常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管。《意见》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重要事项管理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审判、检察、外事、公安、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人民银行、税务、工商、金融监管等机关和部门共同参与的抽查核实联系工作机制,稳妥开展抽查核实工作。通过随机抽查和重点抽查两种方式,对领导干部报告的婚姻、房产、配偶移居国(境)外、经商办企业、投资非上市公司、投资  相似文献   

17.
正盛若蔚在1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眼下,全国各地年度工作收官,干部的考核提拔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干部个人报告事项"凡提必核"、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信访举报"凡提必查"、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四必"要求正成为各地干部选任中的鲜明底色。"凡提必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不实者取消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中组部公布了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结果。中组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为做好抽查核实工作,经中央同意,中组部牵头建立了由13个职能部门参加的抽查核实联系工作机制;对错报漏报者,要限期补报;对有意瞒报的,不得提拔任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新制定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把领导干部报告"家事家产"作为重要内容,这是一个新特点,也是一个新动向。如实报告自己的"家事家产",不仅仅  相似文献   

20.
党建视野     
《先锋队》2012,(7):44-45
陕西西安:用问责给"太平官"戴上"紧箍咒"应当办理的事项拖着不办、限时办结的事项未按时完成、公开承诺的事项没有兑现,西安市未央区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这些作风疲沓的情形都将被问责。这给少数不犯错也不作为的"太平官"头上戴起了"紧箍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