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伊始,我所在的单位——彰武县文化新闻出版局与县大冷镇程沟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我和单位领导多次深入村里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发现村民有困难,便及时帮助解决,开展了"雪中送炭"式的帮扶。"今年春天格外温暖"3月31日一大早,我陪同局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到程沟村走访。在村会议室,我们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村  相似文献   

2.
正贵阳市花溪区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驻村干部工作,推行服务群众、服务"三农"的"村干事"工作机制,既让年轻干部得到了历练,又在党委、政府与村民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能够当一名村干事,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而作为谷中村的‘媳妇'到谷中村当村干事,我更不能对不起我的‘公公婆婆们'。"贵阳市花溪区马铃乡谷中村村干事吴仕启在给党委汇报村干事工作时如是说。自2013年8月以来,为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探索一条有效解决农村、农业发展、农民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4月,六盘水市扶贫开发局选派我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乡牛场村驻村扶贫。如何让牛场村摆脱贫困,是我驻村工作中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为了摸清牛场村的基本情况,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走街串户了解村情,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意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难题。驻村期间,我走访了牛场村13个村民组共计2900余人,总结了牛场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思想意识落后、缺乏专业技能、发展启动资金欠  相似文献   

4.
寻访宋学义     
1951年10月下旬的一天,县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在转业、复退军人中查找一下沁阳是否有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我接受任务后,一方面布置在全县各乡镇挨村排查,一方面亲自在县直机关访查,经过一段紧张工作,终于在残疾军人名册中发现了宋学义的名字。 宋学义家住北孔村,此村离县城十多里。我和另一位同志经过1个小时的徒步跋涉,来到北孔村。 一位农民听说我们是来找宋学义的,说:“宋学义是我们村的农会主席,我领你们去!”他一边走一边说:“宋学义回来这几年,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谁家有了困难,他都主动登门帮助解决。他的残疾金,大部都救济了困难户,弄得他家的生活比全村最困难的人家还紧张。要说他是一般的残疾军人,哪来那么好的高贵品质?”这位农民的一番谈话,曾使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2月28日,55864名干部带着行李,带着"帮扶农村、同步小康"的任务与梦想,向基层一线走去。他们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他们为群众解决最关心的问题,出谋划策,帮助发展;他们用真心换来群众的赞誉,同心同苦,扎实务实。他们虽然来自各个地区,单位不同、层级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村干部"。  相似文献   

6.
<正>省委省直工委把做好农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载体,这对促进党员干部下基层、进村户、走进老百姓,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三严三实"要求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贯彻省直工委部署,工委驻正定县西辛庄村工作组进驻早、定要求、严律己、谋长远、干事实,扎实推进驻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定要求。为使帮扶工作赶有方向、学有目标,工作组在进驻村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  相似文献   

7.
正"既然找到了帮助村民致富的路子,那就要把魔芋种植产业发展好。农民看重的是实惠,我带头示范种植,种植成功了,那他们自然会跟着我种。"赫章县朱明镇发开村党支部书记陈效说。2015年,陈效退伍后回到家乡,村里依然交通闭塞、房屋破旧、土地荒废……恰逢支部换届,发开村老支书找到陈效鼓励他竞选村党支部书记,希望他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农五师八十三团工会把"关爱农民工、维权农民工"作为"农民工援助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关爱帮助困难农民工群体,收到显著成效。一是困难帮扶救助。团工会帮扶中心先后两次救助了70名困难农民工和30名困难农民工子女,解决了他们生活困难和子女就学问题。二是提供就业帮助。对就业困难的农民工群体团免费提供就业咨询服务,无偿提供就  相似文献   

9.
党建动态     
庆阳市抽调后备干部驻村指导先进性教育为扎实推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农村工作再上新高度,庆阳市抽调154名县处级后备干部进村驻户,了解社情民意,捕捉致富信息,真诚帮助村党组织和农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韵目标上来。同时  相似文献   

10.
正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谭家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海猛:今年3月30日,我从一只"归雁"变成了"领头雁"。每天在工作之余,我都要到贫困户家里拉拉家常,问问他们的生活状况,有困难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记到本子上,尽快予以答复。通过一次次贴心交流、暖心帮扶,我与贫困户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都拿我当自家人,我们一起笑、  相似文献   

11.
孙中全 《先锋队》2011,(18):24-25
不久前,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部分村民到市纪委上访,反映村主干的问题。对这个事件的深入调研,引深了我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理解,引发了我对解决农村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处理农村问题的核心是维护农民利益,只要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结合其他基层上访问题,我认为维护农民利益、解决村民上访问题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大大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还有不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有的职工因企业破产下岗失业,有的农民缺少致富门路依然贫困,有的群众年老多病或因病致贫难以解决医疗甚至温饱问题等。他们是社会上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领导干部要乐于结“穷亲”,同这些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在30多年的育人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尤其对那些后进生,应把他们当作朋友,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用耐心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 有一次,我班上一个叫李芬的学生丢了50  相似文献   

14.
一是温情关爱,增进交流。统一安排大学生村官在乡镇食宿,与乡镇机关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发放体检卡,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定期召开“谈心会”,由县委领导、乡镇领导、村支书和大学生村官面对面谈心交朋友,通过座谈,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向他们传授农村工作经验,鼓励他们先做农民,再做“村官”。  相似文献   

15.
杜浩 《党的建设》2013,(8):26-27
6月12日一大早,敦煌市七里镇农民党员技术服务队队长牛新军就来到南台堡村的红提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一时间,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问这问那,寻求技术帮助。“只要打联系卡上的电话,牛队长随叫随到,小问题电话解决,大问题现场解决。我们种葡萄最大的困难是缺技术,党员技术服务队让我们懂得了啥叫标准化生产。”村民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中央领导提出的“党要管党”、党委书记要成为党建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我选择了四个各具特点的村作为长期党建联系点,与镇(办事处)、村两级班子一道,共同探索,做了一些实际工作。一是抓住龙头,帮助建好班子。老百姓口头流行两句话“群众要致富,全靠党支部”,“农民奔小康,支书把家当”。把近年发展快的村和长期无起色的村进行对比,的确是这样。所以,为老百姓选好一个支书,建好一个班子,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龙头。我联系的四个村中,坪乡村班子健全,战斗力强,深得民心。我主要是与他们谈心,要求班子成员不断提高政治…  相似文献   

17.
<正>李子林系矿山镇李石门村人,195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1月当选为李石门村党支部书记,现任邯郸市政协委员,武安市人大代表,在李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李子林实现了六届连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李子林搞过运输、纺织厂、养殖业,并在煤矿任过矿长,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每个岗位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吃苦精神,他工作中虚心学习,积极进取,服  相似文献   

18.
南充市各级党委"一把手"6200余人深入全市5700多个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为16万农村党员上党课.为帮助文化程度低和行动不便的党员学习,他们深入农户,将党章、<农民党员先进性教育通俗读本>和<农村实用技术简明手册>等资料送到党员手中;为解决好贫困党员生活难、学习难问题,他们想尽办法送资金、送技术、送学习资料,帮助规划致富项目,解决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和就业难等具体问题.目前,全市共有5983户贫困党员解决了子女上学难问题,有11736户贫困党员找到了致富项目,解决了致富项目启动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千金乡丁家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这一年多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出"校门"进"农家"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工作开展起来特别困难。为了更好地让村民认可自己,让大家相信自己,我和村干部到村民家里走访,了解村民生活基本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难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00,(5):29-29
按照省委的要求,1998年我室领导及处级干部与互常申背荫河镇兰旗村五户农民结成了帮扶对子。两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每逢春播、年关之际,及时将残、物资送到贫困户手中。同时,帮助其制定脱贫计划,提供精神和科学技术上的帮助。1999年4月,室主任赵培兴重感冒情况下,及时在春耕前赶到贫困户孙玉生家,帮助制定脱贫计划,解决当年投入选项和资金等问题,使孙玉生尝到了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