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穿越白桦林     
走进京郊怀柔境内的千亩白桦林,我见了很多,听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本是要写篇《穿越白桦林》散文的,可到了坐下来动笔时,却只在纸上写了这么一句:“白桦林是大自然馈赠给这里的一笔遗产”.就再也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2.
立梅 《新青年》2007,(11):20-21
1大学校园里总是有着秘密的,对于细心的我来说,发现秘密其实不过是很容易的事情。刘莹总是跟我抱怨说,这个地方真是没劲,找不到一处好玩的地方。我听了,没有做声。其实我发现了一个很隐秘的所在,只是刘莹没看到而已。那是宿舍楼后的栀子树,我留意它已有些时日了。那棵树长  相似文献   

3.
一棵大树,在我的心中一直高高地耸立着,那是一棵我在异国它乡看到的大树,参天耸立,叶碧花洁。它的照片一直珍藏在我的影集里,常使我浮想联翩,思念无限。那是我到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考察工厂时,陪我同去的陈先生说:“这里的裕廊山上,有一个名人公园,公园里有世界上各国领导人和名人来访时栽的树。邓小平先生植下的那棵海苹果树,我们把它称作吉祥树、友谊树,常吸引许多人来此拍照。”一棵名人植下的树被许多外国人作为吉祥树、友谊树,这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于是,在考察工厂之后,我便怀着急切的心情,随陈先生驱车来到了裕廊山。裕廊山,山不高,但…  相似文献   

4.
利民 《新青年》2006,(1):6-7
我是在一个镇上读的高中,学校后面是一带高冈,过了高冈是一条细细的小河.冈上长满了白桦树,而校园里却是十几株高大的槐树,夏天时,我们常坐在槐阴里谈天说地,看远处的白桦林随风轻舞,用心珍惜着忙碌的青春中的片刻清闲时光.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记得十八岁的春天,日光温暖,明晃晃的阳光柔软的倾泻而下,学校的白玉兰丰腴地盛开了一树又一树,风一吹,连带着饱满了白兰的歌声……(一)歌不惊人死不休我一直记得十八岁的春天,日光温暖,明晃晃的阳光柔软的倾泻而下,学校的白玉兰丰腴地盛开了一树又一树,风一吹,连带着饱满了白兰的歌声。白兰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刚开学时每天都穿一件黑色短袖,搭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因  相似文献   

6.
要是不仔细着,没有人会发现这棵柔弱的树. 它长于一处被废弃的破院子里,两米来高,枝桠瘦骨嶙峋,开始泛黄的叶片零零散散,要不是树身挨着墙沿,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枯萎而亡.一日晚上,风掣电闪,倾盆大雨,温度骤降10多度.经过那处废弃的小院时,我突然发现:墙倒了.而那棵树也就歪在那里,随风摇晃,样子凄惨不堪.我叹气:"哎,兴许今年的这个冬天是它生命最后的期限了."  相似文献   

7.
这个城市的街道上,开满了木棉花,一树一树,没有叶子只有花儿,热闹而纷繁,染红了半边的天空。一个人在这里漂泊,心中的凄惶,孤单,还有茫然,伴随着淡淡的乡愁,把一颗心拥挤得没有一丝缝隙。是那些美丽的木棉,让我忘记了心中的不快,忘记了食无粥,居无所的窘迫。  相似文献   

8.
生命中的树     
在我的生命里,充满了对树的依恋.那种依恋.仿佛是一种对慈祥母亲的亲近.我的窗前,长有一棵槐树,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蓬蓬勃勃的枝叶便透过阳光,满屋的叶影斑驳.我觉得,每一片叶子都过滤着我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包利民 《新青年》2005,(1):12-13
我7岁时全家搬到了另一个村子,那个村子更穷,破败的草房,荒芜的土地。只是树特别多,几乎每家的房前屋后都长满了树,是那种高高的钻天杨。住了一段日子,邻家夫妇喜得贵子,我们都去祝贺。当时正是春天,他们一家人正在前面的园子里栽树苗。父亲上去帮忙,一边栽一边问:“怎么栽这么多树啊?”男主人笑着说:“我们这里穷,孩子长大后没什么钱给他们办婚事,所以谁家生孩子都栽树,栽22棵,因为一般孩子到了22岁就该成家了。那时树也成材了,或卖些钱,或打些家具。当父母的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听了这话,我飞快地跑出院子,在有树的人家数着,果然大多是2…  相似文献   

10.
1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薛米读大三的那一年,课程很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吃饭聊天,购物逛街,或者谈恋爱.春天,白玉兰开的一树又一树,全宿舍的女孩子都提着裙角兴奋地跑下楼去,她们有罗密欧等在楼下,骑二八自行车,载她们摇晃着穿行在校园.  相似文献   

11.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秋天,学校的木樨花开了一树又一树,黄色的小朵小朵的木樨花,零零碎碎却饱满地盛开了,整个学校都浓郁香甜。任良陌的纸飞机从五楼摇摇晃晃地飞下来,不偏不倚的落在穿格子裙女生的面前。我看着她茫然地摇摇头蹲下去捡起纸飞机,胭脂红晕染了脸颊,她有点害羞有点生气地扔下纸飞机,跺着脚跑开了。楼上窗台后的任良陌一脸坏笑满意地走开了,我竟也跟着笑了,于是没有佩戴校卡的学生趁机又溜进去好  相似文献   

12.
    
下雪了,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是夜里下的,悄然无声,我们都在熟睡,不知道下雪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才发现下雪了,地上一片银白。我的心情十分爽畅,我喜欢雪,喜欢雪的晶莹,喜欢雪的美丽和透彻,喜欢雪的柔和与纯洁。人们常说雪后寒,其实雪后并不寒,天空被雪花洗涤得一片苍蓝,阳光和煦。今天是个好天气,我从家出来,走到街心公园。正值隆冬,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凋零了,可是我看到光禿秃的树上挂满了雪花,特别是松树上堆满了雪片,雪片虽多,并不臃肿,枝枝叶叶上都镶嵌了一层白雪,疏密均匀,哪儿也不多,哪儿也不少,像是精美的玉雕雪树工艺品。  相似文献   

13.
他说:“我是你心灵上的一颗树,你就是邪树上的一朵花”。那树是怎样的一颗树?它是怎佯生长起来的?邪花是怎样的一朵花?那花是美丽的还是快乐的?记得我的家乡有许多老核桃树,是本家的几位爷爷栽种的,从一棵小树苗,历经一百多年,现在邪树高高大大的,枝枝杈杈蓬蓬杂杂地伸展着,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此次俄罗斯之旅,最惬意的是乘坐游轮徜徉在伏尔加河上。从莫斯科河码头登上"月光曲"号游轮时,已是傍晚时分。俄罗斯船长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词后,俄式大餐晚宴开始了。拿起刀叉品尝美味时,游轮鸣笛起航了。刚离开码头进入主航道不久,餐厅阔大的玻璃窗外,岸边一片晚霞中的白桦林映入眼帘,仿  相似文献   

15.
青钱枊     
正在北京家中,我剪开一个来自江西修水的信封,一张绿色的卡片映入眼帘,几片柳叶衬托着盈盈的茶杯,一缕馨香似飘了出来。哦,这是朋友寄赠的"青钱柳"优惠购茶卡。小小的"绿卡",把我的思绪一下拉到了江南的暖暖秋色中。平生爱树,树中喜柳。民谚云"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是报春树。幼时读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就想那一定是写柳树的,因为家中小院里的柳树就长着细  相似文献   

16.
木棉花又开     
阳春三月,又是木棉花开的季节.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木棉花还是在十年前,那时候,我初来乍到广州城,正在街上闲逛.忽然,身边的路人惊叫道:"看,木棉!"我顺势抬头仰望,见路边耸立着一株高大挺拔的树,姿态明显与众树不同,那树形魁梧,枝干舒展,在没有一片树叶的枝头,开满了火红的花朵;那花的质地如同蜡质,色红如血,硕大如杯……路上来往的行人都现出欣喜的样子而纷纷驻足观望,难道这木棉花的魅力也能同时吸引着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吗!?  相似文献   

17.
想当年,外祖母也是悉尼小有名气的裁缝和时装设计师,她在悉尼有名的富人区邦才海滩附近开了一家时装店,整个东区的各界名流都时常光顾她的小店,她收费低廉,但时装的品位却一点都不俗,所以大家都喜欢她的小店。即使在那个时候,富人们也知道物美价廉的道理。我一直叫“姥姥”而不是“外祖母”,她还有另外一个崇拜者,是一个年轻的希腊女裁缝,有一天,姥姥和这位希腊女孩在一起吃午餐,姥姥剥开了一个橙子,发现里面长了一个绿色的叶子,就像一个小小的橙子树长在里面一样,那位希腊女孩子兴奋地对姥姥说“:橙子树就是那样生长的,如果你把它种起来,它…  相似文献   

18.
七年前,我在中朝边境的南岗山区当护林员,当地几乎没有人烟,一望无际的全是山和树.大森林的博大和深沉深深感染着我,我救助过许多动物,并和它们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19.
五花八门     
《新青年》2007,(11)
可爱的小学生照样造句1.题目:(树呀树呀)我把你(种下)小朋友写:(汤圆汤圆)我把你(吃掉)老师评语:真是可爱……2.题目:一边……一边……小朋友写: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老师评语:他到底要脱还是要穿啊……3.题目:十分  相似文献   

20.
水做的凤凰     
丁立梅 《新青年》2007,(11):11-12
一坐上从上海开往吉首的火车,我千里迢迢,去凤凰。是午后时分,天空不是很透明,有淡淡的阳光。车子经过一些村庄、树、庄稼、房子。还有一片荷花地,大朵的荷花正半开着,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我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读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我读到这样的几句话:"橹歌太好了,我的人,为什么你不同我在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