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哩!"这是在平津战役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毛泽东说的话."罗长子"就是指罗瑞卿.其实毛泽东与罗瑞卿的身高相差无几,他这句话更多的是表明他对罗瑞卿的信任.在考虑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人选时,毛泽东亲点了这名南征北战、几经生死的骁将.罗瑞卿才卸戎装,又穿警服,走马上任,成为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公安部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这是一个新建立的部门,一切都是未知数,而公安系统是新中国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必须选最合适的部长。毛泽东点了罗瑞卿的将,说相信他能干得最好。罗瑞卿干得果然出色。解放初期,全国,尤其是北京,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在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公安部开始大规模地清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进行反动党团登记,缉捕流氓盗匪,查禁烟毒,封闭妓院等。罗瑞卿为社会治安的好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到某市问起治安情况时,汇报者自豪地说,我们这儿主要的刑事案件就是有的工人…  相似文献   

3.
领袖轶闻(三则刘志刚罗瑞卿补站台票罗瑞卿在担任公安部长期间,有一次带随行人员去火车站接人,因为进站迟了,工作人员跟检票员说了声,未买站台票,就进去了。返回的路上,罗瑞卿才知道了这件事,感到很不安。他把接来的客人送到住处后,立即对随行人员说:『现在你坐...  相似文献   

4.
吴跃农 《党史纵览》2002,(12):26-29
罗瑞卿成为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兼北平市公安局局长。毛泽东对他说:“我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 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罗瑞卿率部进入北平,按照中央军委的决定,稍事修整,准备向西北进军。5月4日,正当部队欲起程出动时,毛泽东在香山致电在青岛休养的罗瑞卿,电文是:“部队开动时,请来一叙,部队工作找人代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无数的革命前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怀着必胜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将生死置之度外。罗瑞卿将军就是这无数革命先辈中杰出的~员,在他戎马住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次让人惊心动魄永远不忘的经历。1931年《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ZO万大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围剿”。5月16日,已任红11师政委的罗瑞卿与师长曾士峨奉命率部迅速抢占观音崖隘口阻击敌人。师部就设在观音崖山顶稍下的一间矮小的房子里。罗瑞卿素以作战勇敢而著称。战斗一打…  相似文献   

6.
青砖的外墙,乌漆的大门,石库门的楼房。 一座历尽沧桑的建筑,见证着一个崭新历史的开启。  相似文献   

7.
曾文友 《党史博采》2004,(10):26-27
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们从西柏坡进入北平后,立即着手新的国家政权的建立。1949年5月1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电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政委罗瑞卿说:“部队开动时,请来中央一叙,部队工作找人代理。”6月初,罗瑞卿向已经到职的继任政委李志民交代了工作,与司令员杨得志等话别后,便与徐向前同乘一辆火车奔赴北平。罗瑞卿到北平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首先找他谈话,要他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在政府建制之前归军委建制)。罗瑞卿当即提出,希望随四野南下,并认为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出任公安部长更合适。…  相似文献   

8.
罗瑞卿的残腿,邓小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时时提醒罗瑞卿说:“老罗,你身体要紧,不要太拼命了啊!” 罗瑞卿却总是一笑置之 1975年8月,也就是八一招待会后,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在这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从牢狱中“解放”出来的他,一直在福建治腿。  相似文献   

9.
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在工作中坚持“三不”原则。第一是不居功。公安部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每次总结工作,罗瑞卿总是把成绩归功于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归功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归功于全体公安  相似文献   

10.
有幸捧读《罗瑞卿论人民公安工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犹如重温这位公安部老部长那句句铿锵、极富感染力的教诲。这本书反映了建国以后在党中央、毛主席直接领导下开创的公安工作道路。书中许多带普遍意义的内容对今天的公安工作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其中着笔最浓、文字最多、最富感情的是有关公安群众路线的论述。全书66篇文章,讲到群众工作、群众路线的就有42篇。罗瑞卿同志领导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光辉实践及其在理论上的深刻论述,显示出他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相似文献   

11.
一1 96 9年的初春 ,北京西郊 ,春寒料峭 ,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 ,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 ,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俄式别墅小院 ,更显阴森、孤寂。这座小院看上去虽不起眼 ,但在它的四周却有 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 ,墙上还架着一米多高的电网。而那院墙内的树木已长到十几米高 ,把院内占地约70 0 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和后小院平房遮盖得严严实实。对于刚从江苏入伍来到首都警卫第 1师第9连执行监护任务的新战士茅飞来说 ,凭着感觉 ,他猜想小院里关押着的绝非等闲之辈。是的 ,这座高墙围绕的小院 ,白天黑夜大门紧闭。黑漆大门…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6,(10)
罗瑞卿智识日本特务西安事变后罗瑞卿保卫周恩来去西安。那时的西安,治安状况相当差,罗瑞卿日夜为周恩来的安全操心。周恩来住的张公馆附近新开了一家牙医诊所,如此动乱之机,开牙医?又在如此萧条的街道?罗瑞卿立即布置调查。调查人说开业的是老牙医,早要开,因整修...  相似文献   

13.
1954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借来秦皇岛考察工作的机会,到山海关游览了万里长城。随同游览的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轻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和中共天津市委书记黄火青。 这一天阳光灿烂,春风和煦。毛主席一行  相似文献   

14.
如今,在农五师八十九团住楼、健身、旅游已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新时尚。近几年,八十九团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很多老年人告别了几十年的旧平房,住进了宽敞温暖舒适的新楼房,结束了烧柴、烧炉子的历史。随着家居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追求健康,在文化广场、健身广场,随时可见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舒云 《红岩春秋》2006,(1):46-47
毛泽东曾说,罗瑞卿是阎王点了名都不去报到的人。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者的鲜血流成了河。罗瑞卿一心要搞军事斗争,拿起枪跟反动派干。他多次向党组织提出要到苏区从事武装斗争。于是中共中央军事部派罗瑞卿到湘鄂西的贺龙部队。罗瑞卿坐船到了宜昌,与当地的地下党接上了关系。但是,注定罗瑞卿要经受磨难,宜昌与湘鄂西的贺龙部队中断了交通。罗瑞卿在宜昌等过了春节,断绝的交通还没有恢复。当地不好隐蔽,他只好奉命又返回上海。一直等到1929年3月,井冈山的红军在毛泽东率领下,打下了汀州,罗瑞卿又被派到闽西红四军。这一回罗瑞卿如愿以偿。打仗,就意味着要流血牺牲,这一点罗瑞卿早就做好了准备。枪林弹雨中危险多了,最危险的一次,是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中的观音崖战斗。师指挥所设在挨着山顶的一间老乡看山的矮小房子里,政委罗瑞卿个子太高,进出都要低头,特务连连长杨得志叫战士砍树,另搭了一个棚子作指挥所。战斗打得相当激烈,敌人两个军的兵力向我猛扑,山头上炮火连天,刚搭的小棚子也被炸塌了,幸亏曾师长和罗政委在棚子外面观察敌情,没有被压在里面。罗瑞卿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全神贯注地观察战场上的变化。子弹就在耳边吱吱地叫,杨得志亲眼看到,罗瑞卿一...  相似文献   

16.
方喜保 《湘潮》2006,(4):56-56
1959年5月25日至6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派,率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冶金工业部基建司司长李非云、公安部办公室主任刘复之,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到邵阳地区视察钢铁生产情况。他先后视察了涟源钢铁厂等12个铁厂,斗笠山、金竹山等5个煤矿。肩负重托的  相似文献   

17.
明红 《党史纵览》2003,(4):45-46
上海西区,幽静的武康路旁有一座花园洋房。文坛泰斗巴金居住在这座楼房里已经40余年了。 近年,巴公的生日基本上都是在上海华东医院度过的。上海各界每年都为他的生日祝寿,四川方面则派他的侄子李舒代表家乡的亲人专程去上海祝寿。一到他的生日  相似文献   

18.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湖北武汉工作刚刚结束,就在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和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陪同下,第一次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湖南湘潭韶山。  相似文献   

19.
1965年12月,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因“反对突出政治”、“篡军反党”等“罪名”被打倒。 1966年3月,罗瑞卿又被扣上了反党反毛主席的罪名。一向对毛泽东忠心耿耿的大将受不了这个屈辱。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决定以死抗争。3月18日,罗瑞卿推开家里3楼那扇通向楼顶平台的小窗,费力地跨过去,走上楼顶的平台。此时此刻,在大将的头脑中,生与死在激烈地搏斗着,直到他从楼顶平后上跳下…… 救护车把罗瑞卿送到了北京医院,他苏醒过来了。这一次,大将没有死,只是摔伤了一条腿。在周恩  相似文献   

20.
林木 《党史博览》2007,(2):28-29
她是一所独特的大学,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正常的教学环境,但她又有其特有的魅力:授课教师有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秦宪,以及外国人李德等.因此,她吸引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各地无数的知识青年.她就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1月29日,在延安北二道街上,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了.朴实无华的大门上甚至没有一块像样的校名牌匾.直到1938夏天,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才决定装饰一下抗大校部的大门.罗瑞卿派谭冠三找人写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共16个字,分别挂到大门上方,贴在大门两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