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梅花鹿是野生动物,人不易接近,诊疗其疾病、锯茸和实验研究都有一定困难。所以解决保定方法就成为重要问题之一,保定的好坏是决定诊疗效果、安全锯茸和顺利进行实验研究的关键问题。过去对梅花鹿多用吊圈、夹圈等保定方法,不仅费人力多,而且也不便于诊疗疾病和实验研究,还不够安全,往往发生伤鹿伤人事故。 关于梅花鹿的化学药物保定法,国内外都有不少的报道,但在使用方法和安全有效上还  相似文献   

2.
氯化琥珀胆碱是一种骨骼肌松弛药,服用后能使动物肌肉松弛丧失反抗能力但意识清醒。该药应用鹿的锯茸时间不长。1980年我们采用麻醉枪注射氯化琥珀胆碱锯茸取得了一定成功,由于该药的锯茸剂量与致死剂量极为接近,安全系数小,加之梅花鹿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药物剂量不易掌握,造成20余只死亡和危症。从1981年起,我们采用药原液查滴法计算剂量并由人直接对鹿注射,从而找到了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实用的给药方法。4年来,用该法共注射梅花鹿418只次锯茸,无一死亡和危症,茸完好率100%。  相似文献   

3.
眠乃宁注射液是由二甲苯胺噻嗪等药物经优选配比组成的新型麻醉剂 ,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动物的麻醉与保定。 2 0 0 0年7月 2 1日 ,笔者用该药对永靖县龙汇山特种动物养殖园饲养的 1头公梅花鹿和 1头公马鹿进行了锯茸麻醉保定的效果观察。  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眠乃宁 :由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生产 ,批号9910 19,为 2mL/支注射液 ;苏醒灵 4号 :与眠乃宁同一产地 ,批号 9910 11,为 2mL/支注射液。1.2 动物 公梅花鹿 6岁龄 ,公马鹿 2岁龄 ,均为临床健康 ,体重均约 10 0kg。1.3 方法 采用颈部肌肉快速注射眠乃宁 ,按 2mL/10…  相似文献   

4.
司可林 (氯化琥珀胆碱 )为肌肉松弛类药物 ,常用于对动物的保定等。目前许多鹿场改用眠乃宁进行锯茸时对鹿的保定 ,因该药具有安全范围大、适合吹管使用及有特定的拮抗药而被广泛应用。我场根据司可林与眠乃宁价格悬殊、用自制长杆注射器使用方便等特点 ,在准确掌握司可林剂量的前提下 ,保定待锯茸鹿 968例 ,无 1例事故发生 ,取得较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待锯茸鹿 均为本场饲养的塔里木马鹿 ,年龄为 0 .5 3 .0岁 ,临床检查健康状况良好。1.2 司可林 由上海海普制药厂生产 ,每支安瓿含量为 10 0mg/2mL,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为…  相似文献   

5.
复方噻胺酮对马鹿锯茸保定的试验近两年我们用复方噻胺酮麻醉马鹿进行锯茸300余头次,安全可靠,省时省力,麻醉鹿苏醒快,无一例死亡。药品及使用方法15%复方噻胺酮及苏醒3号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麻醉剂量为每100kg体重肌注1.5ml,苏醒剂每头鹿静...  相似文献   

6.
特效生茸宝对鹿生理生化指标及鹿茸品质的影响贾忠山,关天颖,闫凤周,衣宏岩,陈巍,王守富,赵成,冯景阳(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特效生茸宝是由丹参、赤芍、黄芪、白术等中西药组成的复方药物添加剂,近年用于养鹿业的生产实践,对三、四、五锯梅花鹿具有明...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 ,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某鹿场对 2 0只马鹿用静松灵与眠乃宁进行了麻醉锯茸效果比较试验。静松灵组 对 6只马鹿先用 3mL/只静松灵肌肉注射 ,无麻醉表现 ,再注射 3mL/只 ,仅出现摇摆而未麻醉 ,10min后又注射 4mL/只 ,鹿才完全麻醉 ,保定锯茸、注射疫苗后 ,肌肉注射苏醒灵 2mL/只 ,2~ 4min苏醒。眠乃宁组 对 14只马鹿用眠乃宁 2~ 4mL/只肌肉注射 ,1次给药后 5~ 8min即完全麻醉 ,保定锯茸、注射疫苗后 ,肌肉注射苏醒灵 2mL/只 ,约 1min苏醒。小结 用眠乃宁进行马鹿麻醉锯茸比用静松灵效果好 ,不但用…  相似文献   

8.
马鹿黑茸病是产茸公马鹿的一种新陈代谢疾病 ,常见、多发于饲养户拴养舍饲鹿群。以产茸鹿的茸角黑细短小、畸形、茸毛稀疏或无茸毛为主要特征 ,当地群众谓之黑茸病。病鹿茸角质量劣、产量低 ,且药用价值不高 ,往往滞销 ,使饲养户蒙受较大经济损失。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则连年发生 ,严重者可导致产茸鹿死亡。近年来 ,笔者曾诊治该病 3 17例 ,治愈率 10 0 %。1 患病鹿群饲养管理概况秋、冬、春季粗饲料为风干玉米秸 ,每日 5kg/头左右 ,利用率 40 %~ 5 0 %。全年饲喂的精饲料以玉米为主 ,个别饲养户在玉米中配以少量小麦或麸皮、油渣 ,每…  相似文献   

9.
茸鹿食盐中毒的诊断1996年2月,某鹿场因饲喂含盐超标准的饲料引起茸鹿中毒,并死亡1头公马鹿。发病情况吉林省某鹿场建于1994年7月,人工饲养茸鹿102头,其中马鹿41头(公16头,母25头),梅花鹿61头(公44头,母17头),分别在4个圈舍饲养。...  相似文献   

10.
鹿茸(Hartshorn)为中药珍品之一,入药历史至少有两千年。因其疗效卓著而倍受历代医家重视。在中药学经典中,从东汉以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到最新出版的《中药学》,鹿茸均属必载要药。随着野生资源的日趋减少,鹿茸主要靠人工养鹿而获取。目前我国茸鹿存栏,已超过30万只。然而,由于饲料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地区茸产量较低,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了大幅度提高鹿茸产量,降低其生产成本,我们以中兽医学理论为指导,根据茸鹿的生物学特性,选择纯植物性中药为原料制成增茸灵。经3年的系统研究证实,该产品对各地区、各种饲养条件下的梅花鹿及马鹿,均有显著的增茸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 为我园饲养的梅花鹿,共21头,其中公8头,母13头。分为两组,第1组4头公的6头母的;第2组4头公的7头母的。平均个体无大差异。 实验用料及方法 第1组用Ⅰ号料(玉米62,麸皮15,豆饼20,石沫2,食盐1);第2组用Ⅱ号料(玉米28,麸皮31,豆饼33,高粱5,骨粉2,食盐1)。各饲养1年,青草足量供应,每头鹿平均每天供应1.25公斤。 结果 第1组动物食欲不振,食量小,公鹿产茸细,畸形多,4头共产二叉鲜茸1.6公斤,嗜毛严重,毛不顺,毛色不光泽,整体消瘦,6只母鹿屡配不孕,无一头繁殖。第2组动物膘肥体壮,毛顺有色泽,茸粗壮,产量高,4头公鹿共产两叉鲜茸2.5公斤,无异嗜现象,7只母鹿共生4头仔鹿。其中我们还每组各解剖1只年龄较大鹿,第1组的骨骼表面较粗糙,第2组的骨质坚韧光滑。  相似文献   

12.
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新疆农二师21团养鹿场出现了结核病。先后发病90只,发病率为42%,病死54只,病死率为25.2%,发病死亡的多为5~6岁成年鹿。有些患病鹿虽然不死,但影响生茸、产仔,降低经济效益,给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和消灭鹿结核病,从1989年9月开始我们根据细胞免疫的基本理论,对鹿结核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鹿的选择:选择1989~1992年,当年所产仔鹿和1~2周岁的鹿作免疫接种。 2.试验药物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有纯中药配制的饲料添加剂——增茸灵,在吉林龙潭山鹿场 ,对101只雄性成年梅花鹿进行实验,取借了单产增收鲜茸近0.45lg的显著效果(王绍维等1987),但增茸灵对鹿体机能代谢状况有何影响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鹿饲喂增茸灵对10种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测定,以探讨增茸灵促进茸鹿代谢,增加鹿茸产量的机  相似文献   

14.
为大幅度提高鹿茸产量,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强茸鹿体质,减少疾病发生,我们遵循传统的中兽医学理论,以中药为原料制成饲料添加剂——增茸灵。于1986年在吉林龙潭山鹿场,对101只雄性成年梅花鹿进行试验,取得了平均每只增茸湿重近9市两的显著效果。而且,受试鹿的体质、膘情等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鹿:选用体质、年龄及膘情基本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梅花鹿101只,随机分成2个组:试验组55只,对照组46只。试验时两组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15.
用于麻醉和制动鹿科动物的化学药物很多 ,近年来 ,我们选用氯化琥珀胆碱对马鹿进行麻醉锯茸 5 0 0余头次 ,均收到很好的效果。该药价格低廉 ,麻醉剂量小 ,作用迅速 ,且持续时间短。但该药毒性较大 ,有效剂量和致死剂量十分接近 ,我们经过仔细摸索 ,准确的掌握了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1 药品及用法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 10 0mg/2mL ,上海第十三制药厂生产。使用时以生理盐水作 5倍稀释 ,按 0 .1~ 0 .2mg/kg体重 ,于颈部或臀股部肌肉注射。2 麻醉效果观察药物注入鹿体后 ,一般经过 5min开始出现安静。有时来回走…  相似文献   

16.
发病情况 1988年4月24日,发现患鹿卧地,后肢无力,呼吸困难,鼻翼开张,可视粘膜发绀,但反刍和粪尿情况较正常。约1小时后,缺氧和呼吸困难明显加剧,当该鹿病卧躺倒后,听诊肺部呼吸音粗历,呼吸21~23次/每分钟;心音极弱且杂乱不清,心跳50~54次/每分钟,这种症状持续约2小时后,该鹿喘息加重,全身乏力、头颈无力抬起并且开始呕吐,随之鹿呈喷射状呕吐,以鼻孔喷出大量稀薄胃内容物,患鹿由于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17.
兽用镇麻新药二甲苯胺噻唑应用于新疆马鹿,具有使用安全,作用迅速,作用时间长,未见产生副作用及后遗症等特点。适用于新疆马鹿的镇静、镇痛、麻醉锯茸、运输、一般俯卧姿势手术、处理难产以及临床检查等,为养鹿业提供了方便条件。 (一)镇麻情况:新疆马鹿肌肉注射二甲苯胺噻唑,一般五分钟后发挥药效。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呆立,不愿走动,低头耷耳,嘴唇明显下垂,口流大量清涎,舌头外伸,随之四肢肌肉松弛,站立不稳,瘫软无力,自然倒卧。卧地后,反应迟钝或消失,呼吸加深,  相似文献   

18.
7月2日马来西亚政府最近对中国的影片进一步加以限制,禁映的有〈红缨刀〉、〈红雨〉,删剪的有〈驯鹿〉中“为革命养好鹿”一句旁白。  相似文献   

19.
大剂量保定2号对茸鹿肌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马再玉,肖映珍,袁厚春(长沙动物园410003)从1991年以来,作者连续3年对三种茸鹿进行大剂量肌注保定2号后,从静脉采血进行了白细胞检测,发现有明显的白细胞减少现象。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动物马鹿...  相似文献   

20.
农二师某鹿场饲养塔 里木马鹿700多头,1992 年6月鹿群发生了以败血 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60头,死亡24头,致死率4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学检查、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鹿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一)流行病学 该鹿场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东面,已有30多年的养鹿史。鹿场以玉米面、米糠、棉仔饼、苜蓿为主要饲料,全年舍饲。1992年6月3日至7月15日先后发病60头,死亡24头,其中成年公鹿22头,成年母鹿1头,周岁公鹿1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