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推进,党员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然而,当前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影响了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求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培育党员的主体意识,营造生动活泼的党内民主环境,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8)
党员主体地位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其本质内容是党员当家做主,其实现程度关系到党内民主建设,只有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才能为党内民主提供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动力源泉。本文以党员主体地位为视域,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提出实现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中党员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从而使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首要前提。党员主体地位的“缺失”影响到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从而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因此要认真评估分析机关党员主体地位的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推进机关党内民主建设,强化机关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唐晓清 《理论探索》2008,14(3):53-55
党员主体地位表现为: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是党的建设的主体,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揭示了党内民主的本质含义,即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以党员主体地位思想为指导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论述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党员主体权利受到忽视的原因,提出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举措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贝淳  游江 《学理论》2009,(14):227-228
尊重和提高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知识分子集聚地,确立和提高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对于新时期探索党内民主建设和有效推进高校科学、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党员确立主体地位的现状,同时也对提高和巩固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作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端木婕 《求知》2009,(8):6-8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的十七大就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它明确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着力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把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在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因此,研究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破解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内事务的主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基础,是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迫切要求。从现实的党内生活来看,党员权利的实际行使和保障与党章规定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必须培育和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规范党内民主生活、建立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孙明奇 《求知》2010,(1):11-13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着力点。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要求,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更需要党员主体良好的民主素质来支撑。党员的民主素质不仅是决定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基础。在党内民主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党内民主的理论、方法、途径,首先要在提升党员民主素质上下功夫,努力把党员民主素质建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