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这一波危机是在各国政府大力度救市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刚刚上台,新的巨额刺激经济方案刚刚实施,美国股市出现的剧烈暴跌和美国经济的全面恶化,表明这一轮危机远非政府所能救助,也远非在短期就能走出困境。这不但表明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也表明国际金融机构对这场危机的把握能力与驾驭能力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索沃危机的不断升级,世人不断发出疑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借口“人权”问题,对一个主权国家狂轰滥炸?在发生了包括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这样的一次又一次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维也纳公约和人道主义基本原则的所谓“误炸”错误以后,为何还要顽固坚持继续空袭南联盟呢?当清醒的人们剥开美国所谓人道主义的虚伪面纱以后,分析一下美国在科索沃危机背后的经济动因时,就不难找到答案。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政治和军事冲突的背后都具有经济利益的冲突。美国如此热衷于制造科索沃危机,也有其不可告人的经…  相似文献   

3.
于祖尧 《理论参考》2008,(11):54-55
“次贷”及其危机并不是美国经济局部的、偶然发生的问题,“次贷”实际上是美国经济的缩影,它所引发的金融风波可能是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先兆。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全球头号军事强国。从受种族冲突困扰的科索沃,到禁飞区内烽火不断的伊拉克,国际上的重大危机或冲突事件中,人们一般都可以看到美军的踪迹。美国法律要求联邦政府必须承担“维护美国的独立、主权、政治自由、价值观、领土完整和宪法...  相似文献   

5.
孙立平 《党政论坛》2009,(10):12-12
中国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但又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实质上,中国的危机并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危机过程。中国发生的还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即使没有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中国的这种生产过剩危机迟早也会发生。基本的原因,我曾经反复强调过,这就是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而如果这时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结构条件,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几乎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必然的伴生现象。  相似文献   

6.
近来,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集团调兵遣将,不断向南斯拉夫联盟发出军事威胁,试图以武力来解决科索沃危机。但是,美英空袭伊拉克的结局说明,动用武力只会加剧危机。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科索沃问题是南联盟的内部事务。在这个阿尔巴尼亚族人居多...  相似文献   

7.
周馨怡 《党政论坛》2009,(12):35-35
中国最大的危机是汇率风险 赫德森是美元霸权问题最权威的学者。在赫德森看来,当前的这场危机和1970年代初的危机十分相似。“危机导致各国政府都在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美元,但是只要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不发生根本改变,美元霸权的地位一直持续下去。”美国在1971年8月15日全面放弃美元与黄金(198,2.47,1.26%)挂钩,从此美国可以放任自己的国际收支赤字无限扩大,并通过美国国债吸收其他各国央行的盈余美元为其预算赤字融资,一举奠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的微观机制及其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阳 《理论视野》2008,(12):28-29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与扩散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分析这次次贷危机的形成与扩散的微观机制需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美国银行业为什么会发放大量的次级贷?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相似文献   

9.
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面临的困境表明,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甚至有继续恶化的可能过去的一周,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此轮风波缘起于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连日大跌。作为两家在美国住房融资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半官方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运营危机,两家公司的市值今年以来合计已蒸发  相似文献   

10.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的兴起,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改变,人类由此进入智能化时代。但在其价值彰显的同时,伦理的困境和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危机相伴而生,突显了人类价值自觉问题的迫切性。梳理价值自觉的概念、探析智能时代价值自觉面临的困境、建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平衡的培育路径,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生产力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国友 《理论参考》2008,(11):59-60
购买的美国国债不再是一种债权,而更像是一种“人质”和“抵押” 历史是面最好的镜子。通过考察以往曾发生过的两次重大危机.我们或许可以知道美国是如何应对危机的。第一次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面对各国争相抛出美圆兑换黄金的要求,美国的应对之策是尼克松总统断然宣布中止黄金和美圆挂钩。最终,美国以拒绝履行对其他国家义务的方式度过了此次危机。第二次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圆汇率的急剧升值。  相似文献   

12.
安志放 《求知》2012,(2):8-1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公共危机具有非预期性、巨大的危险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生活的运行。如何有效地控制危机发生,防止危机扩大或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这不单纯是应急管理领域的问题,更是如何对危机进行深入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万国华 《民主》2009,(2):26-27
美国雷曼和“两房”等上市公司的破产或被接管而引发的金融海啸或股灾,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全世界尤其西方政府除了联手动用行政干预接管,或者干脆动用公币直接入市购买上市公司不良资产或股权等“治标”手段外,应对危机似乎还没找到好的“治本”良方。笔者以为,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为如此严重的全球金融或经济危机,根本原因还是美国式公司治理法律机制或证券法律制度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把它当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领导班子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延续不断的长过程,是一件艰巨复杂的庞大工程。其中由各个或大或小、或虚或实的阶段或环节组成,它们前后衔接、相辅相成,共同为搞好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敏 《理论视野》2011,(11):32-35
尽管我国近几年粮食连年丰收,但潜在的危机依然存在,粮食安全面临许多困境。突出地表现在区域利益不协调、粮食比较利益低、耕地保有量不断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不断攀升、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物能源"的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等七个方面,为此作者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突破困境的九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目前,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的程度也不断深化和加重,我国外向型经济遭受到明显的外部冲击,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文彬 《学理论》2009,(12):1-1,54
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应对。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同在危机当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面临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西方国家面临的是流动性短缺拖累实体经济,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下降,导致生产萎缩、失业增加。原因主要在于国内消费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同时,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等问题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理论参考》2008,(4):25-26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记者: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主要有哪些启示? 汤世生:第一,金融创新本身会创造一些新的风险,美国次级债风波即反映了金融衍生产品内在的风险性,因此,一定要注意防范创新风险。第二,要更加突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在危机爆发之前,美联储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消极态度,任由问题恶化,这是次级债问题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应重新认识金融中介机构的角色和定位。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举措,在缓解危机和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着眼于解决美国经济的长期问题,启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25)
从6月10日南斯拉夫开始从科索沃撤出军警和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轰炸,科索沃问题的解决终于回到了联合国的轨道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规模战争虽然告一段落,各种冲突并没有停止,流血事件还在发生。科索沃是否能实现持久和平?本刊邀请新华社几位国际问题专家就此进行了座谈;本刊驻联合国记者顾震球、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吕其昌和阎学通或传来专文或接受采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施鲁佳(高级记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已告一段落,但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维和部队进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