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了“国民经济学”中劳动者非人化的观点,揭露了“国民经济学”与道德对立的假象,强调了劳动者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合理性,进而肯定了经济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促进作用。该经济伦理思想对于克服当下的拜金主叉与物欲膨胀的道德困境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呼唤低碳生活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仅有技术的支撑还不够,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澄清各种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误区。践行“低碳生活”,就要戒除各种不良的消费嗜好;践行“低碳生活”还要有制度作保障。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3.
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京津冀区域低碳领域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国家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的号召,在低碳领域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但依然存在合作意愿不足、合作协议的执行成果不佳和协作网络尚不成熟的困境。从制度性集体行动视角来看,主要受到差异化诉求、交易成本与合作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高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由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既关系生产方式的转型,也涉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戒除以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要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要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嗜好;要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每一次增长都是循环过程中某一环节的更新。经济发展是多种环套啮合系统,当某个环节滞后,失去对其他环节的适应,生产力就要暂时遭到破坏。经济运动每个网格、每个侧枝循环都不可忽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系统的循环,集中表现为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相互作用、相互平衡及螺旋式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超过居民消费的增长,增加国民收入成为“生产、分配和消费”循环中的击发性环节,由此牵动经济增长点的出现。在解决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之后,依据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以按劳分配原则及时向劳动者提供充足的消费基金,保证供需双方旺盛,是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经济 维护生态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低碳能源供应系统是21世纪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人类能源演化递进的规律就是从高碳向低碳再向无碳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中国已确立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必将为维护世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以及由能源的不科学利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凸现,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中央“两会”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双碳”目标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是推动技术进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引领,是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黔西南在践行低碳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存在低碳产业体系有待健全、低碳循环发展消费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等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其中 ,劳动者是最活跃最具潜能的主导性要素。而智力和情感意志因素是该要素的本质力量。以“以人为本”为宗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的活的灵魂 ,它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培养劳动者的情感意志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要以“三个代表”为根本指针 ;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立足于实际需要 ;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并应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劳动者是最活跃最具潜能的主导性要素。而智力和情感意志因素是该要素的本质力量。以“以人为本”为宗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的活的灵魂,它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培养劳动者的情感意志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要以“三个代表”为根本指针;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实际需要;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并应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危机的共同选择。中国石油上游业务面临新增油气资源劣质化加剧、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能耗高、新能源技术和传统油气开发融合不足及新能源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等挑战,需坚持党的领导和绿色低碳转型思想引领,加大油气开发降碳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进新能源一体化接替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供应链体系高效整合和新能源业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多措并举“稳油”“增气”“强新”,推进上游业务绿色低碳转型,积极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经济监督的有效手段,审计理所应当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碳审计便应运而生。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碳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并指出了其对我国发展碳审计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应对生态危机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城市,不仅要依靠经济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以及政策扶持,更离不开道德约束。深刻挖掘低碳城市发展的伦理基础,强化政府、企业以及公民的生态伦理责任,树立绿色低碳的治理理念、生产理念和生活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这是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4.
《海南人大》2010,(7):18-19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经济的停滞不前甚至衰退,世界各国正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化解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十一五”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生态省建设中,把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下,平台中规模巨大的底层数字劳动者的劳动境遇及其发展关系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社会团结。从平台“草根”直播劳动过程可以看出,“无内容”“无产品”“无流量”的底层主播的劳动过程生产了低端的数字空间。数字劳动生产的空间化促成了数字无产者的形成,同时积蓄了重塑空间正义的社会力量。生产过程的空间重叠、生产关系的空间分离以及数字劳动分工共同塑造了“数字茧房”,劳动者在空间实践中完成了数字空间再生产,这一过程也使劳动者自身无意识地成为“数字无产者”。数字无产者争取空间正义的实践也积蓄着“破茧成蝶”的力量,重构消费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表征空间是实现底层数字劳动正义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生态伦理学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解读生态伦理对于低碳经济的建设有积极意义,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内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明确阐述和论证了马克思生态伦理学基本理念和观点.梳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马克思生态伦理的内在关联性既有理论意义更具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 ,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中 ,作为决定因素的劳动者的素质对劳动过程有直接的影响。“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劳动者的本质力量———智力和情感意志因素施加重要影响 ,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也参与价值创造 ,也参与生产力的构成 ,是由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作用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是生产力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上,经济上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技术上的竞争,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铸造经济辉煌。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其中心则是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本文认为,第一生产力的核心是高技术,第一生产力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是高技术产品,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表现为高技术产品流通。有鉴于此,本文将科学技术视为“内生变量”,通过探讨高技术产品流通过程,把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研究推向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的视阈其实并不应该仅仅及于经济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活动同样需要顺应低碳的理念,实现低消耗陛和高持续性的追求。当前社会矛盾的频发体现了社会治理活动低碳化的必要}生和迫切}生。通过道德主体制度构建,实现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是改善人际信任度,推动社会治理活动低蒯匕的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生产力就其最基本的意义上讲,是由人和物两种因素构成的。其中.主体生产力,即蕴含在劳动者身上的智力、体力的总和,是生产活动中唯一能动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力最基本的第一要求就是劳动者本身。这就给我们揭示出一个问题,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忽视开发主体意识,发展主体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尤其是现代社会生产力是一个结构复杂层次众多的庞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唯有劳动者才具有活力因素。劳动者之所以具有劳动力,是因为他具备了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