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色浪潮”以急速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它唤起了我们的许多思考。老年人是“包袱”还是财富?老年人由于走完了人生的大半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理所当然地应当是我们社会的财富,然而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这就是健康。没有了健康,再有经验、再有才干,也难有所为,更不要说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还需要靠别人来照料,难怪有些老人被人视为“包袱”。中国1.2亿老年人口中,7O%属于7O岁以下身体尚好仍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大家知道,老年人口资源的开发是缓解老龄化负面效应,降低老年人口抚养比例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目前约占老年…  相似文献   

2.
小汽车在四川什邡市共和村小学操场上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西装革履,戴着眼镜,手柱拐仗的老人,他举目四望,发出由衷的感叹:“我终于回来了!”他就是从台湾归来的志愿军老兵周后林老人,回大陆是他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心愿。当妻子黄珍秀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高县文江镇石龙村新兴组59岁的村民段家明经历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旅程:辗转香港, 飞赴台湾,继承素未谋面的去台亲人段家林多达36万台币的抚慰金, 了却段家林回报亲人的遗愿。当段家明在台湾南投县从台湾张白初律师手中接过抚慰金时,老人的眼泪涌了出来。斯人已去,睹物恩情,老人喃喃地说着:"哥哥, 我来了,你的兄弟来了……" 至此,这笔从2003年8月就开始期盼亲人的遗产金结束了千日漂泊, 终于叶落归根,找到了归宿。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后的第二年,一位姓林的老人远渡重洋,从日本来到中国。这位76岁的老人叫林重行,是台湾杯性望族成员。此行的一个突出的目的,就是辗转北京和上海,弄清楚让他魂牵梦绕回国20年的两个女儿为什么这么多年间不给他写一封信,同时动员她们跟他一起重返日本。谁知,刚在祖国大陆落脚,周恩来总理就派人盛情而隆重地接待林重行老先生,并感谢他培养了这样两位爱国至上的女儿。诚恳的对话,热情的接待,使老人深受感动。他打消了忧虑,理解了女儿们的做法。临行前,他嘱咐坚定地留在祖国的大女儿说:“共产党讲理,好,你…  相似文献   

5.
文辅的故事     
杨济发  王宇 《公民导刊》2011,(12):48-48
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爱老人,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老人是我们的前辈,也是我们前行的铺路石,他们当年所创造的正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尽自己的全力关爱身边的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福寿双至     
台胞林玉增老人回大陆,与失散四十多年的女儿相聚,话没开口泪先流。在古都咸阳铁二十局管理处工作的芳美,见到父亲脸上已布满了艰辛岁月留下的深深痕迹,顿时悲喜交加。她和丈夫的共同心愿,就是让在异乡漂泊半生的老人安度晚年。餐桌上,林玉增老人不爱吃山珍海味,却要吃青菜、豆腐、玉米粥,品尝当年的家乡味。这可难住了女儿和女婿,因为这里的人们早已不喝玉米粥了,孩子更说不出玉米粥的滋味。但他们还是被父亲  相似文献   

7.
丁莹 《黄埔》2013,(4):56-57
早春三月的一个午后,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人员来到杭州金色年华老年公寓拜访黄埔十六期同学、中国远征军战士林士瀛老人。林老热情招呼客人落座后,慢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那峥嵘岁月……林士瀛,生于1918年农历7月19日,现年96岁。  相似文献   

8.
芳草园     
正确对待自己 ●肖斌 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着天降大任的伟人,也走着平平常常的普通人。虽然他们的才干和地位十分悬殊,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只看到伟人的成就而忽略了普通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工作岗位、重大任务、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从而不断增长干部的才干,是我们党培养人才的一条宝贵经验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12年的统战工作中,与统战成员交往中有许多感动人的事,其中,关于一双鞋垫的记忆常常让我想起。那是刚到工商联工作不久的事。我是1994年到工商联工作,那时商会刚刚成立,工作很繁忙,工商联主委李长喜不幸去世,工商联领导好几次抽空和我们一起看望李主委的遗孀。李主委的家在城郊的盘乐村,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就老人一个人在家,我们去多了,老人很自然地和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从此,每逢过年过节,我们都坚持到老人家里看看,与老人拉家常。在一次次的接触中我也了解了老人的丈夫李主委。李长喜是工商联恢复后的第一任主委,他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同时,我们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讨论提炼新时期班子的标准,以此来推进队伍建设,增进工作才干,改进干部作风。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15)
已过耄耋之年的孔令和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步履轻盈,得知我们采访,便一早在家门口等候,远远地便打来招呼,满脸洋溢的微笑是老人晚年幸福生活的最真实写照。简单的寒暄后,老人拿出自己珍藏的旧物,为我们打开了话匣。孔令和一生历经沧桑,却矢志不渝地揣着一颗爱国之心,曾倾尽家财贡献给国家。我们有幸将这些一一记录。  相似文献   

1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2005年的九九重阳节之际,重庆市黄埔同学会工作人员前往永川双石镇看望黄埔会员、年届百岁的世纪老人邹隐樵。在其家人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人穿过弯弯曲曲乡间小道,来到了坐落于田间竹林的农家小院,已是秋意渐浓时节,干净整洁的院落弥漫着鸟语花香、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走进邹隐樵老人的家,郭相彦秘书长快步趋前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转达了市委统战部领导和刘永庆会长及全体会领导对老人的节日祝贺和亲切问候,并敬送了蛋糕和寿礼。老人口齿清楚地连声说:“谢谢!谢谢!”见邹老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样子,我们不禁问起老人的…  相似文献   

14.
倪林 《中国残疾人》2012,(11):12-12
今年重阳节有媒体发起"我的父亲母亲.关爱失智老人"公益行动,"失智老人"这个对于我们来说的新词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里所指的失智老人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痴呆老人。父亲晚年时得了一次轻微的脑卒中后,思维表达行动便受到一定的影响。说话"啊啊"的张了半天嘴,还是不能准确地说出想说的意思,于是叹了一口气便不说了,每次看到这一场景我都会在心中泛起一股无边的惆怅。看病时医生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政策》2000,(5)
作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我,接触各种类型的报刊有很多,但对我们基层工作指导性最强、帮助最大的要数省委机关刊物——《政策》。特别是2000年杂志更耐读了,其指导性、针对性、可读性更强,对我们基层干部了解上级精神、借鉴外地经验、增长知识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回放2011年10月10日晚上7点左右,住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敬老院的曾一老人,吃过晚饭后在福利院附近的龙华路散步。该路段是双向8车道,道路中心由双实线分隔,并没有规划斑马线,老人在穿过马路时在中心实线附近被一辆银灰色微型货车撞倒,该车在不远处停了一会儿之后离开了。这一幕正好被柏合镇村民林先生看到,当时正在洗菜的他听到有碰撞声,而当他往事发现场看时,老人已经倒在了路中央,微型货车停了一会便开走了。"撞人了,赶快去救人。"林先生一边喊妻子救人,一边冲下楼去救大爷,下楼过程中听到"嘭嘭"的撞击  相似文献   

17.
为政工干部服务是政研会坚持宗旨、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们把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为他们分忧解难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首先,从提高素质入手,帮助他们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我们坚持政工人员的培训制度,每年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为了帮助更多的老人,在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工委及社区党委的帮助下,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我们所负责的那些老人,大多数是空巢、失独家庭、残疾、孤寡等类型。这些人群越是到了节假日,越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因此,志愿者们都会自觉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热情地陪伴在他们身边。我们还为老人集体过生日,看到老人开心的样子,志愿者从内心感到  相似文献   

19.
早春,新柳初绽,迎春乍放,天空澄净如洗。 在安徽舒城县的一条公路旁下了车,沿着岸柳成行的河堤,我们来到70岁的吴秀翠老人家里。日正中天,老人在灶上忙上忙下地做饭,许是从窗户上瞥见一行人走过来,老人忙迎出屋。省残联的冯银华副理事长握住老人的手问:“老人家,现在能看得见了吧?”老人脸上立刻绽出舒心的  相似文献   

20.
尹皓坤 《黄埔》2014,(5):33-33
正我心深处,有位世人敬仰的老人。她有着难以数计的儿女分散在世界各地。老人没有任何物质遗留给她的孩子们,而她的晚辈们却异口同声豪迈地说:"老人把她一生培植的崇高精神传给了我们,这是最珍贵的遗产啊!"这位老人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我心中的这位老人就是我的母校——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