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廉政瞭望》2012,(9):4-3
我曾经参加过法国总统的国宴,上菜是服务员端着盘子,大家吃多少取多少。一个法国大财团的老板请我吃饭,吃面包时,特别用面包蘸干最后一滴汤汁。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06,(6):23-24
吃的内容俄罗斯民族吃的东西几大特点:酸: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是酸的。冷:午餐时多数是冷盘。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都凉吃。冷饮吃得很多,零下30多度照吃冰淇淋。汤:午餐必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白菜汤等,夏天还有冰汤。“红菜汤”是一道有名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盘子笑了     
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光你盘子里面的东西,在盘子里,你会看见它笑了……加入光盘行动,拒绝浪费。  相似文献   

4.
众生吃相     
《党课》2010,(21):124-124
猴:猴子吃东西,不会像人那样吃完,更不可能珍惜。比如猴子抓苹果吃,抓到甜的,吃上几口就忙着抓下一个。抓不到甜的,吃一口就丢了。等到没吃的了,又回头捡刚才丢掉的来吃。猴子是聪明的,但终归是小聪明。  相似文献   

5.
“便秘时应该吃什么”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一般来说,以下几条食疗对策可缓解便秘症状。每餐有意识多吃主食,粗杂粮更好。很多便秘的人不敢多吃东西,其实吃得越少,粪便则越少,大肠内压力越小.便秘越严重,所以便秘时反而应当多吃饭。,主食(尤其是玉米、小米、燕麦片等粗杂粮)含有比较多的膳食纤维,能增大大肠内粪团的体积。刺激大肠蠕动。便秘时粗杂粮最好能占到主食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人欲无穷乎?     
我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但我常常忍不住怀疑:人的欲望真的是无穷的吗?就在前天,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从外地来,我请他吃饭。可能是餐厅生意好吧,我们虽然点了四个菜,可很久才上一个,上到第二个时,我们就已经吃饱了,我和朋友相视而笑。朋友感慨说:其实人的需求是很少的,你看,一点点东西就可以吃得饱饱的,却总是忍不住浪费,多吃多喝,多占多拿。是的,其实比较一下动物就明显了:动物似乎很少寻求温饱之外的需要,而且千百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人呢,也有古语这样说的:睡觉不过一张床,吃饭不过三餐。意思是人的基本需要其实是…  相似文献   

7.
科尔“舔盘子”的反思雷仓灯光夜读,看到一篇有关德国总理科尔舔盘子的文章。说是:一次,科尔在总理办公室招待中国客人进早餐,所食与西方普通家庭的早餐无异,除面包、果酱、黄油、牛奶外,每人只有两个荷包蛋。科尔在挑食蛋黄时把软蛋黄挑破了,盘子里流了少许稀蛋黄...  相似文献   

8.
改革的逻辑是什么呢?从我1980年代参与改革研究到现往,所谓改革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民间基层自发的活动,碰到困难,碰到不适应的地方总要把它“拱”开。比如包产到户,最早并不是北京有谁写了一个文件就包产到户了,而是农民觉得以前那个办法不合适,吃“大锅饭”多劳不多得,  相似文献   

9.
节制的智慧     
一天,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甜熏鱼端上来了,梁先生没有动筷子,他说他的血糖高,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冰糖肘子端上来,梁实秋也没有吃一口,他说,这道菜里面加了冰糖,他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朋友们都猜他一定不会吃,就没有放到他面前,没想到梁先生居然急不可耐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呢!”“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我才特别节制。”梁先生笑着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能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z/,所以必须计划着吃含糖的东西,把最大的‘余额’留给最爱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张卢 《当代党员》2008,(11):39-39
正当全国各地大力查处“奶粉事件”时,在重庆消费安全放心城市高峰论坛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披露了一个潜规则:“企业家不敢吃自己生产的东西。”他举例说,“一位浙江老板从不吃自己公司生产的八宝粥,我对此百思不解,对方私下告诉我,制作八宝粥的花生是两年前的陈货。”  相似文献   

11.
艾迪 《党课》2006,(2):80-81
小时候住在乡下,那时候物质供应匮乏,不要说鸡鸭鱼内了,就是精米白面也不是能够经常吃到的东西。记得到镇上的粮店去买粮的时候,每个人每个月三十斤左右的定量,其中大米只有几斤,剩下的,都是其他粮食,而红薯是最主要的。每次当我们吃米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在吃红薯.我不明白,还以为母亲喜欢红薯的味道,因为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红薯又香又甜,好吃,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她喜欢吃。因此我每次吃饭的时候经常时母亲说,这些红薯都是您的.您一个人吃吧。直到后来我才慢慢地懂得:原来,母亲也许爱吃红薯,但她那么多年拿红薯当饭吃,却并不是因为除红薯外不能吃其他的东西,也不是爱吃红薯到了每餐必啖的地步,那是因为什么呢?很简单,是因为爱,她爱孩子,她爱家人。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9,(8):59-60
草丫头在6月3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到韩国旅游,有些事让我心生惭愧。韩国的马路不比中国的更宽,但是路上车与车之间都留有足够距离。不像咱们这儿,红灯时,车与车基本是快咬到屁股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追尾。在肯德基,我看到韩国人吃完东西后。都会自觉地把吃剩的盘子和垃圾倒掉。而在国内,顾客吃完就走掉,剩下的是服务员应该做的。我们在韩国住的是四花酒店,相当于我们这儿的准三星。  相似文献   

13.
出差外地,在好友家留宿。那天,我们在大排档吃了夜宵,肚皮溜圆地回家。好友拿出两盒鲜奶,递给我一盒。刚要喝,她的婆婆忽然喊道:“赶紧吃点东西”,不能空腹喝牛奶!”好友拿出一片面包,给我撕了一点,自己又撕下一点。  相似文献   

14.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呼声高涨。一些网友发起“光盘”行动,呼吁人们晒出自己吃得一千二净的盘子,响应者源源不断。不少门店承诺向消费者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等。“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15.
赵蒙 《廉政瞭望》2014,(22):70-70
一个被我认为“小气”的法官朋友,在家庭变故时,居然只要了两样东西:一是工作近20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发表的各类作品,二是10多件价格低廉的衣服。这两个纸箱子,就是他的全部行李。 而这之前,他是非常“自虐”的。衣服全是过时的、打折的;吃的几乎是素食、美其名日减肥,一个烂手机老是断电也舍不得换,烟越抽越差,10块钱是永远的上限。总之,刚四十不惑的他显得很落伍、很没有男人味。  相似文献   

16.
换汤不换药     
快乐大叔 《党课》2007,(8):100-101
在外公干,大约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肚子不舒服,时间紧急,快乐大叔也顾不上滥用抗生素的害处,找了家药店去买氟哌酸。营业员便问:“想买哪个牌子、哪个厂家的、什么价位的?”说着从架子上拿下来了七八种药扔在快乐大叔面前。  相似文献   

17.
彭丹凤 《党课》2007,(9):87-89
案例: “五一”长假期间,市民刘爱民闲来无事同朋友一起逛街。当一行人来到某商场时,发现商场门口正在搞促销活动——吃汉堡包比赛。活动场地上一显著位置摆放着一告示,写明了活动规则:在不喝水的情况下,在五分钟内谁吃下汉堡包最多,就能得到精美礼品一盒。同时,该告示还写明了“自愿参加、责任自负”等字样。刘爱民一看,这是好事啊,不花钱白吃还有奖品,遂自告奋勇上台参加比赛。在朋友们的欢呼鼓舞下,他在规定时间内吃下了六个汉堡包,获得了冠军,得到了一份精美礼品。可他下台没走多远,便脸色发白、全身抽搐,并不停地呕吐。随行的朋友见状赶忙将其送进了医院。后经抢救,刘爱民脱离了危险,但消化道却受到了损伤,花去医药费和营养费共计5000元。刘爱民认为都是商场的过错,遂要求商场赔偿自己的医药费和营养费。商场则以“责任自负”为由,断然拒绝了刘爱民的赔偿要求。刘爱民的朋友也劝他说是你自己吃东西吃伤的,关人商场什么事啊。但刘爱民坚持索赔并一纸诉状将商场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盘子”的陡然扩张,人才问题摆在了江津区面前:无论是企业,还是党政部门,优势的人力资源时显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9.
吴澧 《廉政瞭望》2012,(10):37-37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遇到问题或知识点,本能反应是:上网去搜。越来越多的人,脑子里存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0.
饭场     
王宽德 《党课》2010,(1):106-107
自打记事起,就记得我家房后的大片空地上,有一个石头碾盘子,大碾盘子周围是人们吃饭的地方,也是谈东论西的场所,是左邻右舍交流的舞台,更是我们小伙伴儿时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