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年伊始,日本首相中曾根便远涉重洋,专程来到美国与里根总统就当前国际局势和双边贸易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中曾根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与里根总统的第五次会晤。 美日贸易问题日趋严重。美国对日本外贸逆差一九八四年超过三百四十亿美元,美国国内对此反应强烈。因此,双边贸易问题成为这次会谈的主要内容。此外,美苏外长即将在日内瓦就核裁军进行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4,(4)
9日△赵紫阳总理应里根总统邀请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十日,赵总理分别同里根总统,舒尔茨国务卿就中美关系和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十二日签署了两国工业技术协定,科学和技术合作协定。赵总理在旧金山会见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10月30日来华盛顿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总统里根举行了一天会谈。会谈后里根宣布,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将于12月7日访美。里根定于明年上半年访苏。历时两年的美苏首脑互访计划几经周折终将实现在即。 美苏就戈尔巴乔夫将访问美国发表的联合公报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会晤期间将签署一项彻底销毁两国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协议,并将全面  相似文献   

4.
楠雅 《瞭望》1987,(52)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之说,近来甚嚣尘上。苏联早就表示愿从阿富汗撤军,但一再讨价还价,拖延不走。阿富汗问题何时并将怎么了结,世界舆论十分关心。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这次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里根会谈时讨论了阿富汗问题。戈尔巴乔夫向里根表示愿意从阿富汗撤军,但拒绝确定开始撤军的日期,而里根则要求他提出一个明确的撤军时间表。戈尔巴乔夫在会谈后告诉记者,苏联可以在12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从  相似文献   

5.
陈思 《瞭望》1985,(13)
华盛顿三月二十五日专电 在美苏日内瓦控制军备谈判刚刚开始,美国总统里根邀请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到美国举行首脑会谈的信件发出不到一星期之际,美国参议院三月十九日接受里根政府的强烈要求,投票批准拨款十五亿美元,增造二十一枚MX洲际弹道导弹。白宫目前正在集中力量,  相似文献   

6.
九月二十八日,正在纽约参加第三十九届联合国大会的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应邀前往华盛顿,在白宫同美国总统里根举行了三个半小时的会谈,并共进工作午餐。这是里根上台近四年来同苏联高级官员的第一次会晤。两个超级大国从长期的僵冷关系转而开始会谈,理所当然地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三百多名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记者冒着飘忽的秋雨到白宫采访。  相似文献   

7.
辛田 《瞭望》1987,(22)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杨尚昆为团长、国务委员方毅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5月27日结束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前往加拿大。这是我国领导人今年对美、加两国的一次重要政治访问。 波托马克河畔的礼炮声和里根总统、布什副总统、舒尔茨国务卿、温伯格部长的会见和会谈,反映了美国政府对这次访问及发展美中关系的重视;纽约、圣路易斯、洛杉矶等城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本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会晤以失败而告终,不欢而散,会晤后双方互相指责。这再一次表明当前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尖锐性和对话的复杂性。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两天里先后举行四轮共长达十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两国外长举行数小时单独会谈;双方的高级助手十一日还组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军备问题以及“人权、地区性冲突和双边关系”通宵达旦举行会谈。但结果不仅未能就军备控制与地区性冲突等问题达成协议,而且连原定戈尔巴乔夫今年访美举行两国首脑第二次正式会晤的日期也没有定下来。 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在裁减战略武器和中程导弹问题上曾一度达成协议,但是会晤还是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11月5日,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以夫人健康不佳为由宣布辞职,此举颇使人感到意外。按理,在美苏首脑会谈即将来临之际,身为总统国防政策主要顾问的温伯格正可大显身手。然而,此时他却感到“在五角大楼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遂毅然下野。 温伯格在里根政府内是有名的强硬派,同里根私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84,(19)
国内及对外关系23日△新华社报道,赵紫阳总理最近在山东胜利油田、河南中原油田考察时指出,我国石油工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4日△中国、奥地利两国政府科技合作协定在北京签订。24日△赵紫阳总理会见加拿大议会代表团时说,中国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26日△美国总统里根抵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李先念主席会见并宴请里根。二十七日,赵紫阳总理同里根就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举行两轮会谈。赵总理指出,影响中美关系持久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贝克4月4日至6日在华盛顿会谈后商定,苏美两国总统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举行最高级会谈。 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年12月初在马耳他非正式会谈时决定,今年春末夏初在美举行正式会谈,签署各自削减50%的战略武器条约。然而,这次外长会谈未能突破在削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上的最后障碍,并且还在其他方面出现了新的障碍,因而双方决定两国外长5月16日至19日在苏联再度会谈,以便为首脑会晤作最后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东京专电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同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脑会谈及其后的事态表明,日美之间的矛盾又有了新的发展,两国间存在的贸易摩擦不仅难以解决,而且还将进一步激化。宫泽是4月15日至18日访问美国的。这次首脑会谈的特点与过去的会谈是迥然不同的。过去会谈的基  相似文献   

13.
万光 《瞭望》1987,(41)
今年9月中旬,美苏两国外长就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以及在年内再次举行最高级会谈达成原则协议。同时,美国总统里根声称美国不会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国防部长温伯格正式下令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第一阶段研制项目。美苏关系发展趋向如何,为世人所关注。 美苏关系目前和今后的发展,都反映了从1985年开始的新时期两国关系的特点。1985年美苏恢复了1983年中断的核军  相似文献   

14.
事情得从一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说起。这一天离上届美国大选还有一周时间,共和党候选人里根和当政的民主党总统卡特在克利夫兰市的一所中学体育馆里举行面对面的竞选辩论。三大电视网向全国播送实况,千百万人观看。第二天的报纸都在头版显著地位报道了这次具有决战性的对垒,多数认为里根“姿态从容”,“对答流利”、因而“得分”高于卡特。就在同一天。里根的竞选助手、现任预算局长斯托克曼向报界透露,他曾在里根的辩论预演中充当卡特,使用了“偷窃”来的卡特准备同里根辩论的文件,表明里根从这些文件中得到了“好处”。这一透露当时并未引  相似文献   

15.
华沙专电 波兰总统瓦文萨、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韦尔和匈牙利总理安托尔10月6日在波兰故都克拉科夫市举行会晤,共商三国在华沙条约和经互会两组织相继解散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这次会晤是近一年半来三国领导人第三次工作性会谈。前两次会晤分别于1990年4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和1991年2月在匈牙利举行。此间舆论界认为,这种多边会谈对解决三国面临的共同难题“非常有益”,对三国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6.
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杜卡基斯当选为美国第41届总统之后,许多政治分析专家都认为布什得益于里根在两届总统期间使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使社会各阶层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为布什是里根的副总统,人们自然认为他会保持和发展这个局面。但作为新总统,布什能否保持和发展里根在8年里所创造的经济“奇迹”确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东京专电中曾根康弘在组成第二届内阁之后,于二月六日在施政演说中强调,日本的外交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在军事上,将维护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这是中曾根内阁的既定方针,因此,新内阁一成立,第一个重要的外交行动,就是派遣外相安倍晋太郎访问美国,贯彻执行这个方针。从安倍此行可以看出,在亚太地区苏美军事对峙更趋紧张的形势下,日美两国急于加强战略上的合作,有意缓和双方的经济摩擦。安倍与美国总统里根、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谈。据报道,会谈包括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专电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已于5月1日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但日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尚未趋平息。 中曾根在华盛顿的两天会谈,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要求美国取消对日贸易制裁,未获结果,缩小贸易不平衡问题,缺乏有力措施;国会山上对日本的不满情绪,仍然高涨;日本作为美国军事盟国的作用,受到重视。 就在中曾根来访前两个星期,里根总统以日本违反半导体贸易协议继续在第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总统波蒂略同美国总统里根继今年一月五日在墨西哥边境城市胡亚雷斯会晤之后,六月八日又在华盛顿会晤(见右图)。新闻报道中称这次会晤为墨美总统级的第二十九次会晤。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墨美两国总统的不定期会晤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一九○九年十月十六日,墨西哥总统迪亚斯在胡亚雷斯城接待了美国总统塔夫脱,这是两国总统的第一次会晤。在第一次会晤三十四年后,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墨西哥总统卡马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才在墨西哥的蒙特雷和美国的科珀斯克里斯蒂恢复了会晤。 墨西哥和美国是两个有特殊关系的邻国。在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三月,美国总统里根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美国现行的全球外交政策,即所谓的「里根主义」。本文介绍了「里根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产生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并概述了美国推行「里根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