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升城市品位,要认真解决好城市地名工作不科学、不规范的现状,向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发展,须从扩大标准地名使用范围和城市地名工作应具有的前赡性方面去抓.  相似文献   

2.
地方传真     
正全力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浙江省缙云县在做好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同时,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营造规范有序的地名环境。一是成立专家组。对全县的无名路、新建楼盘、公园等进行命名,对城区的道路、住宅小区名称进行规范。二是以规范命名。重点从地名命名与更名的原则、地名命名与更名的申报与审批、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等方  相似文献   

3.
推动县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规范农村地名工作十分必要.目前河北省城乡地名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名管理工作还存在有地无名、有名无标、地名标志密度低、服务水平跟不上,文化品位低,满足不了农村人们相互交往和生产生活需要等问题.要把农村地名管理工作抓上去,必须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围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形象建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地名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序列化建设,抓好农村地名规范和标志设置,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地名工作的新要求,李学举部长今年初提出了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任务.这是民政部门为民便民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好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包括地名规范、地名规划、地名标志和数字地名四个专项事务,其中建立信息全、符合标准化要求、现势性强、处理系统先进的各级地名数据库是整个工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李光 《西部社会》2003,(8):18-19
银川市地名管理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从起步之初的单纯普查统计地名,到20世纪末强调规范管理,再到2003年被列入市政府的20件重点工作之一,地名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在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地名工作的情况下,规范地名管理自然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银川市地名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方传真     
<正>江西省印发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近日,江西省民政厅、公安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江西省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从3月1日起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整治。根据《方案》部署,此次清理整治工作将在保持地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按照"严格标准、依法实施,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彰显特色、传承文脉,标本兼治、注重实效"原则,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08,(4):63-64
山东省庆云县出台《关于庆云县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实施意见》,主要规范城乡地名、按国标设置地名标志、搞好地名规划、开展以地名查询热线、地名网站、地名触摸屏为载体的地名信息实体化建设,搭建地名信息服务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8.
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公益性基础工程.是集地名规范、地名规划、地名标志和数字地名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进一步实现工作重心向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大冶市通过制定《大冶市地名管理办法》、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健全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机构和制定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方案等途径,大力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建设。具体做法:一是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对含有生僻字、异体字、自造字的地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重音的地名以及俗字、俗音、外文拼写等不规范地名的清理和标准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地名有偿冠名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依法进行规范和管理.为此,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巫晓明 《中国民政》2011,(11):51-51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过程中,坚持"务实创新、彰显特色、科学发展、为民服务"的工作思路,通过完善地名规范、开展地名设标、编制地名规划和建设数字地名等"四轮驱动",扎实推进地名专项事务联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地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并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地名工作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建立的.历经多年的地名工作,积累了为数众多的地名档案.地名与地名工作关涉面极广,作为地名工作的结晶,地名档案的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河南省鄢陵县民政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经费保障,明确工作标准,严控工作质量,深化开发应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累计调查地名4200条,审核入库3538条,跨界自然地理实体5条,历史地名调查考证194条,不规范地名标准化处理276条。同步开展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标准地名图、录、典、志、地名故事编纂基本完成。2017年9月4日,鄢陵县代表河南省所辖县  相似文献   

14.
正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重庆地名工作紧紧围绕新时代"大爱民政"建设,梳理地名溯源,夯实地名普查,规范地名管理,弘扬地名文化,延伸重庆文脉,推动重庆发展,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的地名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一是推进地名服务"信息化"。实施"数字地名"工程,启动建设地名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编制《地名普查数据脱密技术方案》,建成省级地名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区划地名数据库、普查网站群、区划地名  相似文献   

15.
正丽江历史悠远厚重,辖区内的每个地名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丽江市充分认识地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提高城市历史文化品位的视角,通过城市名片打造,着力提升地名文化保护水平。注重规范地名命名。近年来,丽江市高度重视地名命名和使用工作,出台《丽江市地名管理规定》,制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立足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和数字地名“四个专项”工程,深入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地名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迈进。2012年9月,省民政厅授予荆门市“全省第一批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示范市”称号。  相似文献   

17.
地名管理既是社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当前,地名管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民政部门如何才能搞好地名管理?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8.
正房屋被强拆的新闻屡见报端,然而地名的"大、洋、怪、重"等现象又何尝不像是对文化的"强拆"呢?据民政部官网报道,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要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并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文化强拆"迅速成为舆论谈论的热词。《新华社》发表特约评论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5,(5):48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具有极其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和浓厚的地名文化特色。江苏省南京市地名主管部门始终坚持"地名讲文化"的理念,坚持地名文化保护特色,多年来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地名文化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求真务实、实践创新、保护弘扬,努力将"南京老地名"打造成古都历史文化的"金钉子"。以制定地名政策法规为基础,地名文化建设成体系。完备、规范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工作提升的制度基  相似文献   

20.
正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大省,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地名传统,许多地名中都蕴含着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和深邃悠远的人文精神。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民政部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省民政厅高度重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通过地名普查,摸清了全省地名信息的详情,处理了一批不规范地名,让地名管理规范化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省民政厅还十分重视地名文化的弘扬和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