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化都市的崛起,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正在由城郊农业的低级阶段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都市农业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所谓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重庆市九龙坡区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依托区位、环境、资源诸多优势,以休闲破题农业发展,探索都市农业新途径. 一、深度分析,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突出 从区位条件看,九龙坡区是主城核心六区之一,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战略支撑点,是重庆主城区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投资兴业的热土."二环时代"的来临,九龙坡区90%以上的区域都位于重庆二环以内,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的拓展、人气的提升,以及庞大都市人群的辐射,造就了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沃土,区位优势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3.
都市农业的意义 都市农业这一名词在其英文本意上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在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里,保有一些可以耕作的农地,由城里人去耕种,被称为都市农业。后来由于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市内的少量农地已不能满足城里人新的消费偏好产生的需要,而城市交通的发达缩短了市内与郊区的时间距离,市内农地的职能便开始由市郊农地替代,都市农业这一概念便也包含了郊区农业。这只是从区域范围上对都市农业的认识。 都市农业在生产手段、经营目的等方面一开始就与大田农业有所区别,但由于都市农业涵盖的内容相当复杂,并处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农业生态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西部省会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步发展。最初大多数以观光旅游和周末休闲的形式出现,多在大、中城市近郊开展,带有明显的都市农业旅游或“农家乐”式的乡村旅游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世柏 《求索》2012,(6):155-157
与非侨乡相比,侨乡都市农业现代化具有非侨乡不可比拟的优势,改革开放后广州在海外移民慈善行为的推动下,探索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侨乡模式。这条模式就是以"侨"为媒介,发挥侨力,汇聚侨资,海内外乡亲互动,抓住都市农业的发展机遇;以科技扶持和创新为突破口,提高都市农业的产业水平;以优化农业结构为核心,提升都市农业的产业体系;以城市为依托,拓展都市农业的产业功能,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推动都市农业的现代化。广州都市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为其他地区都市农业的现代化道路选择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辉  刘茂松 《求索》2011,(4):79-80,38
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是对都市农业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作出实际贡献的一种评价。本文从都市农业功能、特征以及"两型社会"建设对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出发,构建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现代化水平四个方面共24项指标的都市农业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各项指标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一) 都市农业,顾名思义是大城市的农业。有人说,它是地处大城市郊区的农业;有人说,它是镶嵌在市区的农业;有人说,它是观光休闲农业。这些说法各有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为什么要提出都市农业,它要解决什么问题? “都市”与“农业”,似乎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按照传统的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13)
<正>开发探索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一定要局限于传统的旅游要素,凭借精心的规划同样可以吸引游客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经济职能、民生职能包括生活质量职能在不断跃升,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都市休憩区。比如说纽约的中央公园,最初是一种类似城市功能区的建设,并由此演变成为当代都市休闲的概念。而自身定位为都市休  相似文献   

9.
40年来,台湾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台湾社会实现了由农业向工商业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形态的变化.本文拟就当前台湾青少年的生活形态作一群体分析与介绍."校园模范生"群体"校园模范生"群体(以下简称"校园群体")是目前台湾青少年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几乎可涵盖六成左右台湾青少年的生活实态.其特点为"(1)主要活动区域在北部都市中,南部都市中集中度偏低,系都会区的产物.(2)性别构成:男性多于女性.(3)受教育程度最高,多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中学学历者偏少.(4)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人员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农业的工程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源于"可持续发展".由于国情农情不同,"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有区别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农业是在以机械、化肥与农药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带来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更多地顾及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琼华 《创造》2013,(6):76-77
阳春三月,我有幸来到了被誉为成都"都市会客厅"的宽窄巷子,在古朴与华容镶嵌的巷子里,触摸历史的痕迹,体会成都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在随意悠闲的胡同里悟感人生其意。宽窄巷子是成都市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的老式街道以及它们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宽窄巷子不仅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2.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采用系统的思维与方法来进行分析。都市农业旅游是城市化、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达到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日益成为都市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急需科学的理论体系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10,(2):26-27
<正>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方淑桂代表建议: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加速城郊型农业的转型,是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将都市农业的发展纳入我省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转变观念、更新认识,从城市发展的整体审视都市农业的发展;按海峡西岸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1)
正雾霾绝不是发达国家特产,相较发达国家环保意识和技术的领先,国际参与的深入和环保预算的充裕,相对落后和缺乏资金、又要大力抓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地区的环境治理形势要严峻得多,而在治理空气污染中先行一步的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霾,是一种"富贵病"。在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中,曾经先后出现过"污染病",霾就是其中一种。2015年12月在巴黎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是全球联合治病的又一步。那些曾经得过"富贵病"的城市,又能给北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及转移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及转移方略瘳楚雄,康就升农业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农业劳动者比重显著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  相似文献   

16.
“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都市的休闲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都市休闲农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内生型旅游经济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简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都市休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上,从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乡风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对长株潭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切入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聚集城市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视野,缺少研究城市是农业结构调整困难的重要原因;利用城市优势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策略;发展都市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高调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段小力 《前沿》2010,(13):159-161
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中部城市,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对生态城市和现代农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郑州都市农业的主要生态经济产品,探讨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应,即提高农业的经济附加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教育和城乡交流、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阻碍郑州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楼宇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增加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楼宇经济,可以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拓宽城市的发展空间。当前,楼宇经济正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现代都市新的"掘金地"。近  相似文献   

20.
任斌 《重庆行政》2015,(4):77-78
城镇化过程,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断从其居住、工作、生活在乡村,逐步转变为居住、工作、生活在城镇的历史过程,即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实现转移和集中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等综合性、整体性、全方位转型的过程。城镇化的目的主要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此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规律,如产业结构由一二三的产业结构逐步过渡到二三一结构,再过渡到三二一的结构;社会结构上大多数人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过程中的推动力主要原因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而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又高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所至,以此带来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中国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仍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