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文章从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出发,提出以完整的课程内容、一致的课程目标、紧密的学段衔接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探索通过课程目标、师资力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大小思政课堂的一体化构建,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关思晗 《世纪桥》2023,(5):53-55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遵循渐进为原则、坚持三全育人格局、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侧重大中小学思政课各个学段教学重点,衔接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联动实效的方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这项大工程。  相似文献   

3.
唐湘珍 《世纪桥》2023,(4):57-59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改革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开发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方面主要存在认同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机制体制保障、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在一体化背景下,提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路径:一是提升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同,二是建立健全机制保障,三是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主要体现在: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任务;强调思政课是"关键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贯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强衔接贯通和协同联动;坚持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念,提高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相对接等方面。这些理念创新,对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统筹推进,建立健全大中小学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协同完善不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形式的适合性与衔接度,在知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程教学是首要任务。要结合党中央和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螺旋上升的目标体系,创新循序渐进的课程形式,形成一以贯之的备课制度,构建整体思路统一、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形式新颖、备课制度完善的思政课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2020年高校思政课研究成果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新的理论增长点和热点不断涌现。学界以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研究,大思政课建设问题成为新的理论增长点;教学方法研究更趋综合立体融通,线上教学成为研究热点;教学内容研究方面,疫情防控和讲好抗疫故事成为研究热点,但对其他思想理论热点回应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问题仍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后备人才培养等问题则成为学界的新晋关注点。未来思政课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扩充研究内容,加强研究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刘希磊 《当代贵州》2023,(20):76-7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部署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课外育人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第一课堂育人共同构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做实课外育人工作,对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发思政课实验教学APP,建设思政课教学电子资源库、思政课网络多媒体协同实验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探索思政课教学线上线下结合新机制,形成了以思政微课堂、思政课实验教学APP和实验教学题库测试系统为支撑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这一信息化实验教学改革将思政课从现实课堂延伸至网络空间,实现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了由"真知"到"践行"的桥梁,推动思政课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原黎黎 《世纪桥》2023,(5):13-15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党史教育融入其中,这是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条件。开展大中小学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既是时代之需,也是国家之需。因此,如何构建河北省大中小学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路径尤为重要。从河北省大中小学党史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如何推进大中小学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教学内容安排针对性不强;教学对象认识充分性不足;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性不够;教学阶段衔接延伸性不足。要破解上述四大问题,必须从理念、机制、队伍三个维度入手,积极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围绕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团队一体化、教学方法项目化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地的必然要求。目前中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内容不明确、衔接不紧密、形式与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对中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提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深化中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突显职业教育特色;遵循中高职学生成长规律,增强中高职学生的交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协调发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推动文化安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教材内容重复,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导向有偏差,教师数量不足、素质欠佳以及教育主体单一等问题。对此,要大力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材体系,改变传统“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开足课时,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形成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文化安全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维护文化安全的责任感,提高其履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责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一体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一体化的创新发展,需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切实发挥育人体系的协同作用,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努力实现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一体化建设的纵向有序衔接、横向有效贯通。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也是改革我国高职教育的新途径,这种新模式具有招生和就业对接、"工学交替"、"双元"育人、"双重"身份、考核方式多元化等特征,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挑战。作为思政课教师,正确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征,客观分析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完善思政课考评体系,实现"知行合一"目标;不断增强职业提升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策略来应对挑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曾经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学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目标,以保证德育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教学衔接问题仍是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瓶颈”问题。因此,本文试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方面着手探讨衔接问题,以期能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7.
5G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借助5G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5G时代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更新教学理念,回归课堂,并在坚持"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话语转换、移动为主、个性化定制、形成育人"同心圆"的智慧课堂建设的具体原则,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20,(7):31-33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发挥好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黑龙江省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各项部署和要求,开展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建设,不少课程以抗疫实践中彰显出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法治精神等为依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激发青年使命担当……未能如期返校、宅居在家的大学生上起"云端思政课"。  相似文献   

19.
清晰的学科边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前提。界划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依据在于其内涵、外延和专属的学科范畴体系,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科的科学化,落实课程思政、构筑育人合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强调其边界性和边界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以此超越由界划学科边界而可能衍生的狭隘性、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新工科建设正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有:适应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需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工科课程体系重构的需要,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适应工程教育改革新需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应新工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需要,拓展思政课实践平台。新工科建设强调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地方高校可通过新工科专业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