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在90年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与“开放的地区主义”是分不开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是拉美国家在进行对外开放改革时的必然选择,表现在拉美国家在区内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大力发展与区外国家的关系,现行的拉美一体化组织加强与本地区国家和其他次区域集团的经贸合作,并积极地发展与半球之外的国家或集团的经贸关系。目前,拉美国家正在与美国等国进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指导下,拉美国家正在向着迈阿密美洲首脑会议所确定的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迫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内调整,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环境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给世界各国开展同拉美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也给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面临新形势拉美各国经历了战后数十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和80年代的经济衰退后,不同程度地转变了经济指导思想,通过调整逐步  相似文献   

3.
拉丁美洲是最早实行一体化的发展中地区之一。90年代,拉美一体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许多新特点,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本文拟就近几年拉美一体化的新发展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拉美一体化的思想渊源来自独立战争领导者玻利瓦尔倡导的美洲联盟思想。二战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地区主义倡导下,拉美一体化进程开始蓬勃发展,产生了多个次地区和地区性的一体化组织。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低潮后,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在开放的地区主义指导下展开了新一轮一体化高潮,原有的次地区一体化组织实行了大幅重组,并建立了一批新型一体化组织,包括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和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拉美一体化进程最初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后逐步渗透到政治等领域。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宣告成立,表明拉美地区一体化开始走向全地区政治经济大联盟,但其前景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拉美市场的逐步开放 ,中拉经贸关系取得了很大进展 ,拉美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 90年代 ,双方贸易额增长迅速 ,中方从长期的贸易逆差变为双方贸易基本持平或中方稍有顺差。中拉双方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也不断加强。中拉贸易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反倾销问题、双方企业缺乏相互了解、中国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中国出口信贷规模不足及拉美区域一体化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等方面 ,其中反倾销问题最为突出。但是 ,中拉贸易前景广阔 ,中国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中拉贸易。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与美国贸易关系发展过程中,先后遭遇美方两波经济单边主义的威胁。其一,随着《1962年贸易扩展法》和《1974年贸易法》的相继出台,20世纪70年代后,尤其是80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转变,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观色彩凸显。进入90年代,尤其在推动WTO成立前后,美国开始更多地倚重多边贸易体制,并对拉美的贸易政策做出调整,拉美国家发展模式普遍由"进口替代"转型为"出口导向",美拉双边贸易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期间,美国仍采取多边和单边主义并用手法。其二,2017年以来,美国新政府的经济单边主义"复燃"。包括拉美部分国家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未能幸免,拉美地区再次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制裁、极限施压的"重灾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由20世纪60年代延续至今且力度不断升级。经历美国两次经济单边主义的威胁,拉美国家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力主基于规则的多边和双边贸易体制;通过"阻断性"立法应对域外经济制裁;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并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和拓展地区内外的经济一体化,从而减少对美国经济尤其是对其贸易的依赖。尽管美拉经济实力严重不对称,拉美国家应对经济单边主义威胁的手段受限,但其中仍不乏有益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拉美经济增长整体陷入低迷的新形势下,中拉蓬勃发展的经贸关系能否持续、拉美经济模式转型多大程度上能受益于中拉经贸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拉双方均面临着推动结构性改革、应对国际经济合作规则升级的内外挑战,需要创新思路予以应对。中国国内经济转型、中拉经济合作总体规划出台以及中国强化对拉美投资和金融合作等均体现出中方旨在实现更具可持续性对拉经济合作的努力,但这种努力能否在拉美落地生根仍面临诸多挑战。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速明显减缓的大环境下,地区政治生态出现某种程度的右转以及重新重视发达国家的合作优势等初现征兆,中国作为拉美国家优先合作伙伴的地位受到挑战。本文认为,在中国进入相对低速和注重质量的新常态后,通过追求投资多元化、注重创新与基础设施、构建公私伙伴关系和加强经贸关系自由化进程等措施,重视开放共赢、市场规律和社会关切,强化政府、市场与社会在内的利益攸关方的良性互动,中国仍有望维持拉美优先经济伙伴的地位并改善在该地区的经济形象。2030年发展议程应该在未来中拉经济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拉美经济增长整体陷入低迷的新形势下,中拉蓬勃发展的经贸关系能否持续、拉美经济模式转型多大程度上能受益于中拉经贸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拉双方均面临着推动结构性改革、应对国际经济合作规则升级的内外挑战,需要创新思路予以应对。中国国内经济转型、中拉经济合作总体规划出台以及中国强化对拉美投资和金融合作等均体现出中方旨在实现更具可持续性对拉经济合作的努力,但这种努力能否在拉美落地生根仍面临诸多挑战。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速明显减缓的大环境下,地区政治生态出现某种程度的右转以及重新重视发达国家的合作优势等初现征兆,中国作为拉美国家优先合作伙伴的地位受到挑战。本文认为,在中国进入相对低速和注重质量的新常态后,通过追求投资多元化、注重创新与基础设施、构建公私伙伴关系和加强经贸关系自由化进程等措施,重视开放共赢、市场规律和社会关切,强化政府、市场与社会在内的利益攸关方的良性互动,中国仍有望维持拉美优先经济伙伴的地位并改善在该地区的经济形象。2030年发展议程应该在未来中拉经济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拉美国家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李志祥80年代初技美的债务危机给拉美带来近10年的经济停滞。90年代,由于拉美各国普遍采取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才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继亚太地区之后第2个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拉美地区经济的复苏为中国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拉丁美洲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关系中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联系与合作的重要伙伴。本文拟在介绍拉美经济贸易发展的一些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中拉经贸关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今后发展中拉经济贸易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