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民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它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华人移入与开发东南亚,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2.
中泰关系史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史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与泰国关系史,迄今为止仍是我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项目。随着我国史学研究特别是东南亚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加强这一课题研究的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东南亚史学工作者肩上。本文试图在这方而做一点抛砖引玉的尝试,以期引起学术界同志们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26-27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在沪举办了“第七届中亚局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研讨会,来自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俄罗斯中亚与外高加索研究所、塔吉克斯坦战略研究中心、俄塔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中国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疆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有关研究机构的近40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中亚形势、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组织框架下的多领域合作、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环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关于中亚形势。与会学者…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者对中国与东亚关系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出版了 10多部专著 ,发表了上百篇论文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传统及其优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虽然迟至 1980年才成立 ,但其研究人员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研究则从 2 0世纪 6 0年代就已开始了。 196 3年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前身 )设立东南亚研究组 ,开始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进行研究。研究组成立后的最初几年 ,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 ,相继编纂了《二十四史中有关东南亚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13日~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国际友好联络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主办单位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公安部、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社科联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韩振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外关系史专家,在中国海外交通史、我国南海主权以及华侨史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同时他还为培养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人才做了大量工作,为壮大科研队伍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印度支那研究所编写的《中越关系史简编》,已于今年初完稿。该所于1979年成立后,即组织力量投入中越关系史的研究。1980年,广西印支所有关人员编写出《中越关系史大事记》,内部印刷。与此同时,对中越关系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写出了一些专题论文,为编写《中越关系史》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这个所的同志认为,广西毗邻越南,曾经是越南革命的海外基地之一;加强对中越关系史的研究,编写《中越关系史》,是本所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他们决定先编写出一本《中越关系史简编》,  相似文献   

8.
一"当代中亚学"的定位与一般情况 当代中亚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基本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后起步的.由于中亚地区对世界格局和中国都日益重要,因此受到重视,学科建设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2002年10月,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吴福环教授和郭正礼教授主编的《中国新疆与中亚问题研究论集》一书。这部40万字的论集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和新疆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专家学者公开发表的优秀论文以及新疆大学近几届中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优秀毕业论文30篇。其中,涉及中亚五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亚国家的社会问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1月27~28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会议在北京、上海分别设立线下会场,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The 21~(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11~(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Kyoto Protocol(the Paris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opened in Paris on Nov.30,2015.As a member of the China NGO Network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s(CNIE)delegation,I attended the fi rst-week activities from Nov.30 to Dec.4.  相似文献   

12.
13.
试论邓小平外交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的重要论断。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调整中国外交政策,使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 策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中国发生政治风波和 国际风云激变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同志提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 养晦、有所作为”的伟大方针。这些构成了完整的邓小平思想科学体系。邓小平思想准 确地体现了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当今时代的本质,不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并 为中国新时期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加剧,难民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恶化,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难民潮可能会给部分劳动力亟缺的国家带来正向的人力资本支持,但是欧洲难民危机给相关国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负担和就业压力,且阻碍了欧债危机后欧盟经济的整体复苏,对欧洲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在分析难民的结构和难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就难民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欧元危机未来走向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泰缅边境的缅甸难民问题已存在30年之久,目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大量缅甸难民长期滞留在泰国境内,对泰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泰北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不菲。虽然缅甸的民主转型为缅甸难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但难民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再是单纯的缅甸内政问题,难民问题的影响已经扩散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其最终解决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6.
研究美国须先学习美国,尤其要学习美国的战略研究.美国战略研究的方法和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首先,学习美国战略研究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大国战略研究的时效范围应在10年以上,空间范围应是洲际或全球的.例如,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期间的1942年,请历史学家特纳用美国历史的地域理论来设计未来的联合国框架,其基本要点的有效性至今仍未过时.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中俄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中俄双方于2006年6月19-20日,在北京举行了“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该活动为“俄罗斯年”国家级项目之一。19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俄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18.
一、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以及两者的关系 (一)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 产品内分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际分工的新现象,主要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地区,每个国家或地区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特定环节的生产.产品内贸易是指由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  相似文献   

19.
国外证券投资(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简称FPI)是指外国资本为了获取资本利得、利息或股息收益,以东道国的证券资产为投资对象的活动。本文通过研究FPI在越南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越南政府对FPI实施的管理措施及FPI对越南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越南要在投资者准入、资金进出等方面加强对FPI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析布什政府的国际秩序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斯说多极化是敌对性理论,会带来利益和价值观的竞争,使世界产生分裂。赖斯甚至认为多极格局是导致大国冲突以至战争的根源。美国要奉行具有进攻性的单极战略,防止其他力量挑战美国的霸权,可见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布什政府对外战略影响之深。新形势下,美国正在通过“非世界大战”的方式来推进国际秩序的变革。然而,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世界,也在改变着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及其行为模式。在可见的将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并不是上升的力量,而是那些行踪不定的非国家行为体,或者是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滞后的国家里滋生出的恐怖势力。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