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哲学史上常常称之为法国唯物主义的“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代表着的社会政治观点当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在当时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那末当然,它其中必定包含某种积极的因素。本文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法国唯物论哲学中这一“二律背反”中的合理性及其革命意义作一点历史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提出了“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的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特別是地方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何做好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笔者认为,应发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精神,坚持“三种思维”,推动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3.
“共同利益”和“公共服务”,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治理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出人们对“共同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建立“共同利益”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并产生新效应,彻底解决其深层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保皋、郑年“小将”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山 《当代韩国》2008,(3):81-86
大量史料说明,唐代“子将”不一定是“子总管”,“小将”不一定是“子将”,张保皋担任的“小将”可能是“子总管”,而郑年担任的“小将”不可能是“子总管”。张保皋和郑年在徐州军中不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小将军衔也不“是外国人能担任的最高职位”。  相似文献   

5.
“梦幻乐园”济州岛赵亚光在素有“静谧清晨之国”韩国的最南端,有一个与陆地隔海相望的岛屿,这就是以旅游胜地闻名于世的济州岛。岛上自然风景秀丽,被誉为“梦幻乐园”。济州岛是韩国最大的岛屿,总面积1,845平方公里,人口523,736人。岛内四季分明,常年...  相似文献   

6.
陈冰 《新民周刊》2023,(40):64-65
<正>孔繁荣说自己“万变不离其宗”,做的都是一件事——以计算机技术赋能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孔繁荣是妥妥的斜杠青年。他既是科技创新的创业孵化“导师”,又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全科医生”。在看似并不“搭界”的两个领域游刃有余,并在工作之余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孔繁荣说自己“万变不离其宗”,做的都是一件事——以计算机技术赋能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人“伙伴”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政治中的“派阀”、“世袭”和“学阀”现象,认为这三种现象都是日本的集团主义,特别是封建的宗派主义的表现。“派阀”是日本各个政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着重以自民党内的“派阀”为例,分析了它的现状和特点,也兼顾了民主党的派性并进行了分析;“世袭”也是日本政界普遍存在的“伙伴”意识的一种特殊反映,着重对其在选举中的作用和日本政界“世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以出身大学相同而结成的“学阀”现象进行了分析。无论是政党政治中的“派阀”现象,各政党内存在的“世袭”现象,还是日本社会广泛存在的“学阀”现象,都是日本文化中“伙伴”意识的反映。它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在政治活动中以宗派主义的形式出现,却使小集团的利益高于政策的制定,甚至由此忽视了政治理念的实践。特别是它经常无视民意的结果,还反映了日本式民主主义的封建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台湾“南向政策”与建立“亚太安全体系”主张之关系余世喜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因应世界局势及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加大其推行务实外交的力度,分别提出建立“亚太安全体系”的主张及有关加强对东南亚关系的“南向政策”,意欲从东南亚...  相似文献   

9.
日本外交的“钟摆”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以来,在对美、对华政策上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概括起来说,这些变化其实都是小泉下台以后的历任内阁对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的继续。关于小泉以后至管内阁以前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的过程,具体可以分3个阶段来考察:第1阶段是安倍、麻生的价值观外交所体现的“疏美防华”倾向;第2阶段是以“新福田主义”为特点的“亲美返亚”倾向;第3阶段是以鸠山的“友爱外交”为中心内容所表现出的“脱美入亚”倾向。其中,安倍的“疏美防华”仍然未消除冷战思维的阴影;鸠山的“脱关入亚”略带理想主义色彩;只有福田的“亲美入亚”具有现实性,预示着日本21世纪对美、对华外交战略的发展方向,也是菅内阁外交政策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10.
忻华 《德国研究》2008,23(4):36-42
世界经济的“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的霸权秩序,是互相牵制、互为因果、融为一体的。而连结“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结构的“枢纽”,是“半外围区”里具有极其重要的安全战略价值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枢纽”之地往往成为霸权国的盟友,它们利用自身在霸权秩序中的特殊位置,获得独特而优越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比一般国家更容易实现经济“起飞”。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国际政治结构中先后出现三个霸权体系,其中第二个霸权体系中的德国,正是凭借世界经济结构与霸权政治结构的互动关系所提供的独特机遇与空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典型案例,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与国际霸权体系之间互动博弈的演进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吴雪 《新民周刊》2023,(6):16-19
<正>《纽约客》认为,奥特曼正在硅谷内迅速建立一种新的经济,似乎旨在从根本上取代硅谷——由超级资本主义企业家组成的世界。ChatGPT仅花了60天,就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程序。这一“神话”让曾经坚定宣扬“AI威胁论”的马斯克和比尔·盖茨纷纷改口,为ChatGPT以及AI领域的进展“感到激动”。比尔盖茨直呼AI将是“2023年最热门的风口”,并称AI最具革命性,远超Web3和元宇宙。它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正>已度过“而立之年”的英超,和已经有135年历史的英格兰联赛,仍将是职业足球联赛的最优样板。当今足坛,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英超)的“世界第一联赛”位置几乎无可撼动,无论从赛事品质还是从商业运作而言,都是如此。人们当然可以将此归功于它悠久的历史——1888年3月22日,英格兰足球联赛创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足球联赛,也是后来英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本近代的“公德”“训言”,是对近代日本国民遵守“公德”规则、规范的行为指导,并且以简单易记、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表达方式体现。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近代日本政府重视“公德”提升的产物,是落实统治者国民道德教育方针的手段之一。日本近代“公德”“训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消极公德”的“训言”和“积极公德”的“训言”。“公德”之“训言”以“训言”的方式告诫国民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与道德的其他“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道德诸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道德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日本近代“公德”“训言”以及道德的其他“训言”,对于促进日本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公德”水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洁 《新民周刊》2023,(40):26-29
<正>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护是巩固和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关键环节。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在上海,市民对于推门见绿的感受更为深刻。2004年起,上海市绿化部门启动的“春景秋色”工程,大面积种植春天开花、秋天变色植物,形成“春有花成景、秋有色多彩”的景观,助力上海从“绿色上海”变为“彩色上海”,最终迈向“美丽上海”。  相似文献   

15.
徐普 《法国研究》2011,(2):67-75
本文拟就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翻译理论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梳理。贝尔曼被认为是个“直译派”理论家,他的“直译”观与其“翻译伦理”有着紧密联系:后者为前者的出发点,前者为后者的旨归。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贝氏“翻译伦理”也不乏模糊之处。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儒教思想”许多人都奇怪地问,孔子学说作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一经传入朝鲜半岛,怎样变成了“儒教思想”;现在韩国人所谓的“儒教”究竟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哲学思想或理论?韩国成均馆大学编辑出版的《儒教新闻》报在去秋举行孔夫子诞辰2544年释典纪念...  相似文献   

17.
在法国当代集中营证词文学作品中,人称代词的概念十分复杂,尤其是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和第三人称复数“他们”。“我们”和“他们”这两个人称代词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甚至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世界,而且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营里各类犯人的种种心态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8.
领导讲话是领导者发表政见、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每一位领导者都不希望自己的讲话“面目可憎,像个瘪三”,都不愿看到“台上领导滔滔不绝,台下听者鼾声一片”的场面。那么,怎样才能讲得精彩、讲得漂亮,让听者“听趣”盎然、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简述了“法语世界”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认为“法语世界”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曾一度有过的政治概念。所谓“法语文化”也将像戴高乐内阁文化部长、法国著名作家和学者安德烈·马尔罗认为的那样,逐步地被“人类博爱”文化所涵盖。  相似文献   

20.
应琛 《新民周刊》2015,(1):38-40
刑辩律师的成败,有时就被简化为“出没出来”,因而对刑辩律师的非难,往往还来自当事人一方。 复旦林森浩投毒案“死于肝炎”一说一经抛出,刑辩律师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时间,“见利忘义”、“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助纣为虐”、“沽名钓誉”等词汇纷沓而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