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鸽”牌自行车,对于中年以上的中国人来讲,绝不仅是健身器械或代步工具,曾几何时,它飞翔于无数昔日青年梦中,成为人们渴望幸福的象征。那个年代的人们谈婚论嫁时,买一辆天津的“飞鸽”自行车,往往要用大红绸带扎起来,它是婚礼的荣耀。“飞鸽”展翅,曾经满载着人们对富裕的理解和追求。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早在1936年便开始制造自行车。1950年,他们造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辆自行车,取名叫“飞鸽”。迄今,“飞鸽”牌自行车总数已达6000余万辆,其中出口580万辆。天津“飞鸽”与上海“永久”南北呼应,支撑…  相似文献   

2.
父亲这棵树     
杨惠兰 《创造》2012,(6):67-68
小时候,我一想起爸爸,就感到很委屈。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天,老师教给我一首好听的歌:“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回到家,我背诵给姐姐听,背着,背着,我们姐妹俩就哭了。为什么哭呢?因为我们很少见到当时担任保山地委副书记的爸爸。记得我3岁多的时候,爸爸回家来看望我们,妈妈让我叫“爸爸”,我却害怕得直往妈妈身后躲。  相似文献   

3.
程阳路 《中国保安》2014,(24):160-161
我对在北城小学读三年级的儿子说,我要写一篇《骑自行车的老婆》。儿子问?哪个老婆婆还骑自行车?我说,不是那个老婆婆,是我的老婆,是你的妈妈。他说,那你还是别写了,太丢脸了,别人妈妈都是开汽车。是啊!在这个汽车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庭的年代里,作为一个七十年代末出生还算年轻的女人来说,交通工具应该是小汽车了,要么也是电动车,把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已寥寥无儿。现在居民小区里车满为患,马路两旁车如长龙,街道上更是车如流水,几乎都是汽车,电动车,偶尔有几辆自行车也大多是驴友在彰显骑行的乐趣。而我家老婆大人的交通工具却还是那辆陪伴她多年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障世界》2007,(2):51-53
变模糊的传奇:风波中的凤凰自行车 1970年1月14日,《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河南岳县天然油石厂的“天然油石”广告成为“文革”中最后一个广告,“文革”期间再无广告出现,一直到1979年,广告才在媒体上恢复刊登。但是凤凰自行车不用广告,整个70年代,它是当时所有家庭的“大件”梦想,中国最出名的自行车名牌肯定是“凤凰”,“文革”前的评比中它已经连续多届获得第一名。已经70多岁的沈德出总觉得,自己一生中最辉煌的经历就是在上海第三自行车工作,而最复杂的经历也是那段——1976年的凤凰自行车厂反复出现“大事件”,而随着大事件,他也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  相似文献   

5.
低碳呼唤自行车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思  袁昌斌 《世纪行》2010,(3):46-46
<正>自行车是老家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交通工具,那个年代不少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一张美女推着自行车的画,给人十分潇洒的感觉。到了60年代区委书记才有一辆自行车、70年代末行政干部下乡都骑自行车,所以农村里有首儿歌叫做"骑自行车的是快活人,地上走的是老百姓。"  相似文献   

6.
倪萍:是不是你们家整个街道都知道,这是宋丹丹的爸爸和妈妈。 宋丹丹:对。他们也特别自豪。我爸爸经常说,“丹丹之所以这么有幽默感,当然是遗传我了。”这时我妈就会说“去吧,你哪有幽默感?肯定是遗传我。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说,宋丹丹那个  相似文献   

7.
程朔  马佳伟 《台声》2014,(2):90-91
他这个看上去阳光、开朗的大男孩,现在北京语言大学就读英语专业二年级。我们打电话邀约采访这位来自高雄的大男孩时,他答应的非常爽快;我们的问题他都会很详细的回答。傅笔耘,这个大名与他的硬朗外表相较,总觉得似有些许“不搭”。傅爸爸和傅妈妈都是台湾人,但他们,还有傅笔耘的哥哥,现如今都生活在大陆。少时随全家定居大陆傅爸爸在台湾是做游戏行业的,当时公司在大陆设立一个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8.
双林 《今日广西》2008,(11):16-18
在经过旷日持久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那个时代的头号女性标签——奥黛丽·赫本的横空出世和迅速走红,完全符合了当时全世界公众对女性的期待:清纯的女儿,美丽的妻子,忠诚的妈妈;一个女人只要清纯乖巧、在适当的时候保持得体的微笑就够了,别的她什么都不用做。  相似文献   

9.
齐人 《春秋》2013,(3):4-8
上世纪70年代.“主席像”曾经是每个城市最常见的建筑。几乎每个广场、每个机关、丁厂、学校,都有一尊伟岸的毛泽东塑像。“主席像”成了那个时候的城市地标,以“主席像”为背景,摆出“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Pose,是那个年代留下的最多的合影。  相似文献   

10.
说来也许你不信。一个偶然的机会,十九岁的我当了回“爸爸”。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那天我值中班,酷暑难当,蒸得我满身是汗。突然一声童音传来,“妈妈,是爸爸,我看到爸爸了!”顺着声音,我看到不远处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戴着一项浅蓝色的遮阳帽,一张天真的小脸被太阳晒得红红的,一边喊一边挣脱妈妈的手向我跑来,孩子的妈妈焦急地跟在后面。孩子一把抱住我的腿,仰着期待的小睑叫道:“爸爸!爸爸!”这亲切而又陌生的称呼,羞得我顿时洗红了脸,茫然不知所措。孩子的妈妈来到我面前,羞涩地冲我笑了笑,“对不起,孩子认错…  相似文献   

11.
孩子像谁     
<正> 先生常常看着女儿的样子得意地说:“这孩子真像我!”那副心满意足的神态,颇为滑稽。可是有时女儿根本不领他的情。为了表示自己坚决捍卫妈妈的立场,她一准会说:“不,我像妈妈”!实事求是地讲,女儿的“宏观”象爸爸,比如整个“框架”,一眼望过去的感觉;而“微观”嘛,那个尖下巴、大额头则颇得妈妈的“真传”。  相似文献   

12.
合唱队员     
外婆的口袋太神秘了,它似乎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迷。听话的时候,外婆会从口袋里为我掏出一个奖励;摔倒了,外婆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安慰的糖。在外婆口袋的吸引下,在妈妈的歌谣中,在爸爸的膝盖上,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1968年的一个傍晚,身为总工程师的爸爸突然对我说:“我们要离开上海了。”我天真地拍着双手,欢天喜地地盼望着从未有过的旅行,坐火车、坐轮船,我们来到了北方的一个小镇,从此开始了一个没有糖果、没有笑容的少年时代。我渐渐长大了,我隐约地知道,爸爸被打成了什么“东西”。那是场政治运动,我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13.
覃春华 《今日广西》2008,(19):28-30
还记得它们吗?永久牌自行车、梅花牌运动服、海鸥相机、海魂衫、回力球鞋、双墨运动鞋、郁美净、蜂花洗发精、健力宝、大白兔奶糖、英雄钢笔……这些曾经风靡全国的国货,它们串起的是我们过去天真无忧的童年记忆。那个时候,宿舍大院树荫下,放着的都是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各家窗户上晾着洗得誊白的回力鞋。家里电视柜上是“金星”黑白电视机,墙上的相框里放着一家的全家福和孩子成长各阶段的相片,着色变成的彩色相片里的人脸上部红扑扑的,笑得幸福、灿烂。早上漱口的牙膏是中华、两面针,夏天风油精、花露水是最好的防蚊用品,冬天里防冻裂最有效的是友谊叠花膏、百雀羚,金芭蕾桂花香水、永芳珍珠膏那是妈妈身上的味道,让人留恋。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国外品牌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这些营货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家里偶尔还有一两件,也只有老妈老爸在用,可谁曾想,风水逆转,曾经的经典国货特别是日用品现在再次复活,并悄然热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百姓生活的最高标准莫过于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了。那时,私人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现在拥有一部奔驰、宝马。这是因为自行车在当时是计划供应商品,全中国只有凤凰和永久两种自行车在路上穿行。而能够搞到一张自行车票的人,绝对是非常有  相似文献   

15.
1968年夏末秋初,外间关于抄家的传闻,引起了我的警觉。我想到了爸爸董必武在国共合作时期的几张照片,敢对妈妈说:“爸爸那些有国民党党旗的照片可能碍眼吧?”妈妈抬头看了看我一本正经的脸,哺吨地说:“那是历史呐…··”我镇怒了:“嘿,要是承认历史,党内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叛徒、特务呀?!”妈妈叹了口气,到房里把相本抱了出来。我和妈妈坐在地毯上,翻查起照片来,并且一下子就把“嫌疑犯”搜到了。爸爸这时甩着胳臂走了过来,指着检出来的照片问:“找这些照片干什么?”我仰视着爸爸,说:“烧呗。听说又要抄家啦,这几张照片…  相似文献   

16.
漫画与幽默     
闪电与电儿子:“闪电与电有什么分别?”妈妈:“闪电不要钱,电要付电费。”大酒窝客人想讨好主人独生子的欢心,故意对他说:“彭尼,你脸上的那两个小酒窝长得真漂亮!”小彭尼受宠若惊地愣了一会儿,又喃喃地道:“你说它们漂亮吗?哦,妈咪,我可以把我小肚子上的那个大酒窝再给他看吗?”难怪尼克:“天气怎么这么冷?”爸爸:“因为现在是冬天,冬天总是冷的。”尼克:“为什么?”爸爸不耐烦地说:“尼克啊尼克,我小的时候,就从来没有问我的爸爸这么多问题!”尼克:“啊!这就难怪你不懂得回答我的问题了。”差别一个四岁的天主…  相似文献   

17.
一件毛衣     
我织过无数件毛衣。我的爸爸却从没有穿过我织的毛衣。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因工伤不幸离开了我们姐妹和妈妈。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灯下织毛衣,坐在我身边的妈妈突然含着泪花,沙哑着声音对我说:“再有四天就是你爸爸五十岁的生日了,可怜他一生没穿过一件毛衣。” 躺在床上,妈妈的话反复回响在我的耳边。第二天我就托人上街买了两斤全毛的绒线,瞒着妈妈,凭着记忆中的爸爸的样子,悄悄地织起了毛衣。每织一针,就仿佛看见爸爸向我走近一步,织着织着,爸爸  相似文献   

18.
很小的时候,我便崇拜银幕上威风凛凛、足智多谋的警察。那时迷恋警察的热情与现在追星族的狂热大概不相上下。因为,在我幼小的心里,警察便是勇敢、机智与正义的化身。真正与真的警察打交道则缘于一次偶然。也正是这次偶然,影响了我人生的选择。这大概是那名警察始料未及的。至今还清楚地记得ZO多年前的那一天,当小学教师的妈妈去医院看病,由于当时收入普遍较低,自行车五二属于“稀有物品”,还由于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尽管个头不高,可看住车不让被愤怒江是完全能够胜任的。所以。妈妈只要一出门,总是要用自行车带上我。当然这次…  相似文献   

19.
云溪子  耳东东 《小康》2008,(4):84-85
人老了总爱回想往事,特别是.当眼前有类似往事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昔日的情景便忽地涌上心头。 吾曾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当过些年中学教员。那年月,给“革命小将”当老师,可真是够难的。尽管吾等不久前也是革命小将,可往讲台上一站,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连同收音机、照相机被称为“三转一响一咔嚓”。能够拥有这些产品,是当时较富裕家庭追求的生活理想。其中,上海生产的“上海”牌手表、“永久”自行车、“蝴蝶”缝纫机、“海鸥”照相机等产品,以其过硬的质量和精美的工艺受到全国人民的青睐。这些日用工业品使上海品牌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成为一个时代“幸福生活”的代名词和上海城市的经典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