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2年9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陇籍法学家论坛"在甘肃政法学院举行。论坛围绕"‘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法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以及"法学家社会责任与地方法治建设"两个主题展开研讨,并举办了9场学术报告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论坛上确定了"陇籍法学家论坛"的徽标,该论坛今后将步入常态化运作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政法学院开办公安高等教育二十年暨庆祝公安分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首届"甘肃籍中青年法学家学术研讨会暨论坛"在甘肃政法学院召开。受邀的6位陇籍中青年法学家围绕"中国法制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法学教育理论若干问题"等主题共同开展研讨,同时举办了相关主题的学术报告会。这是一次促进陇原法学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种机制创新。这次论坛集中展显了"陇派法学"的精神气质和当代使命,为催生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西北学派"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充分总结这次论坛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对于陇原法律学人清醒认识中国法学知识生产中的"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发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增强创造性学术研究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23—24日,首届“甘肃籍中青年法学家论坛”在甘肃政法学院举办。论坛就“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法学教育理论若干问题”等主题展开研讨,同时举办了相关主题的系列学术报告会6场。这是一次促进陇原法学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种机制创新。论坛集中展显了“陇派法学”的精神气质和当代使命,为催生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西北学派”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理解和解释:法学家心镜的法律图像(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法学家理解和解释法律之向度与立场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并进一步探讨说明法学家诠释法律的特征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法学家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社会处于伟大的变革时期 ,变革的社会需要法学“巨人”。法学家必须具备三种时代精神才能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法学家的时代精神为 :权利正义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法学家的历史使命为 :开创中国的权利文化 ,构建中国的法治思想理论及培育中国的法律化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6日上午,应胡建淼校长的邀请,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应松年教授来我校讲学,作了题为“十七大报告中有关行政法的问题”的学术讲座。  相似文献   

7.
罗马法系与伊斯兰法系在世界现存法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也表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研究发现,两大法系之间存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法学家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进法治建设,我们更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罗马法和伊斯兰法中共同的先进经验,高度重视法学家群体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推进我国法治发展。  相似文献   

8.
法律人可分为实务法律人和学院法律人。实务法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而他们在法治中的地位与作用容易得到人们的承认和共识。与此相反,学院法律人(主要指法学家)在法治中的地位与作用往往容易被轻视和忽略,甚至学院法律人自身有时也未意识到自己在法治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社会职责。文章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将法学家定位为批判知识分子角色,并探讨法家家在法治社会里所应承担的职责和必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9.
理解和解释:法学家心镜的法律图像(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法学家解释法律的立场理解法律是解释法律的前提。法学家理解法律向度之不同 ,也就相应地意味着其解释法律的立场之不同。理解法律的方向总是决定着解释法律的方向 ,因此 ,有何种理解 ,就有何种解释。然而 ,正如前文所言 ,并不是说理解了的东西一定能通过解释表达出来。由此就决定了法学家在理解法律和解释法律之间可能会有冲突 (所谓心身冲突 )。当然 ,这种冲突不是笔者在此所要探讨的对象。笔者在这里想探讨的是 :结合法学发展的实际历程 ,来说明法学家解释法律的不同立场。既然法学家解释法律是一种客观的活动 ,那么 ,它就可以通过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伊斯兰法的三个渊源即古兰经、圣训和"法学家的解释"的角度,全面梳理和分析了伊斯兰法的圣战思想。认为伊斯兰法圣战思想不是一个划一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律),它在不同法源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和意义;本质上伊斯兰法圣战思想是各个时代,境遇不同的伊斯兰共同体应对内外危机、维护共同体利益的重要手段及精神武器,其根基深深植于对现实的回应中。  相似文献   

11.
法律人和法学家在思维上存在诸多差异,法律人思维强调“根据法律进行思维”,具有保守性、崇法性、独立性、程序性等特点,法学家思维则强调批判性、前瞻性、求异性、创新性和抽象性。这些不同也使得二者对中国法治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无期徒刑到有期徒刑5年,处罚金两万元,许霆的命运实现了不可思议地逆转。在这个过程中,以贺卫方为代表的法学家们的作用不容忽视,但这种貌似的欢愉实则是中国法治的悲哀,因为法学家们群体性地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对许霆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不仅严重影响了法官的独立断案,而且,还让国人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法律信仰遭受重创。但这一切又不能完全归罪于法学家,他们在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尴尬地位,中国法学教育的“法盲”式培养机制,是造成这一悲哀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法治发展、法学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积极的法律与法学现象,也产生了许多耐人寻味、值得反思的情形,其中之一就是法学家数量的快速增长。粗略算来,以“全国优秀”或“中国”命名并用(准)行政化手段确认的法学家就已经达到了百位数,再加上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14.
从规范实证主义法学的立场上看,权利源于法律,授权性规范就是授予权利的法律规范。为什么法律可以授予权利?从授权性规范的语境入手,我们可以找到四种与授权相关的主体立法者、权利主体、社会公众、法学家。法律授予权利的正当依据,可以从这四种主体的角度得到论证。  相似文献   

15.
为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术交流,提升我省公安教育的学术视野,我院于2012年4月17日上午邀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熊秋红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三、法学家诠释法律的特征及地位前面对法学家理解和解释法律之向度与立场的简要介绍和评析 ,可以进一步说明诠释学法学的一般问题 ,如不同的理解者对法律有不同的解释 ,每个解释者都是带着其前见解释法律的 ;解释的立场一般反映着理解的向度 ,但并不总是如此 ,这就是波斯纳根据波兰尼 ( M.Polanyi)和赖尔 ( M.Ryle)所说的复杂思想的无言性和无意识性而得出的在法律推理中的“无言之知”的思想。他指出 ,“无言之知”就像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能够熟练地骑车 ,但道不出其所以然一样。“无言之知在法律推理中是重要的。律师发展了一种并不能完…  相似文献   

17.
《近年修正民事诉讼法总评》一书是台湾法律学者、中华民国前司法院大法官姚瑞光先生有感于我国台湾地区1935年7月1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法学家庞德誉之为“足以跻于最优良的现代法典之林”)于近年来(1997年、1990年、2003年)被立法者“乱修、误修.  相似文献   

18.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离不开法学家的参与和推动,离不开法学理论的科学指导,否则,科学化、理性化的法律现代化便无以萌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理论则难以科学  相似文献   

19.
韦伯写作这些评论时,施塔姆勒(1856-1938)还是哈勒大学教授。随后他被召至威廉德最高学府柏林大学,并获得一个在德国大学体制中声望崇高的教席,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几部法学著作(Stammler,1902,1911,1922)奠定了施塔姆勒的学术声望。  相似文献   

20.
论司法公正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正是司法亘古不变的灵魂和生命。在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下,人们习惯于把司法定位于解决社会冲突、使社会达到公正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路径,而法学家们及法律实践者们长期以来也把司法的作用囿于提供公正。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当司法制度仅仅为追求公正而付出太多代价时,公正也就不成其为公正了。因此,效率这个人类经济活动的目标,与公正一起成为现代司法理论和实践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