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清朝贪官的真实写照。谁想到历史的车轮转至今天,广州市公用事业局原局长丁振武,比古代贪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职8年,疯狂为自己聚敛钱财,从1993年至1999年先后收受有关人员所送的人民币165.8万元。身居要职的丁振武,是怎样从一个正局级干部堕落为阶下囚的呢?其蜕变过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对清朝贪官的真实写照。谁想到历史的车轮转至今天,广州市公用事业局原局长丁振武比古代贪官更有过之。他在职 8年,疯狂为自己聚敛钱财,从 1993年至 1999年,先后收受有关人员所送的人民币 165 8万元。身居要职的丁振武,是一个 20世纪 60年代从著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是怎样从一个正局级堕落为阶下囚的呢 ?其蜕变过程发人深省 !在“小小意思”中失足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同样,丁振武也非一开始就自甘堕落的。现年 57岁的丁振武, 196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 1981年就当上了广州…  相似文献   

3.
水风 《廉政瞭望》2014,(23):1-1
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75-77
在党的十八大后汹涌澎湃的反腐潮下,我们将目光对准贪官出事前这一特殊而敏感的时间节点,梳理了从2003年4月到2013年4月,10年间曾引起广泛关注的10名外逃贪官事前准备情况,揭开“外逃贪官潜伏期”种种谜团,为进一步打击贪官外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纪贺 《纪检与监察》2003,(11):21-23
2003年4月8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山东第一贪”潘广田受贿一案。称其为“山东第一贪”,倒不是因为他受贿数额在山东独占鳌头,论数额他自然比不上全国那些“著名”的贪官,也远比不上山东省内一些“落马”的贪官;潘的“第一”,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查处的级别最高的贪官,也是全国查处级别最高的无党派人士、非中共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6.
山公 《共产党人》2004,(10):40-41
查处贪官手不软,反腐败进入强势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现的贪官刘青山,张子善.到2003年被执行死刑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日渐激烈。2003年.省部级官员违纪违法个案上升到两位数。由此表明,中国反腐败斗争依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高级党政官员因腐败不断被查处,群众在受到反腐败成果鼓舞的同时,又痛心疾首。政府官员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许有账可算.但腐败分子造成的政治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17年里,还有不少在外交部以及驻外使、领馆工作而没有担任驻外大使的将军外交家。他们是:李克农、马文波、柴成文、徐介藩、丁荣昌、边章五、吉合、韩振纪、潘振武和丁甘如。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2,(4):57-58
张铁在2月8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从1991年到2009年,走过19年贪腐之路,江西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县委原书记汤成奇,近日被一审判处死缓。贪污3901万余元、受贿350余次,这一腐败个案再次让人思索:从开始贪腐到受到查处。少数贪官的“潜伏期”为何那么长?与漫长潜伏期相伴的,是汤成奇平坦的仕途。从镇长助理到镇党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再到副市长、市委常委……每一步都是“带病任职”。有着漫长潜伏期的贪官,并不只汤成奇一个。  相似文献   

9.
从廉官变贪说起□肖璋玉生近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几则廉官蜕变为贪官的新闻,引起了不少的轰动。有人感叹,有人惋惜,也有人大惑不解。其实,廉官、贪官并不是天生的。从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廉官不一定始终是廉官,贪官也不一定始终是贪官,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贪...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爆料,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逃高官已达1.6--1.8万人,携带款项高达8000亿元人民币。外逃贪官多通过地下钱庄、离岸金融中心、境外特定关系人等方式转移资金。如何防止贪官携款外逃、减少国家的经济损失,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官场上,上下级关系异化.一些下级官员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显得奴性十足,严重丧失人格尊严。有人称之为“官场‘家奴'”。这种“家奴”现象,在贪官群中表现最为突出,小贪官往往匍伏在大贪官的脚下.鞍前马后听其指使,为其效劳,从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2.
张军 《学习月刊》2013,(4):53-54
民国时期,贪渎严重。撇开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不说.仅在国民党执政的22年间.各级大小贪官即饕餮自肥,难以计数.而且还出了可说是那个时期最大的贪官和贪腐家族——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然而令人回味的是.孔祥熙本来是和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同兴共亡的.可孔氏却没等到国民党败亡之时就提前下台了.原因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学习月刊》2013,(7):53-54
民国时期,贪渎严重。撇开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不说.仅在国民党执政的22年间.各级大小贪官即饕餮自肥,难以计数.而且还出了可说是那个时期最大的贪官和贪腐家族——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然而令人回味的是.孔祥熙本来是和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同兴共亡的.可孔氏却没等到国民党败亡之时就提前下台了.原因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廉政风暴揭出了一批贪官,人们在翻阅他们的犯罪记录时,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差不多每一个贪官,都与“美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美女”或者是贪官们享受的工具,或者是把贪官拉下水的诱饵,或者是与贪官沆瀣一气成为贪官鲸吞国家财产的帮凶。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美色伴贪官”现象。产生“美色伴贪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做一点透视。从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急剧增加,“利润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大多贪官都从骨子里爱好女色。据有关资料介绍,近几年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查处的党员干部腐化堕落、道德败坏案件以平均20.8%的幅度逐年递增。资料还显示,在男性贪官的犯罪过程中,有90%以上和女色有关,而且形形色色,污秽不堪。去年广州、珠海、深圳公布的102宗受贿案中,  相似文献   

16.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辛传 《求贤》2009,(1):50-50
中国反腐利剑出鞘:从1998年至今的10年间,陈希同、陈良宇、王怀忠、丛福奎等一批形形色色的贪官被绳之以法,贪官们也同时创造了众多五花八门的中国贪官之“最”……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廉政瞭望》2012,(5):3-3
死刑不可能震慑层出不穷的贪官.只要官员不受监督的机制不变,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贪官.只不过一时还没有机会罢了. ——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  相似文献   

19.
《党风与廉政》2003,(3):12-14
1996年的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查处的党员干部精神堕落、道德败坏案件达1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0.8%。近年来此类案件更是居高不下。据报载,领导干部的腐败,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在被查处的贪官中,95%的人有情妇。更有权威性的统计是:1999年,广州、深圳、珠海公布的102宗官员贪污受贿案件中,被查处的贪官100%包养了二奶。从美色与贪官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来看,大体有以下几个类型:●色助官贪:美色和权力的交媾,结果是同恶相济,狼狈为奸。只会使权力的腐败向极致发展。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首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都说清朝的和坤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其实和坤只能算得上是清朝最大的贪官。那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该是谁呢?这顶帽子,应戴在明代的严嵩父子头上。严嵩父子被抄家,其中纯金银、金银镶珠宝器皿、首饰1.3万件,这些金、银器皿,至少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