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4月18日《半月谈》)  相似文献   

2.
蔡玉高  梁娟  方列 《政府法制》2010,(12):12-13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  相似文献   

3.
桑菊 《检察风云》2011,(12):15-16
这些年来,公务接待的失控,已呈越来越严重的状态,接待费用居高不下,问题反复出现。公务接待的失控导致了财政资金耗费巨大,并衍生出腐败,毒化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监察》2011,(1):46-46
刘上峰在《江西日报》撰文指出,某县古城公务接待不堪重负的消息引起舆论热议。该县每年用于公务接待的费用数目惊人,使并不宽裕的当地财政更加捉襟见肘,有关部门负责人却称此为“工作需要”。适度的公务接待是开展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纯海 《政府法制》2009,(3):42-43
近年来大量的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腐败大多是“圈子腐败”。这个圈子的圆心,就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半径就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圆周就是依靠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获取私利的人。今天我们剖析的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陈世礼的“利益圈”,实质上就是一个“腐败圈”:陈世礼的腐败,就是典型的“圈子腐败”。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本着预防在先的精神,着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的有效办法,先后制定了《关于市委常委会监督市委书记的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指明了搞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作为国有煤炭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应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国有煤炭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应把握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黑社会的政治支柱腐败,在不同的时期、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们对其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腐败与权力的内在联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学者给腐败下过这样的一个定义:“腐败大致属于一种政治性概念,是指政冶权力从原本纯洁的状态中发生蜕变,成为腐败官员非法或非道德地谋求个人好处的工具,这种好处可能是一种金钱、享受、荣誉,情伦等。”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主体,行为人必须有公务人员  相似文献   

9.
杨晓琴 《政府法制》2010,(24):60-6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这是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出的反腐倡廉的重要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李域  曹飞 《中国监察》2009,(18):43-43
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始终把预防腐败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和建设,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张明华 《法制与社会》2010,(33):185-185
公务腐败行为由于社会影响恶劣、犯罪后果严重,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刑事法律所打击的重点,也是我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务腐败行为防范机制,是杜绝公务腐败行为的根本。本文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防范公务腐败行为的措施和做法进行分析,就如何建立完善科学的防范公务腐败行为法律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秋芳 《中国监察》2009,(18):24-25
注重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要求,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切实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特别是充分发挥国家预防机构的作用,有效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万安中 《政法学刊》2009,26(4):42-44
在封建制社会,狱吏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狱为市”,贪赃枉法;二是拘系无常,法外用刑;三是非法杀囚,枉害人命。狱吏腐败是封建监狱管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监察》2010,(2):48-48
管荣保撰文指出,党中央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党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可以事先预防腐败,只有在严格的监督下,才会让领导干部没有机会、没有想法去搞腐败。这不仅是强化“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出于对领导干部成长和关心的需要。培养一位领导干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只有保护好每一位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王洪民 《中国监察》2008,(17):36-36
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必须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要自觉把部门工作融人大局工作之中,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排查权力运行中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查找导致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等腐败问题的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例看,一些领导干部和有一定权力的工作人员的权钱交易行径之所以能够得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头上防范不力,监督管理不健全不落实。因此,预防腐败必须从源头上做起,做到“三注重”。  相似文献   

17.
方工 《中国监察》2008,(15):31-31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但从实践看,在综合治理方面,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举措。落实这一原则和举措,就要高度重视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真正让党员干部知道“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干部失足,确保权力行使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监察》2012,(21):11
10月22日至23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一行到海南调研考察预防腐败工作,并为海南省预防腐败局揭牌。她强调,海南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预防腐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财政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权力  相似文献   

20.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工作规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着眼于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提出了44项法规制度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