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东北非动荡的根源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北非一些国家政局动荡,实际上是相关国家长期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从长期来看,这次的政治风暴不但会改变相关国家的政治生态,也将对整个中东地区的格局乃至世界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目前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化、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从中东北非动荡中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前英国选举制度改革、新加坡大选以及中东政局动荡等一系列政治变革结果表明,政治民主并没有一个僵化的终极模式。各国家与民族会以自己固有的气质和性格运作民主制度。不同国家政治民主的确立、发展与巩固,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重要支持,因而对待政治民主问题,应当秉持一种基于政治文化之上的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12月突尼斯政局动荡开始、迅速波及北非和中东国家的动乱,深刻影响着当前的国际关系。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此次北非中东动乱背后有其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它是美欧地缘战略诉求矛盾、争夺北非中东地区主导权的体现,是大国"货币权力"在世界体系转型过程中的地缘冲突表现,是美国努力维护其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体现。此次北非中东动荡,一是使中小国家可能对美欧采取制衡战略,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可能恶化;二是导致产生了"卡扎菲悖论",破坏国际核安全态势;三是冲击国家主权理论,消极影响未来的国际关系准则。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中东政策考量中,安全、经济、价值观和全球领导地位四大利益目标均占有一定分量,它们常常相互阻碍,彼此抵触。奥巴马政府在应对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时,既要同时服务于相互冲突的四大利益目标,又受国内政治斗争干预,再加上中东局势变化极快,其政策不可避免地充满两面性、矛盾性和多重标准。近期美国仍要修补其原有的中东政策。从长远来看,美国减少对中东的战略投资势所必然,对中东民主化问题则持伪善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东欧形势变化及苏政局动荡的冲击下,印共(马)党内一度出现某些思想混乱,但该党经受住风浪,较快地统一了思想,在复杂、动荡的印度政局中,力量继续发展。 两年多来,印共(马)党员人数增加。1988年12月该党十三大时,有党员46.5万名,  相似文献   

6.
简论日本政局的变化及其原因吕乃澄当前日本政局呈现出瞬息万变,扑朔迷离,使人眼花缭乱的现象。这种变化说明当前日本政局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时期,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内外政策都面临着新的调整与变革,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政局将持续动荡,“变革”将是...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之春"既有颜色革命的部分特征,但又不等同于颜色革命。它指的是发端于突尼斯继而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为推动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乃至要求推翻本国专制政体的自发的、内生性的街头运动。阿拉伯世界政局动荡的内部原因是其各自国内积重难返的政治、经济问题,外部原因在于美西方十几年来不断在该地区进行的"民主"渗透。美西方在阿拉伯世界强推西式民主,在经济、政治、安全三方面酿成一系列的苦果并形成恶性循环,客观上使阿拉伯民众对西方"民主""自由"的幻想趋于破灭,将使中东地区在很长时期内都难有宁日。  相似文献   

8.
本·拉丹被击毙象征着反恐主导美国全球战略时代的终结,新防务报告出台标志着美国全球收缩进入实施阶段,中东政治动荡一年之后美国对形势的判断趋于乐观.这三大因素决定,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战略性投入将逐渐减少,美国对中东盟国的政治和安全承诺可能弱化,未来美国在中东地区可能采取选择性介入战略.  相似文献   

9.
朱虹 《理论前沿》2002,(14):24-25
自从19世纪末出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因此而产生巴勒斯坦问题以来,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矛盾为核心的中东地区各种矛盾不断分化组合,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乱。一、巴以冲突的由来1.历史的演化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初,一场肇始于北非小国突尼斯的民众骚乱,引发多米尼骨牌效应,席卷中东、北非多个国家,致使中东、北非多个国家发生重大的政治变局。透析中东北非动荡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从中可以得出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警示。  相似文献   

11.
阿尔巴尼亚从去年底实行多党制以来,政局变得十分复杂和动荡。实行多党制两个多月,阿先后就成立了近10个政党和社会政治组织,各党派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国内的罢工、罢课浪潮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社会治安严重恶化,各类恶性案件大量增加;大批公民非法越境外逃;今天已有近万人非法强行越境离阿;旷工、怠工现象日趋严重,群众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围绕对霍查的评价引发了一场政治危机。阿政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一)实行多党制造成严重的党派纷争是其主要原因。新党派的成立又恰逢不久将举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青年道德教育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全方位的社会变迁之中,受此影响,各国青年在道德价值观上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这些都对当前各国青年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此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通过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青年德育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创新青年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对于我们有效开展我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诉讼费(仲裁费)与律师费的承担是诉讼与仲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中东各国及国际商事仲裁中诉讼费(仲裁费)与律师费的承担进行了比较考察,建议我国关于诉讼费(仲裁费)与律师费承担的规定作出相应的修改与补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局部的、暂时的挫折,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景感到徬徨迷惘。面对现实,究竟应当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资本主义的一些新情况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必须从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牢固树立和深刻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晏婴是齐国历史上唯一可与管仲并称的一代名相。面对齐国霸业早失、政局动荡、政苛刑繁、民不聊生等形势,他倡导礼治、抑制私门,薄敛省刑、推行仁政,选贤任能、惩治谗佞,力谏君奢、躬行节俭,亲睦善邻、折冲樽俎,并付诸实施,使齐国保持了大国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的债务问题与政治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经历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社会转型过程也就是财产与权力的再分配过程,债务问题即是研究这一转型过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春秋时期,债务问题更具普遍性,无论是官府借贷还是私人借贷都有了新发展,严重影响了国人的生产与生活,对各国的政局和社会治安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的中国对外政策曲星1989-1990年东欧巨变,紧接着,苏联政局也发生新的动荡,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其国内政局急转直下,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联盟迅速解体。有近70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原苏联...  相似文献   

18.
重视和加强青年的精神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应从分析当代青年的物欲化倾向入手,探讨我国青年的精神教育内容、载体和方法,从而实现对社会价值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1956年“波兰事件”和中国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波兰事件”和中国的政策骆亦粟1956年,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国家波兰国内政局动荡。这年10月,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决定召开中央全会改组政治局、推举1948年被开除出中央的前领导人哥穆尔卡重新上台执政。对此苏联反对,领导人强行去波,进行干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青年问题的大量出现,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学者,对青年和社会的关系、青年的价值取向以及对青年的社会政治教育活动战略等方面内容极为关注。特别是,从“亚文化”(Subculture)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