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强天下兴。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县域实力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基石,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广西要发展,潜力在县域、空间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新常态下,我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发生  相似文献   

2.
县域主导产业可以是特色产业,可以是优势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引擎。县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培育主导产业。要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就必须有相应的内生动力机制做支撑,即通过创新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人力资本的使用、灵活可行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王奎杰 《群众》2008,(12):57-58
县域经济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构筑支柱产业,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东海县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 壮大贫困地区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哲勇 《当代广西》2006,(11):52-5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这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贫困地区大多农业基础薄弱,工业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低,财力投入不足,要想实现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广借外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为支撑,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开发突破。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所谓特色优势产业,就是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相似文献   

5.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5,(17):20-21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河池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是河池市全面发展西南出海通道经济的核心动力。河池的实践表明,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壮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能从容面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挑战,从而减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对城市经济的过多依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区经济状况看,激活民间资本应成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资金源泉。充分认识“关键时期”激活民间资本对发展广西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1.解决当前我区县域经济资金短缺的矛盾要求激活民间资本。我区县域企业以小企业为主,工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业层次低,竞争能力弱,农业主要生产要素分散,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7.
何涛 《当代广西》2006,(10):19-20
产业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的支撑。要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建设步伐,必须突出抓好重大产业布局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我区沿海三市,在加快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同时,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并逐渐成为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把科技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湘之 《湖湘论坛》2000,13(2):42-42
一、运用先进科技。嫁接传统产业 对化工、建材、煤炭、轻工等攸县的四大优势产业和粮、猪、菜、果、林、茶等既是支撑县域经济的骨干、又是今后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的传统产业。必须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嫁接改造和升级换代。一是要用物化科技成果嫁接传统农业。近...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地区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法库县位于东北最大城市沈阳的北部,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法库县必须抓住机遇,赢得经济发展机会和空间,为沈阳市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卞吉安 《政策瞭望》2012,(10):39-40
县域旅游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发展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县域旅游一体化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县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旅游一体化要求我们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出发,以合作共赢的理念,使整个县域在旅游的资源开发、宣传促销、市场准入、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切实提升县域旅游质量,实现县域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6,(4):22-23
县域经济的发展事关全区经济发展大局。2005年,全区各县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型经济、劳务经济为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县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十一五”时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在具体工作中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以其特有的高渗透性、高倍增性和高带动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号召全省上下要"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吉林振兴",信息产业是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先导产业,必须抓住机遇、寻求突破,把优势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为振兴吉林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乔恒 《长白学刊》2004,(6):80-82
加快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突破口.温州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作用.东北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东北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朱惠民 《政策》2003,(10):30-30
近几年来,我们依托山水资源,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调整中壮大优势产业,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狠抓三大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狠抓支柱产业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支柱产业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心。近年来,我们在支柱产业建设中按照市场机制整合资源,围绕支柱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效益抓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要发展,潜力在县域、空间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年中工作会议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年中工作会议旗帜鲜明的提出,广西要发展,潜力在县域、空间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实实在在抓住了我区发展中的关键和重点。一、我区经济赶超跨越迫切需要县域经济的强有力支撑。(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地区成功经验不断提醒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在区  相似文献   

17.
<正>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快天水发展,必须依托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8.
张学军 《新东方》2005,(3):39-43
"郡县富、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层次,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承上启下的特殊经济系统。加速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如何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中,有几个关键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支撑。"十一五"时期,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方针,坚持不懈做好打基础、管长远工作,加大对县域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强力高位推进,全省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跨上新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05,(6):1-1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施工业兴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坚决破除“等、靠、要、叫”的思想,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尽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来加快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选准和培育优势产业,使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要有一种克难奋进的精神状态,凡是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必须尽快发展,弄虚作假不对,自我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