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一位在国内颇有名气的女心理学家,她笑容可拘地婉拒了:“还是去采访别的专家吧,我只是喜欢做做咨询,搞点专业培训,然后就是和老公、孩子安静地呆在一起。并不想把生活搞的太热闹……” 这是—个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专家。于是才能够抵抗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对别人的诱惑,对这类人来说百麻不是。 这类人从不用表面的风光来为自己撑面子。他们的面子就是他们的里子,他们的里子也就是他们的面子。总之,让自己舒服之极! 谁都想让自己舒服之极。但不是你想要就能够要得到。那可是一种绝  相似文献   

2.
广告人     
《创造》2006,(4):90-91
孙玉梅顿悟过: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只要是他喜欢的,这件事对于他就不可能成为无聊、乏味甚至疲惫不堪的事情。可能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她们喜欢的就是“不工作”的生活。而更多人喜欢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拼搏。孙玉梅投身自己的深爱。广告人,  相似文献   

3.
心雨集     
<正>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什么可抱怨的。——白岩松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村上春树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是一种幸福;喜欢自己做的事,那是一种惜福。如果我们做不成幸福的人,至少可以做一个惜福的人。  相似文献   

4.
她们是职场高手,成功而快乐;她们有喜欢的事做,投入而睿智;她们过自己的生活,开心而幸福;她们……身为同龄女性,你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在心底深处想加入她们的队列?如果有别人的经验和感受一起分享是不是可以少些挫折和弯路。本刊特邀数位出色女性逐一出场,看她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5.
圈套     
她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来自偏僻的山区农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边缘人”。但是她们年轻,心中同样有梦。他们渴望爱情,向往过上好的生活……骗子总是乘虚而入,这个“虚”,就是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边缘人”的现实处境与她们梦想的巨大反差。简单而笨拙的骗术,让骗子频频得手,让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身心俱伤,财色两空。当前,关注这些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已是一个不容忽视而且沉重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6.
袁岳 《创造》2011,(5):90-90
对于很多人来说,劳动不只是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技能,一种与世界上其他人更有建设性的联结方式,一种使得自己的享用与自己的贡献平衡的道德模式。记得自己的老母亲在我小的时候,总说靠自己的两只手,吃穿用都会有,听说人懒死,没听说人做死。相比而论,今天的劳动者受到的尊重与重视不够,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工人,似乎就真的没出息没面子的感觉,但事实上有不少人可能本来就喜欢做某种工作,而且在某种工作岗位上劳动的时候很有成就感与乐趣,如果非要在考试考糊以后上个大学,我看也不见得有多少幸福感与成就感。  相似文献   

7.
窦文涛:这是我们锵锵三人行历史性的一天,因为你知道嘛刘岩,我们是头一回请来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舞蹈老师.你说你不喜欢被人介绍成是奥运会开幕式彩排的时候,摔下来的那位舞蹈家,你喜欢被人介绍成是坐在轮椅上的舞蹈家. 刘岩:是的,有时候被2008年的事情带上了符号,作为我来说,我只是真实地做我自己,所以我现在在舞蹈学院跟我的学生相处,跟我资助的孩子相处,我觉得生活得很愉快,与舞蹈在一起,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8.
世博幸运儿     
我们相约在美好的咖啡吧里。当我第一次见到她们时,那种迎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漂亮脸孔一直吸引着我——脱口而出:“三朵金花!”我竟惊诧于世博徽标出自她们之手,因为她们年轻奔放的个性与世博徽标蕴含的“汇浆精髓、博采众长”的灵魂很难联系起来。当她们向我述说了设计徽标的整个过程后,看着她们的真诚和一脸的兴奋,我才悟出了什么……她们以自己的激情与智慧选择了百年机会,她们相信,所有的年轻必将成长,所有的幼稚一玉将纯熟。就像她们自己说的:现在我们是世博的幸运儿;明天我们是 YIREN 工作室的成功人士。——观察记者罗茵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向往宁静、悠远、离群索居的生活:另一种喜欢热闹、多样性、在人群中扎堆。前一种人,思考"我为何生活";而对于大多数的后一种人来说,世外桃源、瓦尔登湖,都只是个梦。究竟该选择何处栖居?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活,还是生活?上海的杨浦大桥和翔殷路隧道连接着黄浦江以东和以西。这两条通道非常有趣:在早高峰的时候,是单向  相似文献   

10.
我特别喜欢过一种计划好的生活,或者说是那种有节奏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曾记得中学时候,升学压力使我们如套上了枷锁般整日背负沉重的学业,令人应接不暇。为了让自己有个头绪,让自己的头少些烦乱,我静下心来,考虑各科孰强孰弱,设计复习方案,列出计划。每日为第二天列一小份复习计划随身  相似文献   

11.
我也算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但必须承认,有时亦会产生为甚么要读书的疑问,特别是要读一些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读物的时候。这时,我会安慰自己,这是上学和工作的需要。的确,读书是一种需要。在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如果不读书,很容易落伍,很容易跟时代脱节。我们旣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正如惠特曼所说:“我们的任务就是阅读这个世界,因为这一本巨大的书是我们尘世之人惟一的知识来源。”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有一己之力来实践阅读和游历世界的理想。要认识世界,必须尽可能了解前人和他人的经验,而其中的快捷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相似文献   

12.
家庭主妇是新马华人妇女中的最大人群,她们的地位和生活状态也有很大不同,但作为女性、妻子和母亲。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共通的作用,即经济作用和教育孩子作用。同时,相对于她们的丈夫,主妇们无一例外处于从属的、次等的地住。这是传统性别观念规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钻石人生     
走近的日子充满感动,也留有遗憾,从“女强人”、到“白领”,到“白骨精”,社会对她们的称呼在变,变得清晰而精确,但生活的本质没有变,她们的梦想也没有变。 在每一段倾诉背后,我们聆听的不只是熟知的绚烂,还有她们曾经的挣扎,困惑与悲衰,每一个精致的妆容下面,我们找寻到的是坚持的理由和一份未曾散淡的激情,为自己,她们选择了一条不太平坦,并不轻松的路,无怨而无悔。 我想,她们等待的是一场钻石人生……  相似文献   

14.
冬天的花儿     
蝈蝈 《人民公安》2006,(20):55-55
许多花儿到了冬天就只剩下枯萎的或者简单地绿着的身体。有些观叶植物却是一如既往地绿油油地生长。开花在冬天是一件奢侈的想法。这和人类是十分相像的,人在冬天是决计不会和自己的身体过意不去的,大都会厚衣加身,御寒冷于体外。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女子即便是在冬天也会“美丽冻人”,让人感到一种悄然发生的变化。而作为只有生命没有情感的花儿来说,迎风歌唱无异于自我毁灭。在春夏秋三季把身体里的美全部绽放之后,花儿们利用冬天休养生息,以便来年更好地表现自身之美。温室里的花儿却不是这样的,她们像季风一样失去了约束力。我不是…  相似文献   

15.
史伟富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吃辣。在美国有一项研究,喜欢吃辣的人,一吃辣或是一旦面对挑战,身体内的荷尔蒙就会上升,就会特别兴奋。我喜欢吃辣,喜欢挑战,这种感觉很完美。”  相似文献   

16.
咨询台     
如何选择好人生的方向?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保安员,从事保安工作已半年,虽时间不长,可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但在内心总有一种压力,不知道是闷还是空虚,感觉不舒服,并不是因为某些事不顺心,也不是工作做不好,好像是很自然发生的。同时,我也想多学一点东西,可又不知学什么好。请问我该怎么办?  求知者张晓景张晓景同志:  首先,你很喜欢你目前所从事的保安工作,说明你现在还并不需要在你未来的目标和你的职业道路之间作出一个选择。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追求自己的人生方向过程中,应学会不断地进…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1,(5):58-58
现在很多人选择下班后去健身房,希望通过运动来调整身体的肌肉状态,使上班时变得麻木的身体恢复正常。但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与其下班后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不茹在上班时遵循一些老生常谈的健康规则。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时代, 它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情感,乃至生活状态。 许多女性抱怨工作带给她们的身体疲劳,即使她们恪守着诸多健康准则。 那么是什么使她们工作过后,一身疲惫呢? 也许认真对待办公室健康的时候,我们忽略的正是细节问题,它无声无息伤害了我们的身体。安的一天,或许可以让你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楼下一位老师的女儿生了个女儿,小宝贝还不满周岁,已经看得出生得挺漂亮。每天傍晚,孩子的母亲或者姥姥都抱着她在楼前乘凉,过来过去的人看见了,不由自主地要说几句夸赞的话,还要逗逗孩子。幸福的母亲和更加幸福的姥姥满脸都是笑。 按照传统方式生活的女人,循着前辈人走过的路,自然地成长: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然后将孩子抚养成人。一辈又一辈的女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如今,我们身边却出现了一些“离经叛道”的女人,她们背离了传统生活的轨道,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力。她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自己,她们要为自己而生活——她们是丁克家庭的女人。 丁克家庭的轴心从亲子关系转向夫妻关系,孩子不再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平等和自主意识成为夫妻关系的新乐章。由于没有养育子女的负担,这些家庭里的女主人多数过着自由、轻松、富裕的生活。她们有更多精力投入事业,也拥有更多闲暇时光。但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她们的内心深处,偶尔也会有一丝惆怅。让我们听听她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底色     
今年夏天可谓酷暑,入伏就连晴高温一两个星期。人们每天从家里空调房到车子空调到办公室,也是空调,机器制造的冷气吹多了让人身体和心理都不舒服,像是生活在虚拟的空间。老天爷,下点雨嘛!让我们在自然清爽的空气中透口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