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她大学业后,进入南方的某公司上班. 三个月后,她认识了同事安安.接着,她和安安相恋了.那个落寂的雨夜,她和安安依床而坐.她搂着他,幸福地发傻. 此刻,一只蝴蝶闯入他们的视线. 她特惊异,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蝴蝶是第二个光临她陋室的"客人".第一个客人,自然是恋人安安了. 她问他:"你想做一只孤独的蝴蝶吗?"他摇头, 她忽发奇想,给那只蝴蝶取个名字叫"梁兄"吧.梁兄化蝶的故事,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钥匙     
晓泾 《新青年》2002,(7):32
和许多恋人一样,他们的相处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最初只是一次圣诞聚会,很热闹,不少朋友带来了朋友的朋友。他第一眼就留意上了不太爱说话的她。也许是为了她,平常寡言沉默的他才会妙语如珠,也许是为了她,一向不  相似文献   

3.
赵春 《新青年》2008,(5):42
她曾经与一位朋友相交甚笃,双方你来我往,卿卿我我,相见时只恨时间过得快似飞翔,离别时又嫌日子过得慢如爬行.不得不承认,她这个人属于那种对人全心奉献的女孩,别人若对自己好上三分,自己便想七分地补报别人.因此,那位朋友在她心目中的位置,简直有如泰山珠峰,每当面对那位朋友时,原本倾向节俭的她却仿佛变了个人般地慷慨起来,花起钱来一点也不在乎.不仅如此,在朋友面前的她,往往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心处于"不设防状态",心中所思所想,总是无一遗漏地和盘托出,她甚至想:如果她和朋友能够"合二为一",该有多么幸福!  相似文献   

4.
不是没有贪玩的细胞,而是我想把任何事都做得尽善尽美,所以常常一个人窝在教室.他经常来我们班找人,只是把头探进来看看,然后匆匆离开.然而,那次他站在门口瞅了又瞅,却不肯靠近或离开.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传呼     
我要在手机的年代讲一个传呼的故事。和阿薇分别已经有6年了,杳无音讯。她是我大学的同学,也是我的恋人。但是,毕业之后,彩云之南的她和辽西大地的我只好分手。因为我们都离不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6.
你快回来     
伍振 《新青年》2002,(12):30-31
遇见她,是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因为同情,想带她回家。她却站在那里不走。可能以为我是骗子,我想。于是我买来了一大堆她喜欢的食物,哄她开心。因为不是SOHO一族,不可能成天陪她在家或是逛街,于是大多时候,她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尽管觉得她太委屈,但是想到寄“我”篱下,心里也平衡许多。开始我很开心,为这位愿意和我同居的漂亮的异性朋友,但,我慢慢发现——  相似文献   

7.
马老师: 您好!读过杂志上不少您的心理咨询文章,收益多多。今天,也有一个困惑的问题想请教您。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友,平时我们无话不说。可是,她一旦有了烦恼和痛苦的事,她总要去找她的异性朋友。她有好几位亲密的异性朋友——不过,绝不是那种婚外性关系,只是很知己的朋友。说来也怪,一经她的异性朋友的抚慰和劝说,她再多的烦恼也会很快烟消云散。这真是让人有点迷惑不解。我听有朋友说过,人们有了苦恼往往更愿意找异性朋友倾诉。您说是这样吗?如果是,又为什么?希望您指点迷津。您的读者兰静宜  相似文献   

8.
52,吾爱     
第一次与她分别,看她站在立交桥下徘徊寻觅着回家的车,我一脸茫然的不知所措.后来,她伸手向我比画出一个数字--52,然后就往东南角的车站走去,我紧随其后,想说些什么又开不了口,只麻木地向公交车的背影挥了挥手.回过神来,眼前是一排整齐的公交站牌,52路--通往她回家的公车.  相似文献   

9.
那天,我刚从火车站出来就被人骗了. 走出车站,我提着行李站在路边,正想打的去公司,突然从背后伸出一双手,迅速摘掉我的眼镜,又捂住我的双眼,一个很清脆的女声,笑得咯咯的,要我猜猜她是谁.  相似文献   

10.
周哲 《新青年》2005,(9):35
曾经有一位朋友,是那么那么地悲伤,悲伤得让所有面对她的人揪心。可是面对她,我无话可说。我知道倾听是一种帮助,我想做更多,却不能。大凡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的人,都会体验到那种天地寂寥、身心成冰的悲凉。我曾经在深夜的球场失声痛哭,那声音到现在还时常一滴一滴地倒灌在胸口。可是,我依然无法、无法知道,如何能让别人从悲切中抬头。春节回家,母亲照例地忙碌。我很想很想跟她说说话,可她只是不停地忙。偶尔的空闲,说的依然是电话里说过千百遍的“注意身体”。临行时半夜想起来要煮鸡蛋,从门缝看她披衣在灶前站了半晌,忽然涌出泪来:即使是…  相似文献   

11.
海燕 《海内与海外》2005,(10):74-74
商界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就是家族企业的兴旺:不论是日本的松下、美国的沃尔玛、通用汽车,还是华人首富李嘉诚……这些家族企业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似乎只有他们会全心全力地主动爱产品、爱公司,这就是“跟产品谈恋爱”的精神。几千年以来,人们都在询问什么是恋爱?恋爱就是连缺点都爱,这才叫恋爱。有人会质疑这句话的偏颇,但一个恋人、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哪里会没有缺点?会恋爱的人会这样去想———我的恋人是怎样的好,甚至看到缺点的时候,她会想我怎么想办法把他改正过来;会谈恋爱的人对待恋人是这样,他的衣服不好,我给他买一件衣服;他…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1,(1):45-47
有朋友告诉我,罗马帝国时代有个女皇,她挑战了全国最红的名妓,邀请罗马全城的男士与她发生性行为.我的影片有这个故事的影子.但我这样做更多是因为幽默.我在嘲弄那些会与任何东西做爱的典型咸湿佬.  相似文献   

13.
四口之家     
一天,我同妻子奥黛丽一起出去购物,那时,她已经怀孕8个月了.我们在红灯前把车停了下来,奥黛丽的一位朋友正好路过那里,她急冲冲地跑过来,想看看奥黛丽生了没有.  相似文献   

14.
沉艳     
兰军 《新青年》2004,(9):30-30
沉艳女性,我一向是追求第二眼美丽。总是想那女子,想她身上的味道胜过她的容颜,想她善良品德胜过她妖娆身材。朋友多以为我怪,我也自认如此。我是孤傲的,所以朋友不多,但偏偏讨女孩子的喜欢,每遇如此,我只是冷冷的回绝。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一座北方城市。单位宿舍里的人要么结婚  相似文献   

15.
陈华 《新青年》2006,(6):7-8
清晨4点,天刚蒙蒙亮,我悠悠醒来,一头冷汗,浑身酸软无力,腮边有泪未干.活动一下手脚,方知,原来又是南柯一梦.梦中我又一次站在那个村口,一如当年茫然不知所措.阿梅背对着我,手里拎着书包,我努力地走向她,想和她说点儿什么,可是迈不开腿,张不开嘴.20年了,相同的梦境,无数次,就这样醒来.  相似文献   

16.
想念     
澜涛 《新青年》2006,(12):25
每个人都应该会有想念的吧,想念一个人,想念一份情感,想念一事一物……是不是千万个人就会有万千种不同的想念呢?曾经有个女孩子对我说起过她想念恋人的时候,期望恋人能够马上就出现在她面前,带着玫瑰和热吻。女孩子说着,满脸的幸福和憧憬将她的青春容貌映衬得更加娇艳,让我很容易地就想到一场阴霾的大雨后,在灿烂阳光下滴着水珠的花朵,想到热烈和燃烧的火焰。我有个男性朋友,人到中年后婚姻坍塌,14岁的女儿跟随前妻生活。每每谈起女儿,他刚毅的眼神就会暗淡下来,脸上的肌肉也会轻轻地抽搐。然后,他会喃喃地说着:“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不知…  相似文献   

17.
影像记忆     
正我至今忘不了她——我的曾外婆。她的百岁的人生历程,应该有许多故事,可我并不全部了解。当我想起她的时候,想起的是和她和我之间的往事。恰恰就是这些往事,让我在想她时,将略带感伤的怀念和悠远的思念跃然纸上。"想我的时候,就把你妈妈当成我。"她这话曾让我无法理解。我难以判断她说这话的初衷。但分明又理解她对我失去她以后的日子的担忧。她这话,仿佛将压在箱底里的东西翻腾到箱子外面,让人在异样的气息中沉醉于一种想象。  相似文献   

18.
有妻名滕     
张婷 《新青年》2006,(5):5-6
朋友来信说:"滕有男朋友了,又高大又帅气.每天拉着她的手漫步校园,好浪漫耶."顿时我的醋坛子被打翻.她可是我老婆哎!  相似文献   

19.
妖精孙媚     
小青 《新青年》2006,(8):5-6
一起上军校吧 孙媚人如其名,天生就长得很妩媚,和灰头土脸的我比起来,像个妖精.没有哪个女孩子喜欢和妖精做朋友,站在她们旁边,你永远只能做片绿叶,来衬托她的妖娆.所以当孙媚转到我们班时,我对她有种莫名的敌意.  相似文献   

20.
李锦何 《新青年》2006,(4):10-11
2005年的春天,最小的妹妹出嫁了,父母那套三房一厅的房子便只有他们两个人居住了,没多久,母亲便向我们提起,她想把阳台扩大一点儿,方法是把靠近阳台那面的那间房子的墙打掉,让它与阳台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