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金芳 《今日浙江》2006,(19):59-59
两山之间,长兴人叫齐。八都齐因汉光武帝刘秀为太子时,八躲追兵而得名,这一处谷地是天目山余脉延伸至长兴,将入未入太湖处的众多小山坳中的一个。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八都齐以独特的12.5公里古银杏长廊这一古生态奇观和高标准的农家乐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2.
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又称“天眼山”或“天池山”,自五代后晋起,始称为天目山。天目山位于浙江西北部,西接皖南,经浙、皖边境过杭嘉湖平原西缘,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大致以杭昱公路和西苕溪为界,长约200公里,宽约60公里,居江南古陆东南缘,为我国古老山地之一。山脉主体在我省临安市、安吉县境内,余脉还分布  相似文献   

3.
张勤文 《政策瞭望》2023,(12):49-51
<正>天目山天目山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浙皖两省交界处,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浙江唯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其森林景观以“高、大、古、稀、多、美”为特点。山上有木本植物1200多种,草本植物1800多种,尤以古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孑遗植物银杏等著名。  相似文献   

4.
白鹭浙北飞     
走进盘亘在吴根越角,"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的古城长兴,无论县邑乡村,清香的公园、碧绿的田畴、黛青的山岗,看到的是蓝天碧水、果园林海,听到的是啾啾鸟鸣,呼吸的是清净新鲜的空气……一颗面湖倚山、面积1430平方公里的"太湖明珠"正在青山绿水间熠熠生辉,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山水之城雄姿初现.  相似文献   

5.
许金芳 《今日浙江》2006,(18):36-37
走进盘亘在吴根越角“,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的古城长兴,无论县邑乡村,清香的公园、碧绿的田畴、黛青的山岗,看到的是蓝天碧水、果园林海,听到的是啾啾鸟鸣,呼吸的是清净新鲜的空气……一颗面湖倚山、面积1430平方公里的“太湖明珠”正在青山绿水间熠熠生辉,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山水之城雄姿初现。政府割地护鸟长兴,还有比这更美的名字么?西苕溪静静地流淌,顾渚山茗香千古“,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盛名始终与“文化之邦”的美誉连在一起,每山每水都渗透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细节“。城北和睦桥,康熙年间造;手足…  相似文献   

6.
长兴龙村多     
长兴,披天目,襟太湖,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洪涝灾害频发之乡。勤劳智慧的长兴人民在战胜各种天灾人祸中,创造了丰富的龙文化。其中“百叶龙”三上北京两进中南海表演,成为“中国龙”的代表形象。全县有36个以“龙”命名的山水洞村  相似文献   

7.
江蘇省無錫市的惠山,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譽。它瀕臨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天目山的支脈,山高三百二十八點九米,上有九峯,下有九塢(周圍高而中間凹的地方),連綿二十公里。峯峯塢塢都有名勝古?!稗诰艒o之蒼翠,瞰太湖之波濤”,自古以來,吸引了許多帝王將相和文人雅士拼娙死罴?宋代詩人蘇軾、秦觀,明代官員邵寶等都曾家居遊覽過惠山,並留下了許多遺迹。蘇軾在登山眺望太湖後,曾留下“石路縈回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的名句欢[歷惠山時,興師動衆、聲勢浩大者,  相似文献   

8.
创意出效益     
生活中一个好的创意,往往令人赞叹,最明显的要数溧阳“天目湖“。“天目湖“另名“沙河水库“,就是一座普通的水库,同类水库在其他地方也不鲜见,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去思念与联想。然而就是这沙河水库,天还是那片天,水还是那潭水,另创意出“天目湖“的名字之后,几年下来名闻遐迩,不能不令人惑叹赞佩。当然,创意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不伦不类,而是根据人文和地理来创意的。水库周边的山麓是天目山的余脉,水库的水源是天目山流泻而下的,说明这儿与天目山有地理渊源。再则,沙河水库西  相似文献   

9.
解码振龙     
孙高潮 《今日浙江》2010,(12):54-55
太湖风光秀,天目绿如茵。在湖州市长兴雉城新兴工业园区·内,耸立一座现代化的工厂——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家研发生产动力型二次电源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享有“国家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荣誉,并有两个系列的产品荣获浙江省级新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10.
“翻身复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毛泽东)。7人座面包车七转八弯,一盘复一盘地攀越莫干山道,循着历史旧路,一路风情目不暇给。99岁末,我又来到这座名山,寻访毛泽东及诸元勋们的足迹。莫干山在浙江北部德清县(原武康县)境内,是天目山的支脉,山并不高峻却玲珑嶙峋,方圆  相似文献   

11.
初夏时节,紫藤花开。全国党刊采访团走进浙江湖州基层一线,深入调研、采访党建引领市域发展的相关工作,不仅“在这里,看见美丽中国”,更感受到湖州各区县迸发的“红色动能”。“杏福”党建联盟:推动党建和景区建设“双丰收” 长兴县小浦镇方一村坐落在享有“世界古银杏之乡”美誉的八都齐景区内。  相似文献   

12.
戴云山东南延伸有余脉入漳,即为家乡长泰境内的邑山之首——良岗山。良岗山不仅巍峨雄伟,资源丰盛,而且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更以良岗圣王信仰泽被海峡两岸,蕴涵着两岸人民手足情深、  相似文献   

13.
正天池山位于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驻地东约一公里许,这里群山环抱,山势列屏,植被茂密,苍松翠柏,是泰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余脉。天池山列势呈西北、东南向,相对高度约80米,摩崖造像开凿于主峰下相对高度的四分之三处,是利用自然断崖  相似文献   

14.
(一) 偌大的太湖,中间有个西山岛,十多年前,当太湖大桥还未从渔洋山延伸至此时,西山岛上的岛民就在四面环水的家园里耕种,白天捕鱼种茶,晚间就在古码头上、香樟树下数星星,看月亮。  相似文献   

15.
树下独语     
正临安西天目山有一棵名闻遐迩的柳杉树。据说,早在宋代这棵树就被称为"千秋树",到明代时树径已达2米以上,根据树径测算,树龄大概在两千年以上。清代那位喜欢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游览西天目山时,觉得这棵树神奇,就封它为"大树王"。我来西天目山游览时,这棵树已枯死几十年了。原来,受了皇封后,这棵树就声名鹊起。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同源,既然这棵树长生不老,那么它的树皮也一定有神奇的功效,没准可治百病,于是竞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2,(6):64-65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汀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的美好赞誉,也是今日湖州的真实写照。湖州是竹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生态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森林文化浓郁,创建森林城市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镇政府驻地东南方四五公里处,有一座大山,名唤黄崖山。140年前,在这里发生了山东近代史上一桩有名的公案,史学界称之为“黄崖寨案”。黄崖山,当地又称蝎子山,为泰山西北余脉,主峰海拔426米。这里长期以来是人们习惯说的“界首”之地,再加上群山环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历代封建统治在这里显得特别薄弱。  相似文献   

18.
就在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来到了尤溪中仙乡龙门场古银杏群游玩。早就听说过龙门场银杏群,这里方圆百亩内有296棵,树龄已达700多年,是福建最大的古银杏群落,也是三明市惟一的省级摄影创作基地。  相似文献   

19.
<正>青山惟政禅师说过":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则禅宗史上著名的公案,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学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莫干山,下僅風物清幽,具有竹、雲、泉“三勝”,而且空氣鮮潔,盛暑更覺凉適,與北戴河、廬山、鷄公山並稱爲全國四大避暑勝地。莫干山爲天目山的支脈,海拔七百一十八點九米。峯巒起伏,綿延一二十公里。山勢猶如一馬蹄形狭谷,口向東南開。東以大運河爲帶,西有天目山作屏,錢塘江繞其東南入海。每年夏天,東南風勁吹,穿過平原長驅直入,迴旋於山谷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