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联教育》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刊登为纪念苏联成立六十周年写的一篇文章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章说,苏联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一九二二年的百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如果整个国家在苏维埃政权的年代里工业生产增长到169倍,那么白俄罗斯增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16日独立,这是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独立后9天,存在69年的苏联宣告解体。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面临重新确定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问题。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曾表示“寄希望于独联体各国的联合”,但同时更为重视保持和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认为这是“战略性的”和“最重要的问题”。从1992—1993年哈萨克斯坦对外活动来看,这一  相似文献   

3.
《鼓动员》82年第22期刊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姆·亚斯诺夫为纪念苏联成立60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介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一些情况,摘要如下:苏维埃联盟的主要内容是各主权民族完全平等与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造利益上的充分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地方苏维埃包括州、边疆区、自治州、自治专区、市辖区、镇区居民点人民代表苏维埃。在地方苏维埃中,州、边疆区和市(大中城市)人民代表苏维埃是主要环节,它们是苏联及其各加盟共和国领导国民经济以及解决社会和经济任务的支柱。自五十年代以来,在国家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颇大的程度上就是围绕发挥地方苏维埃的作用这个问题进行的。而要发挥地方苏维埃的作用,首先必须提高州、边疆区和市苏维埃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近三十余年来,苏联地方苏维埃作用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1990年2月2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在经过激烈的讨论、辩论和争论之后,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以下简称新《土地法》)。该法于当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苏联舆论界认为新《土地法》是苏联诸经济法律中的基本法律之一,认为它的诞生对当今整个苏联社会、对国家经济尤其对农村面貌的变化,将起重要的作用。新《土地法》又是自1968年苏联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以下简称旧《土地法》)以来的又一部土地法。通过研究新旧土地法的不同,从中或许能发现苏联为扭转农业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苏联国内的经济、政治、民族、社会的全面危机,到1991年初已发展到危急阶段。4月23日,苏联总统和9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关于稳定国内局势和克服危机的刻不容缓的联合声明》。长期处于尖锐对立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都在声明上签了字,声明在议会(最高苏维埃)获得通过,并得到4月24~25日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的支持。联合声明的贯彻实施能否扭转苏联已动荡一年多的国内局势?能否成为苏联改革过程转折的起点。由于苏联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苏联本身,而且与整个世界局势的走向体戚相关,因此,世界各国的政要、国际问题专家对此都极为关注。本文拟根据笔者对苏联问题的长期观察与思  相似文献   

7.
苏联实行“议行合一”原则。它是由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出的:“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法兰西内战》)。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制,虽然分设立法和行政机关,但以行政机关从属立法机关来体现“议行合一”原则。因此,苏联地方政府包含立法和行政两个机构。在苏联最高苏维埃、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之下的所有苏维埃统称地方苏维埃,即地方政府。根据地区大小、人口多寡和民族聚居情况,地方政府划分为边疆  相似文献   

8.
9月2日:▲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第五次非常人代会上宣读了苏联总统和十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的一项声明,决定成立3个临时最高机构:①每个加盟共和国各出20名苏联人民代表或共和国一级的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委员会,以履行立法职能和起草主权国家联盟新宪法;②由苏联总统和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组成国务委员会来协商解决涉及共和国共同利益的内外政策问题;③由各共和国代表根据平等原则组成跨共和国临时经济委员会来负  相似文献   

9.
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即政体。苏维埃制度改革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苏联社会生活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制定了苏维埃制度改革的钢领性措施。1988年12月1日,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非例行的第12次会议通过了《苏联关于修改和补充苏联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130多个民族。为体现民族自治权利,1922年12月组建苏联,苏联解体前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根据民族情况,在各加盟共和国内还建立了自治共和国、自治州、民族自治专区。由于沙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残余的影响和苏联时期的中央集权,种族地域的划分并不完全按种族聚居情况来划分,有时却根据经济、政治和  相似文献   

11.
苏联《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的《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主要解释苏联住房法要则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下面是该文的摘要,供参考。苏联宪法第44条第一次宣布了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为了执行宪法第44条,苏联最高苏维埃在1981年6月通过了“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住房法要则”。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一年底,原苏联境内的民族独立浪潮,经过民族冲突的推波助澜,愈演愈烈,终于达到了顶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走向分裂。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都成立了自己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样,列宁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历史的陈迹。 随着这一历史事件离我们愈来愈远,我们也就能更好地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去认识,去研究。如果把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看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车轮带着震荡通过了1991年,而苏联历史的车轮却在1991年底嘎然而止。1922年建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经过了69个春秋已不复存在,统一、完整、强大的苏联已正式告别国际舞台。1991年,这是多么不同寻常和影响深远的一年! 1991年,如同动荡、剧变的国家社会政治一般,苏联整个国民经济已深深地陷入全面危机之中。这一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就经济问题制定了不少法律,政府为了扭转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也制定了不少计划、发布了不少应急措施。年初担任苏联政府总理的帕夫洛夫针对苏联当时的社会经济危机状况,提出了《反危机纲领》,希望通过这一纲领的实施,能够克服苏联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教师一向受到社会的尊重。随着政治、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地位也在日益增高,这是与教师本身的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的重视和关心分不开的。本文着重介绍一下苏联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方面的情况。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在1985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中的第63条规定:“凡在培养教育新一代,在培养工人和专门人才方面作出特殊功绩的国民教育工作者,按规定办法给予如下鼓励:  相似文献   

15.
1990年可以说是苏联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各种事件接踵而至。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说:“至关重要的事件数量之多达到了极点”。要举例子真是俯拾即是:年初开了两次苏共中央全会,接着是第三次非常人代会,实行总统制、多党制、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的条文;然后是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以及两个  相似文献   

16.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制。苏维埃国家把巩固和加强革命法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建立政权不久,随即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等,从1922年至1924年的三年中(新经济政策后不久)相继颁布了不少法律、法令、条例等,如《苏联宪法》、《苏俄民法典》、《苏俄刑法典》、《苏俄民事诉讼法典》、《苏俄刑事诉讼法典》、《苏俄劳动法典、《苏联律师条约》等重要法律。列宁非常重视制定法律的工作,在进行大量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2月25日,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通过苏联中央电视台和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台,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他最后一次作为苏联总统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之后的局势,我停止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同日19点38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至此存在了74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69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相似文献   

18.
爱沙尼亚于1940年8月6日加入苏联,直至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宣告共和国完全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承认了其独立。 1940年爱沙尼亚加入苏联后,同其他两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2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维埃《苏联工会及其活动的权利保障法》。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在签署的有关“决定”中宣布,该法自1991年1月1日起生效。早在1989年4月29日,苏联《劳动报》便全文公布了1989年3月21日全苏工会中央理委会主席团会议批准通过的《苏联工会权力法》(草案),计6章36条,供全体会员和社会各  相似文献   

20.
苏共中央自从1984年4月通过《关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以来已三年有余,苏联普通教育改革进展如何,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1987年4月在苏联共青团等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就教育改革问题批评说:“教育改革在原地踏步,苏联教育部及其所有机关的工作都在原地踏步。”他把教改说成是“空转”。同年5月间,全苏一些地区、市、州、边疆区和加盟共和国分别召开了教育工作者会议,6月初,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也召开了教师代表会议。与会者和代表们对教改“空转”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建议和要求。他们的发言反映出三年来普通教育改革的真实情况,现就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