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斯克座落于西乌珠穆沁旗东部水草丰美的白音华苏木境内,全嘎查有144户828口人,草场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人均牲畜46.5头(只)。 唐斯克嘎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牧民走上了文明富裕的道路,提前八年达到了自治区到本世纪末牧民人均收入1500元的目标。 唐斯克人始终把发展生产和完善经营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改革前,唐斯克嘎查有111户 643口人,牲畜17462头(只),牧民人均收入只有200元。1982年,他们率先实行了家庭经营责任制,做到人草畜与责权利相统一。在迈开畜草双承包这一关键一步后,嘎查党支部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走上分光、吃光的绝路,而是着…  相似文献   

2.
实现农牧民达小康,是九十年代农村牧区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然而,如何充实和完善以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强化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双层经营,却越来越成为实现农牧民达小康亟待回答的一个现实课题。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小额尔和图嘎查完善双层经营致富达小康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小额尔和图嘎查地处毛乌素沙漠北部边缘,有5个牧业生产组、112户、575人;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沙漠占61%,可利用草场占37%,是个沙区纯牧业嘎查。据统计,1992年,嘎查集体固定资产由1983年的51万元发展到105万元;集体积累资金由1983年的1万多元增加到77.36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3.
黎明嘎查是阿左旗奔小康路上迅猛跃进的嘎查,这个嘎查牧、农、工、运“四业”同步发展,240户牧民、1200多人的嘎查拥有公积金70多万元,牧民人均收入1200元;拥有牲畜18000头(只),汽车40辆,手扶和小四轮拖拉机140多辆,摩托车100余辆,平均每6户牧民拥有一辆汽车,每17户牧民拥有一台手扶拖拉机;每2.4户牧民拥有一辆摩托车,已经成为全旗闻名的富裕嘎查。 但谁能想到,这个位于贺兰山北端、有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嘎查,在承包经营之前却是一个“守着‘聚宝盆’要饭吃”的纯牧业穷嘎查──当时人均收入只有140元! 1983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牧民们在嘎…  相似文献   

4.
在草原明珠呼伦贝尔市南郊,有一座美丽的小城镇,这就是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这个镇下辖四个嘎查,总面积14万亩,有90户牧民,502口人,是由鄂温克、达斡尔、蒙、汉等多民族组成的牧业嘎查。这个嘎查是1995年由原来的6个生产队合并成的。当时嘎查共有1340头只牲畜,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元,嘎查所有固定资产就是两间空房子和80亩撂荒地。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嘎查,经过7年的建设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  相似文献   

5.
提起地处伊旗西部的查干淖嘎查,人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今天的查干淖嘎查的确可赞可贺:这个蒙汉杂居的牧业嘎查,农牧民过去仅靠为数不多的牲畜维持生活,如今却有大小牲畜近万头(只),大小企业6个,产值突破500万元,利润实现80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  相似文献   

6.
5月9日,是农二师二十一团130名职工最高兴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从兵团农行二十一团支行和焉耆工商银行拿到了289.8万元的发展自营经济贴息贷款。 近年来,二十一团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致富职工的新突破口,先后建起了养殖小区、垦区封育草场,积极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铺平了道路。至2002年底,该团完成自营经济收入1954.8万元,获纯收入864.3万元,户均收入2097元,从事牧业养殖的人员2689人,专业户187户;畜牧存栏数32264头(只),其中,羊2.3万只,猪5898头,鹿490头,牛490头。  相似文献   

7.
白音霍布日苏木是一个纯牧区边境苏木。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共有四个嘎查1970人,其中蒙古族占9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牧区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几年时间,苏木牲畜总头数由1984年的15. 1万头(只)发展到 1992年的 19万头(只),成为全区最富裕的苏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牧民对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日益高涨。苏木党委在抓好集资办学的同时,于1982年建起了全旗第一个苏木文化站,先后投资8万元,建房360平方米。 1990年投资 10万元建起了嘎查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苏木文化站开设了文化室、图书阅览室、俱乐部等活动场地,配备了电…  相似文献   

8.
西藏的畜牧业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在海拔四五千公尺的高原,蓝天与绿草相映,牛羊与流水齐鸣,畜牧业成为藏民族千百年来经济生活的基础。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广大翻身农奴当家作主,牧业经济也跃上了新的台阶。到1992年底,牲畜头数达到2395万头(只),牧业产值119658万元,向市场提供牛羊肉3345万斤。随着牧业经济的发展,牧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0,(1):22-23
<正>在海拉尔河南岸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陈巴尔虎旗完工镇白音布日德嘎查。1983年,牲畜作价归户时,嘎查有牲畜9045头(只),由于经营不善,加之遭遇白灾,到1985年,嘎查牲畜下滑到4870头(只)。形势严峻,不进则退。嘎查干部、牧民睡不着,吃不香,连日开会讨论,越议越明,一致认为:求发展,关键在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南巴嘎查是一个蒙古族聚居、农牧结合的嘎查。1997年以来,全嘎查在村党支部的引导带领下,始终坚持走黄牛改良、舍饲半舍饲高效畜牧业发展之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举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2000年全嘎查大小牲畜存栏1400余头,其中黄牛850头,适龄母牛达400头。2000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牧业收入占了一半以上。全村砖瓦房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被通辽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肉牛、繁殖母牛示范基地”和“小康示范样板村”。早在60年代,在南巴嘎查就培育出闻名全国的“科…  相似文献   

11.
提起地处伊旗西部的查干淖嘎查,人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今天的查干淖嘎查的确可赞可贺:这个蒙汉杂居的牧业嘎查,农牧民过去仅靠为数不多的牲畜维持生活,如今却有大小牲畜近万头(只),大小企业6个,产值突破500万元,利润实现80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走上了致富达小康之路。1999年,查干淖嘎查被评为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党支部。每当提起这些成绩,查干淖人无不喜上眉梢,因为他们有一个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中,扎扎实实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好班子。提高认识起好步,以林促牧带民…  相似文献   

12.
广安市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养殖,用市场机制壮大猪业经济,成效十分突出.2004年全市生猪出栏总量达到470万头,实现牧业产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增加100.04元,其中养猪的农民人均增收75.9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我区有草原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28%,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具有优越的畜牧业生产条 件。 自治区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采取有力 措施,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 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落 实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区畜牧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连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 2年是畜牧业第八个丰收年, 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5558万头(只),年末牲畜总头数达4168.4万头(只),全年牲畜出栏总头数达1758.8万头(只)。良种改良的牲畜已占53%多。我区人均占有肉、蛋、奶的数…  相似文献   

14.
乌兰苏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边境牧区苏木,总面积3245.5平方公里,辖七个嘎查,九个直属单位,780户,3485人,有11个党支部,126名党员。 近几年,苏木党委坚持“两手抓”,坚持“团结建设、改革开放”的方针,使畜牧业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畜牧总头数突破20万头(只)大关,创历史最高纪录,居全盟牧区苏木之首;牧业总产值达1200万元,比1987年增长了3倍;人均收入上千元,比1987年增长了2倍;防灾基地大见成效,建成畜群草库伦580处,其中水利配套草库伦230处;建成高产攻关田1200亩,联户饲料地九处、889亩;围封人工打草场6400亩,到目…  相似文献   

15.
农一师十二团工会围绕团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从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入手,狠抓了团场自营经济工作。 2001年全团自营经济总产值4731.2万元,纯收人为2044.5万元,户均收入6842元,人均收入3120元;牲畜年末存栏总数2.2万头(只),较上年增长23.9%。今年,该团计划自营经济总产值达到5500万元,牲畜年末存栏总数达到34606头(只)以上,职均收入达万元,从业户均收入达3800元以上,使该团农业结构向种植业、特色养殖和林果业“三足鼎立”的方向发展。该团工会在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上主要实施了“五给”方案。 一是给政策。从抓扶持和落实入手,给足给好优惠政策。如无偿给产值超10万元的养殖专业户划分  相似文献   

16.
农三师四十五团积极稳妥地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以“小畜换大畜”战略,以畜牧业发展带动饲草业,以饲草业促进养牛业的发展,全团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3年,该团年末牲畜存栏达到32735头(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233头(只),同比增长11.9%。全团畜牧业养殖户1326户,占全团总户数的35%;全团自营经济纯收入1380万元,自营经济从业户均纯收入4638.65元,同比增长32%。 一、完善基础,项目落实,资金到位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农九师一六一团党委、工会始终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目前,该团的自营经济发展快、效益好,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2002年全团自营经济总产值2801万元,总收入2493万元,纯收入9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7%、23.3%和9.23%。全团自营经济从业户数达到1264户,户均纯收入7674元,从业人均纯收入376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4.3%。各类牲畜存栏62987头(只),比上年增加16753头(只),增长136.2%。14个农牧连队已有6个连队实现了“家家户户见牛羊”。该团在发展自营经济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省畜牧业总产值153.5亿元占农林牧渔各业总产值的40%牧业人均收入4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全省肉类总产量248万吨蛋类总产量74万吨奶类总产量13.7万吨全省外销生猪280万头全省外销肉牛40万头全省外销肉鸡6400万只全省生猪总数 2450万头,出栏 1440万头全省牛发展到860万头,出栏290万头 全省羊发展到745万只,出栏285万只 家禽发展到5.5亿只,出栏3.7亿只 全省共有加工企业100个(均为带动型,同) 其中肉牛加工企业 14个 生猪加工企业42个 肉鸡加工企业11个 全省…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2)
<正>他扎根基层三十余载,一心一意为嘎查谋发展,全心全意带领牧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他,就是苏尼特左旗巴彦乌拉苏木巴彦塔拉嘎查的党支部书记格日勒满都呼。前些年,连年的自然灾害,给嘎查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立足嘎查实际,格日勒满都呼提出了"发展集约型、效益型畜牧业"的发展思路。近3年,他争取到项目资金1500万元,完善了嘎查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的同时,他组织牧民打机井、新建种植基地,配备了全套节水灌溉设备和农机具,基地饲草料亩产达到8000  相似文献   

20.
农三师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实施“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抓出了成效,2003年创自营经济纯收入1.8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115.27万元,增长了48.13%;户均收入4843.87元,比上年增加了821.87元,增长了20.43%;存栏标畜961293头(只),比上年增加了381644只,增长了65.84%,为稳定职工队伍、增强企业活力、致富职工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