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退热灵加痢菌净治疗仔猪副伤寒1994年3月起,在我县普遍流行仔猪副伤寒。据调查,巴阳镇、黄石镇、九龙乡、人和乡共发生仔猪副伤寒4800余例。笔者试用558消炎退热灵注射液和痢菌净注射液混合肌注,治疗效果确实。药品来源及规格558消炎退热灵注射液由吉林...  相似文献   

2.
用已经建立的检测仔猪副伤寒血清抗体的Dot PPA ELISA ,对不同仔猪副伤寒抗体水平试验组 14头仔猪和对照组 4头仔猪进行了血清抗体效价测定 ,并以沙门菌强毒攻击受试猪 ,测定血清抗体效价与保护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以Dot PPA ELISA检测的仔猪副伤寒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不低于 2 8.2 时 ,85 .7%的猪能够抵抗沙门菌强毒的攻击。试验初步确定以Dot PPA ELISA进行猪群免疫监测时 ,血清抗体的几何平均效价 2 8.0 为仔猪副伤寒的保护临界标准 ,该标准的确定为集约化猪场用Dot PPA ELISA检测仔猪副伤寒血清抗体 ,进行仔猪副伤寒的诊断、免疫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河南省辉县市某猪场发生了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1997年7月上旬,某猪场的长白猪发生了以高热、贫血、轻度黄疸、皮肤发红为特征的疾病。由于该猪场猪群已用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疫苗全部进行了免疫预防接种,因此怀疑为猪...  相似文献   

4.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仔猪副伤寒血清抗体最佳工作条件的研究李海燕孔令达李化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血清型菌株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一旦发生,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9— 10月 ,柳江某猪场发生以断乳仔猪急性死亡、体温升高、皮肤出血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死亡仔猪 12 6头 ,约占该批仔猪的 5 0 %。经了解发病情况 ,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原学检查 ,综合诊断为猪瘟病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某猪场饲养有繁殖母猪 136头 ,哺乳仔猪采用高床网上培育 ,断乳后 ( 2 8— 35日龄 )移至地面平养 ,同时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 2 0 0 0年 9月下旬 ,发现 1窝刚断乳仔猪中突然死亡 2头 ,同窝仔猪大部分体温为 40 .5—42 .0℃ ,少数腹泻 ,畜主随即将全窝仔猪扑杀…  相似文献   

6.
抗仔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高免血清γ球蛋白注射液的研制与应用蒋长苗,丁建平,刘旭光(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合肥230036)为了开辟兽医生物制品资源,寻找用生物学方法防治仔猪黄、白痢和仔猪副伤寒的有效途径,我们修鉴了国内外的有关经验,研制了抗仔猪大...  相似文献   

7.
用兔抗猪伤寒沙门菌抗体自制荧光抗体对仔猪副伤寒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 ,用自制荧光抗体在 2~ 3h内即可对仔猪副伤寒做出诊断 ,比直接镜检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强。  相似文献   

8.
1983年,通山县种畜场因从外地引进猪致使哺乳仔猪发生猪瘟,虽采取紧急预防接种、加强免疫注射,仍然控制不了疫情,死亡仔猪186头。后采用初生仔猪哺乳前就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简称初免,以下相同)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就控制了疫情。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免疫效果,从1983年秋到1985年底,我们使用这种初免的方法,先后在通山县种畜场、咸宁地区种畜场接种了205窝2009头初生仔猪。实践证明,初生仔猪哺乳前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9.
仔猪白痢在我市一些养猪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据调查赤峰市南部地区及本所试验猪场,多年来仔猪白痢病的发病率达45%~70%左右。应用药物治疗,虽有较高的疗效,但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比较严重,为减少仔猪白痢病的发生,保证仔猪正常发育,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于1979~1981年筛选出抗白痢免疫原性强而稳定的不同菌株组成联合甲醛菌,应用该菌株采取6种不同的免疲途径接种。经对比试验证明,以产前与产后对母猪做两次菌苗接种所生仔猪获得抗白痢的免疫力效果最好。故于1982~1988年采取该办法在赤峰地区6个猪场接种母猪554头,免疫仔猪4372头与同群的143头母猪未免疫的1129头仔猪相比,菌苗接种群的仔猪白痢、黄痢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小动物和幼畜腹泻病的种类较多,除少数为寄生虫性腹泻外,多数为传染性和内科性腹泻。笔者用新研制的泻痢宁胶囊防治中、小动物和幼畜腹泻病,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病例:为来自兽医大学、扶余、昌图、德惠、新疆的温泉、昌吉等县市兽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例200例,其中梭菌性羔羊痢疾52例、成羊腹泻10例、猪胃肠炎14例、仔猪黄痢31例、仔猪白痢11例、仔猪副伤寒40例、犬细小病毒性肠炎42例。另外设仔猪副伤寒13例、梭菌性羔羊痢疾30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齐齐哈尔市某养猪专业户饲喂 6 5头断乳仔猪 ,其喂猪饲料常以饭店残羹作辅料 ,该群仔猪在 80日龄时暴发以下痢为主要特征的疫病 ,诊断为仔猪副伤寒。发病情况 该群仔猪系从外地购入 ,分别置于 6个新建猪舍饲养 ,以后相继进行猪瘟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购入 2 0d时 (80日龄 )有 13头仔猪出现下痢 ,后增至 17头 ,发病率为2 7% ,死亡 6头 ,死亡率为 9.5 %。症状 病仔猪精神沉郁 ,喜卧 ,耳壳及腹下皮肤发绀 ,仅采食少量稀食和饮欲增加 ,病仔猪排出黄白色粥样粪便 ,其肛门周围和后肢被粪便污染 ,体温 40 .0— 41.0℃。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猪及分组:由云南省化念农场提供,于产前115天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母猪所产仔猪三窝18头,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头,分别于出生后30日,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2、4、8、16、32个剂量(一个剂量即一头份,等于150个兔最小免疫量);未接种过猪瘟疫苗的母猪所产仔猪一窝3头,亦于3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一头份,作为对照组。试验猪和对照猪于免疫接种后一定间隔时间分别采取血液分离血清,测定中和抗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病毒JSZ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病毒核酸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引物对江苏省某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病死仔猪组织病料进行了PCR鉴定,结果可扩增到特异性的条带.用该病料接种PK-15细胞,24 h即出现细胞病变,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均证明所分离病毒为PRV.用该PRV分离株接种兔后出现奇痒症状并麻痹致死;接种仔猪后出现持续发热,肌肉震颤等症状.通过对自然感染PRV病死仔猪脏器进行PCR检测,发现PRV在仔猪体内广泛分布,其中以脾的检出率最高,可达100%;对人工感染猪的直肠和鼻腔棉拭样品进行PCR检测,发现病猪排毒最长可达13 d.证实,该分离株为猪伪狂犬病强毒株,脾为病毒检测的首选靶器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内布拉斯加株猪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实验接种29头仔猪。试验猪是用子宫切除术取出的未喂初乳的仔猪。顺次连续扑杀,以测定病变的发展过程。用2头仔猪作为对照。接种后第6天有1头试验猪出现显微病变,其余试验猪均在接种第10天以后查出有显微病变。肉眼病变于接种后第14天出现,除1头例外,肉眼病变一直维持到42天。从接种后第10天开始至第42天,除1头例外,均从接种猪肺中再分离到猪肺炎枝原体。免疫萤光反应不太敏感,但还是能在接种后第14天到第42天的大部分试验猪的细支气管上皮显示出免疫萤光。 电子显微镜所作的观察表明,枝原体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原生质膜和纤毛附近,局限在上皮细胞表面,并不在上皮细胞里面。  相似文献   

15.
复方新诺明(SMI-TMP)是一种新的广谱抗菌增效剂,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伤寒、菌痢等,效果显著。1982年2~5月,在本溪县三个公社八个大队,以复方新诺明片剂对仔猪副伤寒病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猪大部分都是2~6月龄的外购仔猪,未进行仔猪副伤寒菌苗免疫。临床症状:病猪高度消瘦,持续性或周期性下痢,皮肤呈蓝紫色。根据脾脏肿大,肝包膜下有灰白色坏  相似文献   

16.
本人借鉴人医用铁苋菜治疗痢疾病的经验,对仔猪副伤寒进行防治,获得满意效果。 防治方法及效果 铁苋菜,又称海蚌含珠,含有铁苋菜硷,具有解毒、止血、杀虫的功效。使用时进行临床辨证,药味加减。仔猪拉红色恶臭稀粪,四肢无力,伏卧不愿行动,即用白杆或青杆铁苋菜鲜草200~300g水煎两次将药汁相混,加入白糖100g灌服。仔猪拉其它恶臭粪便时,则用红杆铁苋菜200~300g,方法同前,加红糖100g灌服,日服2次,一般2~3次可以痊愈。用铁苋菜治疗仔猪副伤寒500头,治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仔猪后不同时间点的病毒载量及排毒规律,将34头健康仔猪分为4组,第1~3组分别为人工接种PRV、PCV2和PRV+PCV2组,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接种后第3、7、14、21、35天采集试验仔猪的鼻拭子和肛门拭子,用Taq Man荧光定量PCR(q PCR)对其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仔猪排毒的变化规律。结果,接种后第3天,3个试验组仔猪肛门拭子、鼻拭子中均分离到PRV或PCV2;其中PRV单独感染后的病毒载量在第14天达到峰值331.67 copies/L;PCV2单独感染后的病毒载量在第3天达到峰值10 742.01 copies/L;PRV+PCV2混合感染后鼻拭子和肛门拭子的PRV分别在第14天和第7天达峰值980.96 copies/L和2 230.056 copies/L;鼻拭子和肛门拭子PCV2在感染后第14天达到峰值69.413 copies/L和271.72 copies/L;混合感染仔猪于感染后第8~14天发生死亡。3个感染组之间无论是肛门拭子还是鼻拭子,PRV、PCV2病毒载量均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PRV单独感染、PCV2单独感染和二者混合感染均对仔猪造成严重危害,除引起仔猪发病死亡外,这2种病毒均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外排毒。  相似文献   

18.
(一)流行病学 我省某农场牧业队有种公猪20头,母猪60头,每年约产仔猪800余头。1981年入秋以来,个别小猪因发热死亡,以后病猪越来越多。于是对整个猪群,进行猪瘟及猪副伤寒疫苗的预防注射。注射后病猪猛增,症状加剧,在500余头仔猪中发病350余头,发病率约为70%,其中死亡310多头,致死率约为89%(这可能是由于仔猪已经带菌,注射疫苗等于是一次增菌激化所致)。发病死亡之猪多为2~4个月仔猪,其中90%为20市斤重的小猪。六个月以上猪只及成年猪均无发病。  相似文献   

19.
苗原血清于1972年问世,据称治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的临床疗效可达90%左右。但据有关单位检验,苗原猪瘟血清的效价仅为国家标准血清的1/8左右。有的甚至认为没有保护力。因此,有人对苗原血清的疗效和安全都提出了疑问。我们于1978年进行了苗原二联血清的无菌检验、安全试验和效力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1978年4~6月在温江县食品公司屠宰场选择健康肥猪连续制做猪瘟、仔猪副伤寒苗原二联血清三批。试验前健康观察7天,并测其体温,心跳和呼吸,正常者供试。  相似文献   

20.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998年3~5月,定西县城关乡的柏林、福台、东河和石坪等村的部分养猪场先后发生了该病,笔者对109头猪进行了口服、肌肉注射和直肠灌注等单一投药途径和相互组合治疗试验。中图分类号S858.28收稿日期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