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行刑法欠缺对特定虐童行为给予否定评价的能力。虐童行为符合刑法所要求的犯罪化标准,存在犯罪化的现实需要。虐童行为的犯罪化宜采取:奉行刑法“最后手段”原则,合理设定虐童行为入罪的标准;采用行为类型化的立法模式,将虐童行为纳入整体的刑法健康权保障体系之中;理性审视刑法既有罪名规制范围与行为类型的内在关系,力戒“就事立法”的简单化操作;删除刑法虐待罪的规定,增设“虐待被保护人罪”。  相似文献   

2.
张学丽 《法制博览》2013,(11):158-159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汽车渐渐的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25亿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仅2012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交通事故190270起,造成41933人死亡,22183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1亿元。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肇事者逃逸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因肇事者的逃逸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这使得因交通事故受到财产、人身以致生命损害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难以得到救济。我国刑法将其作为法定加重情节予以严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问题,有些分歧的意见,为了正确的适用法律此种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笔者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和现实情况,对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问题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韩冰 《法制博览》2015,(4):56-57
恐怖主义犯罪最近的几年发生频率逐步上升,而在我国的刑法中却有很多恐怖主义犯罪的缺陷需要完善。恐怖主义犯罪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在刑法中地位和犯罪性质的确定,其法定刑的完善,对随着科技发展新出现犯罪手段的增加立法规制等,这些都是亟需在立法中进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人身危险性是刑法理论中的重要范畴。笔者认为在辨析人身危险性时应从初犯与再犯可能两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刑法学界对于人身危险性在刑法中的定罪与量刑功能定位一直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属于未然之罪的人身危险性对已然行为的定罪缺乏实际意义,而人身危险性在量刑中却具有重大的影响,基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惩罚犯罪的双重目的,笔者认为将人身危险性定位为量刑的次要根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基于刑法学理论对人身危险性的涵义进行了简述并对其在刑法理论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正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事故也日益增加,给人们生命财产都带来巨大灾难。因此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责任限定和赔偿范围等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实际,详细分析和阐述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在赔偿责任和赔偿范围方面的重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连续发生的酒后驾车以及飙车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现象,引发公众普遍不满及社会广泛关注。在公众的强烈呼声中,危险驾驶罪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立法仓促,危险驾驶罪虽然形式具备,但是量刑方面仍欠周全。从现有刑事立法体系来看,危险驾驶罪仍需借助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处罚,未独立量刑,我国刑法增设危险驾驶罪的意义未体现出来。本文尝试分析危险驾驶罪量刑的立法现状,分析危险驾驶罪立法不足,进而提出危险驾驶罪应独立量刑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醉酒驾驶行为被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且取得了实际积极效果,但其司法认定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醉酒驾驶行为的定罪量刑入手完善我国醉驾行为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包二奶”的含义、主体、形式以及所造成的后果进行了综合和归纳;并从刑事立法的角度思考,认为将“包二奶”行为纳入刑法调控范围,有其应然性和必要性;最后,作者对当前几种关于“包二奶”的刑事立法设计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抗制“包二奶”的初步构想:增设已婚非法同居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融商品交易等领域频繁发生大案要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刑法的立法、司法及研究范式仍然桎梏于统制经济刑法思维之中,无法应对自由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自律机制始终难以健全,因而很难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提供有效的辅助。在统制经济体制转变为自由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经济刑法的根本理念应当是保障市场自律机制的健全。为此,建构经济秩序的机能应当服从于保护国民经济权益的机能;应当依据保护法益的实质内涵来区分制度依存型经济刑法与权益保障型经济刑法;应当放弃刑法优先主义的规制思维,转而构建起以企业自律为主轴,行政处分与民事追责为辅助,刑事制裁为补充的新型规制机制;应当突出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作为出罪事由的积极意义,并将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对象限定为刑事违法性。  相似文献   

10.
袭警行为是妨害公务的一种形式,威胁警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执法的效率,究其主要的原因是刑法对于这类频发事件缺乏有效的规制,从而导致了袭警行为的日益严重。纵观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我国刑法在袭警罪的立法模式、犯罪构成以及相关的处罚问题都有着诸多的缺陷。本文从此处着手,通过借鉴与探讨提出了我国处理袭警行为规制的建议,从而保障人民警察执法权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