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冰 《法制博览》2013,(10):84+81
经济法与民商法同样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二者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和区别呢?本文首先介绍了民商法的发展历史,从而引申出经济法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性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分析出法律的价值和制度变迁是具有互补性的。同时笔者还认为,民商法的高度繁荣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前提,而经济法正是以对民商发进行补充为己任。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发展,经济法已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但仍然与其他法律部门有着模糊不清的边界,尤其是民商法。因此,经济法具有模糊性。法律方面的学者们从价值取向、概念等多方面论证民商法与经济法的独立性。而他们对于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渊源这一点却著述甚少。本文试图理清经济法和民商法两者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关系,分析出两者在法律体系中各自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袁璐 《法制博览》2015,(7):123-125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国际间贸易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促使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同时,也给中国法律体制的完善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经济法是一个国家维持其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通过法律规程的设置,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公平性。实质上,中国现行经济法域外适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经济法域外适用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当前市场经济格局的进一步拓展进行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中国经济法域外适用原则、执行方式等新变化的调整方向,以期为经济法域外适用的新发展课题项目的研究与法律实践指导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际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商事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国际各种商事的相互交融,国际商法的全球化、广泛化、统一化等趋势逐渐明显,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商法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国际商法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从利益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上看,个体利益的追求史促使民法的产生与完善,而社会利益的追求史促使经济法的产生与完善。社会个体在追求利益时出现了冲突,从而希望有固定的规范来予以协调,民法便是保障个体利益的法律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利益的追求达到一定程度后,新的社会利益诉求的出现,必将产生经济法作为保障新诉求社会利益的实现;在法律体系中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背后暗含着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张平 《法制博览》2013,(11):256
我国的经济法是治理经济犯罪,协调经济分配与规范等有关经济活动的一部法律,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经济法的理念范畴、经济范畴,有利于揭示经济法本质,提炼其基本原则。对其价值和理念范畴的理解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法理论科学化及其体系的形成。本文就经济法的价值与理念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其理念范畴、价值范畴,以期为经济法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邬旻晖 《法制博览》2015,(1):146-147
对法律基本特征和功能的研究是制定法律、理解法律、执行法律的出发点。海商法作为商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角度体现出商法的一些特征和功能。而商法对于海商法这部特别法也起到了指引和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洁玢 《工会博览》2010,(7):200-200
商法在私法体系中的正确定位对于商法及相关的民法和经济法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由确定商法的私法性质出发,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在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模式中作出选择,得出了我国应当实行实质商法主义的民商分立的结论,并对《商法通则》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法产生之初,它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就成为学界争论的热点。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法同民法的关系已经基本成为定论,即分别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平等主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而同行政法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则各持己见,他们分别从经济学、行政法学角度研究两者关系,得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认识两者的关系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去把握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分类目前学界尚有争议,笔者将经济法法律关系客体分为社会化财产和社会化行为。本文就经济法法律关系客体之一——社会化财产的性质以及分类进行简要论述,并借鉴美国产权学家阿尔钦提出的"共有私产"概念,对社会化财产作出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对经济、管理、金融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懂经济又通晓法律的多方位人才是我们培育的主要目标.本文从经济法的特性出发,结合经济法的特点,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法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经济法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并对如何提高经济法教学谈了几点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