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在许多中学,少数民族学生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这种中学,无论有无专门的民族班或民族部,实际.上都存在着一个对民族生如何教育的问题,存在着处理好民族生与汉族学生关系的问题。这是一个教育中的特殊问题,承认它有特殊性,把它作为一个特殊问题来认识并加以解决,就可以促进学校整体教育的发展;如果不承认它的特殊性,只是采取一般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教育的特点显现不出来,学校整体教育就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认识和处理普通中学的民族教育问题,要注意几个关系:一、了解民族生的性格特点和教育引导的夫系…  相似文献   

2.
《今日广西》2010,(20):F0002-F0002,1
平果民族中学又名平果初级中学。创办于1956年,坐落于风光旖旎的广西右江河畔。平果县县城中心。平果民族中学是平果县直属事业单位,也是自治区教育厅定点的寄宿制民族班学校。目前在校学生为2060人。教学班共33个,其中3个民族班,30个平行班;教职工有133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86人。平果民族中学环境优美,各种硬件软件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被誉为铝都教育界的一颗明星。  相似文献   

3.
50年代,民族文字在贵州热闹了一阵,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开始热闹起来,现在是不死不活的状态。没有人说一定不搞,也没有人说一定要搞。对此状况,汉族同志闭口不言,少说为佳。领导从来也不正视这个问题,只有省民委民族语文办和几个专业人员在那里摇唇鼓舌,根本没有多大起色。等“红头”文件,巴望穿了秋水,这么多年也没有下来。该状况还不知延续到何时。诚然,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可光是“自由”还不行,不采取各种措施和大力支持,推行和使用民族文字也只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4.
范本吉  宁柯 《人权》2005,(4):31-32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在原有的公办学校里边又办起了民办学校。由于这些民办学校大多集中在一些名牌学校里,教育界把这种情况叫做“名校办民校”,而老百姓把这种学校称作“校中校”。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校中校”呢?日前,我们在教育发达的江苏南通就“校中校”的出资人、师资、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调查。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发达,名牌学校集中,光省级重点中学就有17所。我们的调查是从其中最突出的有“百年名校”之称的南通中学开始的,在这所学校里诞生过17名院士,当地人叫它通中。它办了一个民办学校叫…  相似文献   

5.
1989年秋,大关县委、政府决定在天星乡撮箕河农业中学办附设民族初中班,面向全县招收三个班级学生133人。因远离县城40公里之遥,为加强管理,1992年秋又将民族班迁往县城,由大关县职校统一领导并继续招生。这样,大关职校就成了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普通教育(民族初中)三合一、一校多制三轮驱动的新型办学体制。1992年8月,民族初中班迁到县城职校管理后,猛增四个班级,学校因陋就简地维修原农场牛厩房,作学生简易宿舍,拆除一个渔塘建临时厨房,暂时解决了食宿问题。但民族初中教育能否办好?在当时,是十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技能教育、素质教育越来越显得特别紧迫。去年十二月下旬,省民委在昆明召开全省民族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各地民族职业繁育工作的办学经验及今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各地州民委(民宗局),民委(民宗局)直接管理的民族中专学校、民族干部学校,委培民族中专班的有关中专学校领导,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各民族中专学校、民族干部学校、委培中专民族班的有关中专学校领导在会上作了工作经验交流报告。与会同志认真总结我省过去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和…  相似文献   

7.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民族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少数民族中学教育与汉民族中学教育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科学进步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掀起了办学的热潮。社会、政府、企业和个人不惜巨资办中学,如浙江省的肖山中学、鲁迅中学、东阳中学、水康中学投资上千万建设了一流的校舍,添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眼下是中学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少数民族在民族中学教育再次落后,民族振兴将受到影响,中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民族实际正确结合的结晶,它必将根据民族实际的变化,有所扬弃,有所发展,真正体现科学理论的超前预见性,有力地指导工作实践。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同其它各个领域一样,民族工作战线也面临着许多书本上没有论及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结合新时期新实践进行理论探索,便成为一项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任务。这种探索不仅必须善于继承,而且应该解放思想,有所突破,敢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在理论与新实际的结合中说“自己的话”。我不揣冒味…  相似文献   

9.
我国解放40年来的民族教育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以册亨县为例,解放前,全县总人口8万人,翻尽史册寻找,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一个高中生,没有一个初中生,小学生数量也微乎其微。少得十分可怜的这部份小学生,又绝大部份都是在不正规的乡村私塾学校就读。这类学校只开“国语”一门课,其他课程均不设置,由此而言,这类学校的小学毕  相似文献   

10.
1993年秋,对于生长在山区的王玉珍等50位苗、彝、回族青年来说,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会坐在昭通师专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专学生。这是昭通行署民委、地区教委为提高昭通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干部和教师,缓解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矛盾,促进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举措之一。从1993年秋到现在已招收了三届共150名学生,他们全部都是来自昭通地区各市县的少数民族乡村高考落榜的青年。师专校长彭文虎对办民族班很有一番感慨:如果不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让他们(指民族班学生)…  相似文献   

11.
五月的春城,阳光明媚,繁花似锦。’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更将昆明这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了花的海洋。在群芳争艳的万花丛中盛开着一簇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教育之花———云南民族中学。位于昆明市北郊江岸小区白云路的云南民族中学,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云南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的基础上创办的一所省属完全中学,也是我省第一所省级民族中学。学校于1997年9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占地405亩,校舍面积240356平方米,共有21个初、高中教学班约1000余人,教职工108人。虽然学校成立仅短短一年多的…  相似文献   

12.
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加强民族团结,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是党和政府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江泽民同志1992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切实搞好这方面的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好民族工作中“桥”或“船”的问题。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领导,优化教学管理在民族预科办学中,历来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即对办民族预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当作是体现我国民族教育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没有把它当作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因此,在一定时期表现为对师资配备上不够重视,对上预科课的教师实行分摊、轮流,或是将新分配来校的教师派去上预科课。如此类推下去,在一些人认为,预科教育不够专业,对自己做学问和评职称益处不大,办好办坏无所谓。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过:“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看作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的民族教 育取得了辉煌成就。2000年实现“两基”达标,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但也存在教育总体水平不高、 发展不平衡、一些乡镇对民族教育重视不够等问 题。进入新世纪以后,民族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改革与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民族教 育的改革和发展,从2002年6月起,历时近两年, 我们到4个鄂伦春聚居乡镇(托河、古里、诺敏、 乌鲁布铁)和大杨树、阿里河两镇的10所小学和5所 中学进行了民族教育调研,召开有学校领导参加的 教师座谈会、鄂伦春族学生座谈会30场。  相似文献   

15.
我多年担任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班主任,就新时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做了大胆的探索,下面简要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一、理解与信任许多人认为,教师是“严父慈母”,学生对老师必须服从。事实上,许多老师也把自己的学生当成子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爱护他们,这种“管家式”的教学方法,当然有其值得称道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缺点,班主任在时,学生井然有序;班主任不在时,班里乱作一锅粥。班主任统管一切,常常陷入繁杂的事务当中,很少有精力进行教改思考,更新观念。这样的管理,学生过份依赖老师。民族中等专业…  相似文献   

16.
龙武,是石屏县的一个乡,西与元江县、新平县接壤,北与峨山县、通海县连接,俗称“飞花地”,属结合部地区。境内山深林密,人烟稀少,没有平坝,村寨全用彝语命名,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自1984年开办寄宿班(半寄宿制高小班)以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多次受到省、州奖励。在省的寄宿班评比中,1989年被评为“良级”学校;1990年被评为“优级”学校;1991年再次评为“良级”学校;1992年又跃居“优级”学校;1993年被州作为先进典型报送省教育厅,进入了省的先进行列。龙武寄宿班被当地人誉为“民族教育一枝花”。是什么使人们对龙武教…  相似文献   

17.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欣欣向荣的壮乡苗岭,村村寨寨,有这样一个个动人的景象:“哪里国旗飘哪里是学校,哪里房子好哪里是学校”。从1994年至1996年的三年间,文山教育摘取了云南教育工作目标考核的“三连冠”。这就是文山州今天民族教育的缩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光辉灿烂的四十年,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事业励精图治、蓬勃发展、日益腾飞的四十年。1957年,全州仅有中小学校1201所,教职工3675人,学生135521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教育更加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重视,逐步走上了优先发展、依法治教的轨道,形成了从…  相似文献   

18.
徐朝霞 《今日民族》2002,(11):30-32
秋高气爽的十月,我们沿着颠簸的山路来到位于文山壮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西南部的猛硐瑶族乡,这里虽然山高路远,崇山峻岭莽莽无边,村民还很穷,住房也是简陋而分散,但是我们看到这里有好几所规范而亮丽的学校,整齐的校园,雪白的墙,远远望去很是抢眼。在这里,“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算是眼见为实了。走进校园看看聊聊,所见所闻让我们真实感觉到,受党的政策关怀,锰硐瑶族乡的民族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许多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赵芳 《今日民族》2005,(12):4-4
12月19日,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26个民族的561名贫困生受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奖助,共获得奖助金约35万元。云南省民族中专是云南惟一省属民族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由于学校长期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边疆民族、面向农村、面向民族贫困地区”的招生原则,因而在校学生呈现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特点,全校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80%,许多学生不仅交不起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困难,贫困生救助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为此,学校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一是实行低收费和减免收费。学校在执行全省同类学校最低收费标准的同…  相似文献   

20.
何军 《协商论坛》2017,(5):51-54
1935年夏,豫南避暑地鸡公山上迁来了一所流亡学校——东北中学.通过百度搜索,出现的却是另一所中学——东北中山中学.同属东北流亡中学,1996年,东北中山中学在沈阳复校了,而东北中学却留在了历史尘烟里,仅供所属子弟们年复一年地怀想.1935年至1938年,东北中学在鸡公山办学整整三年时间,许多东北中学的学生从鸡公山走上革命的道路,奔赴抗日战场,后来又投身解放全中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2015年,沈阳日报成功推出了大型策划系列报道——东北中山1934 ~ 1946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今年又迎来“七七”全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这更加促使我对两所东北抗战流亡中学进行比较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