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学界尚有争议的公司财产权的性质、内容作了分析,认为公司财产权本质上是公司财产所有权,从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出发,公司财产所有权产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走向,并从立法、保护方式、政府机关的职责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对公司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公司化改制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化改制的核心。在我国的条件下,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遇到三个问题需要解决:(1)要使公司治理结构发挥效力,首要的条件是所有者(股东或股东代表)必须在产...  相似文献   

3.
公司秘书是国外公司法律制度中一个常设的职位和机构,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公司秘书制度.随着我国企业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建立公司秘书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建立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仍然是当前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当前改制公司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企业改制公司成本过高;企业改制公司行为不规范;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债务。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参与公司治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力资本产权框架下的公司治理呈现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经营者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双重身份、职工参公司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是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黄丽花 《工会论坛》2009,15(1):129-130
现代公司两权分离式的制度安排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但是这一制度安排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内部人控制”、“滥权现象”等。各国公司治理的经验表明,公司治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而目前也未有更好的制度安排能够理想地解决这些问题。股东派生诉权的确立,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辅助的路径,其不仅能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起到监督作用,也是补正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司法人机关之间的职权是公司法理论中的一个永恒课题,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依“三权分立”学说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缺陷,指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前提是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并着力强调应体现公司中复杂利益群体问的制衡关系,以充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是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我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学界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探索还并不多见。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以社会责任理论为指导,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重点。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必然包括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因此,必须加快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以此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试论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 ,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 ,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健全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建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从公司法人制度建立以来,虚假出资、虚设股东等公司瑕疵设立行为就层出不穷,这些行为严重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社会信用制度,成为困扰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一大问题。应当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来规制公司瑕疵设立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有限责任公司是出现比较晚的一种公司形式,这种公司吸收了无限责任公司和合伙的人合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资合性。以其规模小、组织机构灵活等优点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其投资者一般都亲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合性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要有互相忠诚彼此信任的股东组成,而股东之间有纠纷发生僵局时,为了维持股东之间的人合性就应当允许股东退出公司。然而公司法为了维护股东的人合性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本的封闭性,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那样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转让股份而退出公司。所以为了使股东得以解脱、公司的经营管理正常进行,就应当允许股东以退股的形式,收回其投资。对此,我国《公司法》通过第75条的规定引入该项制度,但仅仅对异议股东股权回购的情形作了规定,对于行使主体、行使程序、价格等却没有规定。本文从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考察了《公司法》第75条的规定,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股东诉权是股东实体权益的有力保障,对于维护中小股东在公司的各项权益尤为重要。但股东通过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来维护其在公司的利益明显存在很多现实困境与诸多限制条件。诉讼程序本身的复杂与大量诉讼成本的支出使股东维权困难重重。应当从公司制度本身去寻找解决之路,即立法上加强中小股东的权利配置,公司管理上实现两权分离,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进一步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司设立是一种兼具民事和行政双重性质的法律行为,以成立公司为目标指向。设立中公司是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的组织体。对设立中公司的起点及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以发起人订立协议作为设立中公司的起点。以公司名称预先核准作为分界点,把设立中公司分为前设立中公司和后设立中公司两个阶段。以公司设立行为的性质为基础,对其相关责任承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司制度是一种容许和要求公司管理者倾其所能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制度。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则要求公司管理者在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公众利益。表面看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似乎是对原有公司制度的一种违背和颠覆,其实质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为公司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新的合理性基础。我们主张公司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公司的营利性,而是认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使这种营利性能够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公司的本质是股东投资营利、规避风险的工具,这决定了股东应当在公司的治理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股东自治应当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国美公司股权争夺的过程始终体现了股东自治的理念.整个事件中,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内部的"宪章",对实现股东自治起到了根本作用."国美公司事件"的启示在于公司治理应当坚持股东自治,公司立法模式应当坚...  相似文献   

17.
“公司社会责任”诸性质之“责任或义务”说,不足以合理承载其灵魂,而其灵魂托生于“公司利他权”不仅是理论逻辑所必然,而且亦是实践所证明及要求之结论;再者,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比较优越和正确的理论,不但因为它是被充分的实践所证明了的,并且还在于它具有强大的经济学基础、伦理学基础和颠扑不破的哲学基础这三点确定的永恒平面强有力地支...  相似文献   

18.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公司和公司成员在作出经营决策及经营活动当中所负有的不威胁、不侵犯社会利益的义务及违反这种义务所应向社会公众承担的第二性义务,并以不利后果为表现。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但具体责任规定并不明确,因此细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将其设置为强制性规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知情权尚有诸多不足,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是加强预防保护机制,强化公司登记查阅制度,强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实际控制人的披露制度以及扩大董事的职权;其次是明确知情权主体的权利,包括隐名或挂名小股东的权利,新任小股东和前任小股东的权利;再次是完备知情权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问题略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份回购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功能.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仅限于减少资本和公司合并两种情形,极大地压缩了公司资本运营的空间,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将来的股份回购立法应以公司自治为主,着重强化其经济功能,适当放宽其适用范围的限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